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咨询师所持人性观影响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偏好、对治疗理论和流派的选择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笔者着重论述了人性观对四大主要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的影响及个人特质在咨询和治疗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学各流派日趋统合对人性观的认识也需要科学认识和选择,并需要咨询师在其个人特质下,建构属于自己特色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个人建构理论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后来在美、英等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代表了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是独立的学科门类,理论心理学则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构成部分和重要分支学科。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哲学反思;二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和理论建构。这是心理学作为科学门类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理论原则、基本理论建构、基本理论内涵。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历史。任何一门科学的确立、发展和成熟,都取决于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心理学也同样是如此。理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学科分支,是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4.
超个人心理学是呈整合之势的“第四思潮”心理学,是当今最前卫的心理学研究学派。运用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现照创作主体的运作机制,认为“人的本性”决定写作动机,“静修”易诱发创作的发生,“狂速”是有价值的“转换的意识状态”,“高峰体验”是成功创作的真实而生动的体验。这几个方面的理论,共同演绎成一条文学创作机制的链条,对以往的创作机制理论体系,从一个更新更高的角度去作出整合与建构。  相似文献   

5.
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涉及到对心理学科学观、学科性质和方法论的探讨,心理学研究对象作为心理学方法论讨论的主要内容,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纵观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已经从实证主义的心理现象转换到主观建构的心理生活和话语建构。这种转换的同时也伴随着主客二分思维和价值无涉问题的转换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推崇.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借助他人和环境的帮助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教学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体验英语教学有着深刻启示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积极的"个人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的研究是教师发展前景的必备要素,是搞好外语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直接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决策,建构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的过程是教师谋求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外语教师个人理论的内涵、特点、作用以及如何建构外语教师个人理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心理学在发展中面临的分裂危机日益严重。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正是建立在对现代心理学批判的基础之上。它反对科学主义、个体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社会互动和话语对人心理的建构功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后现代建构心理学为缓解现代心理学的分裂危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蕴含在其中的整合意识更为心理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由心理学理论到理论心理学的转变,既是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也是学科不断完善的标志。理论心理学的兴起不仅表明了心理学理论更迭时代的结束,更预示着学科统一的到来。要想科学地建构理论心理学体系,务必做到:(1)实体理论与元理论的有机结合;(2)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心理学家;(3)整合“后现代”思潮。我们所倡导的理论心理学是元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文心理学基本学理取向出发,从心理主体的本体设定、符意建构和生存论处境、符意建构性心理现实,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情境中的语义建构性互动等学理兴趣和主题维度,将作为思想家和作为心理学家的拉康思想,与人文心理学理论语境进行有机地学理照应和整合,以此丰富、拓展人文心理学的当代学理框架和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与民族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与实践思考,建构其当代话语,对当今中国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民族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探讨。依据笔者对民族心理学的多年研究,从民族心理学研究及其在科学三角形中的地位、民族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理念、民族心理学独有的“田野实验法”以及研究内容、社会目标等方面讨论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该研究试图探讨中国民族心理学的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和价值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性观对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派心理学家持有的某种人性观往往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决定着证据的收集和解释,更 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学理论的建构。本文着重论述了人性观对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两大学派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笔者认 为。人性是一个系统综合体,在强烈呼吁心理学统一的今天,如果能建构起一个科学的人性观体系,那么以它为前提的心 理学理论的整合也就可以期待。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它在对现代心理学的主客二元论和个体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核心--建构,建构在话语中通过互动过程进行,并关注文化、历史的因素对心理的影响.提倡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对知识、自我、人格等进行了重构,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自我观和人格观.它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大众心理学( folk psychology,简称FP)是关于普通人如何解释、预测日常心理及行为的科学.社会建构论认为,FP是集体的构造物,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个人内化社会FP而获得心理归属能力.但按照社会建构论,则FP根本不存在;其心智阅读(Mindreading)机制在理论和经验方面也都会面临困难,难以解释错误信念测试的普遍性等经验现象.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构论的意识观及其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建构论这一新取向,不仅对科学心理学展开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对意识这一传统的心理学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建设性的积极探索。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高级意识问题是意识经验建构中必然涉及的问题,可以在建构主义的维度上进行解释。意识经验不仅是神经生理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社会建构的心理现象。深入地研究社会建构论的意识观,对于丰富意识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从行为主义萌芽到认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文化心理学,再到极端建构主义,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对知识的新的研究方式。社会建构主义具有建构性、建构的社会性、社会建构的互动性等3个特点。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理论的突围,重新定位了教师的课堂角色:知识是学生自行的建构、环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任...  相似文献   

17.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视知觉层面阐述了审美心理动力机制,推动了审美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进程,但该理论过于专注视知觉直接经验建构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的建构作用,未能与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等方面的意义建立起联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实际上,不仅"纯粹的形式",而且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等方面的意义作为刺激物也会以力的式样在人的大脑中不断积淀并以同类型力的形式进行遗传。这样,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不仅能够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层面上解释普遍的审美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而且能够说明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等因素在审美心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解释了审美心理机制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从而形成一种更为完善的审美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心理学一系列新进展的分析,探讨了心理学正在经历的从物理学隐喻向生态学范式的转变。20世纪末出现的主体间性理论、叙事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学新领域,以及人格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传统研究领域的新发展,都体现了生态主义的思想,可以放在"生态主义的心理学"(ecologistic psychology)这个大概念之下去理解。生态主义的心理学把系统的、整体的、历史的观点运用到心理学研究的所有领域中,是研究范式的全面转变。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也应当具有生态主义的视角,应当对科学与人文、定性与定量、行为观察与内省分析等有差异性的研究取向与方法兼容并包。因此,所谓生态主义的心理学,意味着在对人的内在心灵世界的认识、对心灵世界与其存在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以及探索心灵世界的方法这3个方面都体现出生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试论心理学研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 ,分析了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和弊端 ,认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范围的宽泛性、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制度化以及理论建构的滞后性 ,是造成今日之心理学危机重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凯利(G·A·kelly1905—1967)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叫康沙斯的小城镇里。1926年大学毕业主修物理学、数学,但是他自己的兴趣是在社会学问题上。后转修心理学,并在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中多半是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他的人格理论就是在临床经经的资础上形成的。主要理论观点都写进《个人建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1959年)一书中。他在长期的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