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山水画"在古代及近代中国尚找不到它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新疆山水画家已经在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成为颇受关注的山水画创作群体。在新疆大山水画从起步到被区内外专家学者和画家认同的历程中,新疆大山水画创作研究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而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山水画研究所的成立则足以让我们期待新疆山水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新疆大山水画研究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大水画创作资源,其山水地貌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与江南水乡山水的"阴柔之美"具有明显差异。这决定了新疆山水画家在创作时不能采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技法,用笔用墨要体现出一种粗犷、豪放的气质和胸怀。该文分析了江南山水的"阴柔之美"和新疆山水的"阳刚之美"的差异,并着重介绍了新疆北疆的山水特点,以期对新疆山水画家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绘画艺术作品的假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假定性因素是绘画艺术本身固有的特征,是一种创作的方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变化;假定因素与艺术家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表达艺术家感受的手段。画家是绘画艺术假定的主体,他们是绘画作品的生产者,是他们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绘画艺术创作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随着一批批新疆山水、人物画作品的问世,关于新疆题材的中国山水、人物画已基本上有了它的概貌与轮廓,已形成了基本的特色。但是要想真正地探讨和创作新疆题材的作品,如果不熟悉生活,就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东西。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也是艺术境界不断升华的源流。艺术家只有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新疆特色的山水、人物画的新作品。  相似文献   

5.
难忘新疆     
新疆,是常常引起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尤其是那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的歌,唱得人心旌摇曳,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奔赴边疆。但新疆毕竟太遥远了,交通又不方便,我始终无缘与心中的新疆晤面。 改革开放以后,巨大的变化有如天上人间,边疆也成了旅游热点。于是,新疆再一次勾起了我的梦。终于,今年盛夏,我有了圆梦的机会。在乌鲁木齐开完了会,“考查”就开始了。 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确实如此。我们这次新疆行,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天山北麓,先向西,抵达靠边境的伊宁市,然后往东南,翻越天山到了南疆的库车、库尔勒,再折向东北,再次穿越天山腹部,进入吐鲁番盆地,最后回到原出发地。前后花了七天时间,行程2800公里,才只是在新疆绕了一个很小的圈子。而且,按当地  相似文献   

6.
由题画诗透视中国文人画家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双重人格特征 ,即道以自认的使命感与恣情任性的个性品质 ,同时又兼有艺术家独具的个性与品格。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越与自由 ,因而也使中国绘画进入了一种超逸之境。文人画家的自我超越源自他们精神上的超凡脱俗之气概 ,这气概外溢成他们多彩的人格风范。它包括文人画家们的举世高标、愤世嫉俗、闲逸恣情、自洁自爱等人格类型。这些人格的突出表现说明这样一个事实 :即文人画家首先是人格自立、自主、自由的人 ,其次才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写生要研究山水的地域特征,这是山水创作推陈出新最基础的一步。因此在山水写生时,要对综合性的地域特征作深入研究。国内外画家对地质地貌学特征的研究为我们研究新疆山水写生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为此,画家要借鉴这些研究,重新审视新疆山水的地域性特征——色彩美、阴影美与构成美。  相似文献   

8.
融画家情思和感性于一体的艺术情感,对于绘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如何使绘画创作的艺术情感得以丰富,从而增强作品的意境,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则是画家们都在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然而,无庸置疑的是,艺术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习传统艺术,增加学识,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以独特敏感的审美之心去直观体味那深存在自然与人生的内在关系,正确地认识现实,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画家的真情实感真诚地反映在绘画创作中,作品的艺术情感定会更加深厚感人.  相似文献   

9.
新疆草地占总面积的30.8%,是我国牧业大区,因而新疆大山水画研究所关于构建创作和理论体系的"四大板块"不够完善,应当增加"大草原"板块。此外,新疆的大山不止天山,大的山脉还有昆仑山和阿尔泰山,我们应当把"大天山"改为"大三山",即"大三山、大沙漠、大戈壁、大草原、大绿洲"五大板块。  相似文献   

10.
剪纸是我国一种典型的传统民间艺术,且各地的剪纸艺术都各具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家们意识到传统剪纸艺术的局限,纷纷求变,打破传统观念和创作技法,创作新时代的剪纸艺术。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剪纸形态与绘画语言相融合、剪纸艺术借鉴装饰语言以及运用多种技术营造新型剪纸视觉效果三方面.对安徽阜阳的新型剪纸艺术进行了研究,认为安徽阜阳的剪纸艺术家们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借鉴他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设计、绘画的理念与技法,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剪纸艺术。这种新型剪纸在理念和形式上的突破创新,对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为更多的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灵感。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视觉艺术,任何绘画艺术都是通过其可视图像向观众传达信息,让观众在观看、欣赏过程中通过画家营造的图像来领悟画家的创作意图.图像语言具有多种功能,而它的传播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艺术家营造图像语言,图像语言成就艺术家,它们相互依存.写意油画是以中国古老哲学和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画的写意形式为表现方法,并与西方的油彩相结合,具有浓郁中国情结的油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角度说,油画艺术的外在语言特征是鏊别油画艺术流派和画家风格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几乎涵盖了油画家创作的全部内涵.分析其语言特征的变化有益于我们正确和有效地实现油画创作中的语言转换,纯化油画语言,提高油画语言表现力.在当代,新观念和新思维处于无常态的变化中,如何把握油画艺术(语言特征)整体的发展方向,随时考验着画家们的心智.  相似文献   

13.
面对命运的多舛,不同艺术家有着不同的态度。一些人以自己的艺术为武器,顽强地同命运抗争,如贝多芬、凡高,其作品留下了搏斗的痕迹;还有一类人,在生活中沉着应对苦难,却从不把它们带到艺术当中,他们觉得艺术是用来礼赞生命,而不是用来做报复的。他们的艺术只表达自己天使般的温柔与圣洁的灵魂,始终保持着笑容可鞠和清明纯净的面貌,决不让命运的考验烙上印记,决不让眼泪把它沾湿。如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一个世纪后,有一位与之心心相印的画家满怀景仰之情创作一幅《向莫扎特致敬》,他就是法国野兽派画家杜飞。和莫扎特一样,从…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上旬,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授予深圳大学画家刘声雨等6位中国艺术家荣誉教授称号,俄罗斯最高文化学术机构——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同时向这6位艺术家颁发杰出艺术家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艺术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疆杂话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于2007年4月被列入首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杂话可以说是新疆的一部百科全书,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通过对比、铺陈、正面描写、渲染烘托等艺术手法,热情地赞美新疆的地域风情、人物风采,歌颂美好的生活。新疆杂话的赞美主题中也流露出民间的审美趣味,审美立场,增强了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历史本土化指的是那些以非现实、非当前的历史题材来进行创作,并以此突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东方"、"中国"身份的创作思潮和艺术现象.以程丛林为代表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历史感受,创作出了富有浓郁本土化色彩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中国新时期油画的历史本土化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7.
新疆家访     
<正>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出现一个新名词,叫"内地新疆高中班",俗称"内高班"或"新疆班"。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天山学子",他们被送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求学,平均年龄只有17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在文化艺术领域拥有较为宽松、开放的环境,各种思潮、见解都能自由生长,中国油画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夹杂着对中、西方文化的探究与思考。油画艺术需要通过一定的构图形式产生视觉艺术形象。构图做为一幅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某种绘画形式的探索,也更为深层次地体现出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过程和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安徽战国铜镜的装饰艺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发现了在本文所介绍的八面铜镜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纹都是蟠螭纹。围绕这一主题纹饰,古代艺术家们在“一”与“多”、“单纯”与“变化”之间展开自己的艺术才华。他们的创作成果,通过保存下来的铜镜得到了展示,并以实物的形式,印证同时代思想家们的美学观点。然而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远不是几种美学观点能够概括和穷尽的,因此,这些铜镜的装饰艺术必定为中国美学史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曾将弹与艺术进行了比较,艺术家的世界是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而这个自由创作的天地只有来自直接的直觉或直观,只有直接地出于事物的“如如”状态,没有受到感官和知觉障碍的如实之境。他们以无形和无声创作形态和声音,就此程度而言,禅者和艺术家并无二致。禅者即艺术家,艺术家就是禅者,因为他们都是悟道之八。禅宗是有别于中国其他佛教宗派,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着很大差异的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它强调其体验的超越性,追求一种超越有无、是非、得失的自由境界,这种禅宗体验的超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王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