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碧茹 《探求》2003,(4):9-10
抗击非典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广大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这场生与死、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正面交锋的特殊战役中,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在这个优秀的群体中,钟南山、邓练贤、陈洪光、叶欣、张积慧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抗非”的最前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党性  相似文献   

2.
在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与疫病殊死搏斗,成为抗击非典的英勇突击队和主力军,成为忠实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白衣天使。在人们心目中,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他们的崇高精神令人感奋。  相似文献   

3.
党校是培训、轮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保持党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至关重要。党校的行政部门和党务工作者,重要的是处理好防治非典与抓好稳定的关系,保证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转。尤其要做到“三发挥、三保持”:一是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全体学员和教职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把党中央、省市委以及校委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楚艳静 《探求》2003,(5):59-63
非典这一严重疾病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造成了重大影响,暴露了我国社会体制的诸多缺陷。但挑战与机遇并存,非典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机遇。针对非典对我国社会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客观、辨证地分析问题,主动积极地化不利为契机,取得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胜利。  相似文献   

5.
"非典"前后上海市民生活卫生习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的春天,“非典”的突袭使多年没有遇到过烈性传染病的上海市民对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今虽然“非典”已在上海偃旗息鼓,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沉重的。且不说深层观念上的影响,就是日常生活卫生习惯方面,它也留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经历“非典”的考验,上海市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公共卫生意识是否有所改善?“非典”前后变化程度如何?不同人群卫生习惯变化程度有何差异?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将会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们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组于2003年夏季在上海的医院、社区、敬老院、公园、图书馆、书店、学校等多处随机调查了上海市民997人,并通过采访居委会干部、环卫工人,进一步从侧面了解现况,对“非典”前后上海市民生活卫生习惯进行了一次实证调研。  相似文献   

6.
沙莲香 《浙江学刊》2004,(3):128-132
本文以四次追踪调查为据,描述并论证了北京为中心的华北非典疫区民众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总体上看,民众30天"非典心态"是平和、稳定和健康的.初期,人们之间的频繁传闻,负载着亲人朋友的关切、叮嘱、安慰和鼓励,满足安全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主流媒体不能起的作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危机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典”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民政部在做好部机关、直属单位防治工作的同时,连续发出关于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中切实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志愿者积极作用、做好烈士审核报批工作等一系列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切实做好“非典”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政府是执掌着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任何一个追求卓越政绩的政府都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服务为宗旨,以公共行政能力为必要条件,将公共理念和公共精神体现和贯穿在行为上从而赢得民众爱戴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经过紧张的筹备,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的“天使家园”热线终于开通了。“非典”时期由民间机构开设的心理支持热线,这可能算是第一家。想想那时,作为一名“老”志愿者、心理咨询员,能为抗击“非典”间接出一把力,心里总感受到了一种恒久的塌实和自豪。从热线开通的那一刻起,电话铃声就没有停止过。没有想到的是,为医护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开通的热线,来话者多数是报名做志愿者的。一位下岗的司机师傅,他的车“全天听从调遣”:一位做报纸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宗泽 《社会》2011,31(6):103-129
本文以民族志方法,详尽考察了华北一个乡村中不同人员为预防“非典”(SARS)而付出的诸多努力及其社会政治影响。基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我们借“非典”预防事件考察了日常国家实践和普通百姓对于国家的观念。当地的“非典”预防过程大致经历了村民自我防护行动和官员与百姓联手共同防治两个阶段。研究表明,中国的“国家”,在当地村民看来,既是一个完整的官僚体系,又是一个由分化的且时而矛盾的机构、场域和过程拼成的复合体;更为重要的是,它有不断变化的形象和脸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