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4年1月,列宁与世与长逝。在列宁逝世前后,俄共(布)的一些领导人以及一批苏联学者纷纷撰文或出专著论述列宁和列宁主义,曾被列宁誉为“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的布哈林自然也在其列。整个二十年代,他就列宁主义研究这个专题,作了很多报告,写了大量文章。与其他一些人不同,布哈林的列宁主义研究不是着力于为列宁主义下定义,而是注重阐发列宁的思想本身的内容,依据列宁活动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指明列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联系,特别致力于研究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所提供的新东西。布哈林的列宁主义研究,路子比较扎实,态度比较科学,对宣传和阐发列宁主义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评联共(布)若干领袖对列宁主义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逝世以后,联共(布)领袖斯大林、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向国外学习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党的学说、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政治遗嘱",有正确的理解和阐释,但夸大了列宁主义的国际性质和国际意义,在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说了过头话,曲解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容易发生革命的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非“传统”观念的解释和探索,是对列宁主义的重大反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思想的批评往往事出有因,但却无损于列宁主义基本方面的正确性。我们既不能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完全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并列起来。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主流和基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派别则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支流和侧面。在丰富、发展列宁主义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理论结晶;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既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又应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制造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对立”一直是西方“列宁学”研究的热点,他们把马克思的自然观归结为“人化自然”,由此制造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对立”;认为《哲学笔记》抛弃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观点,在那里主客体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失去了意义;他们又极力论证所谓列宁接近黑格尔辩证法的限度,认为列宁的哲学思想始终同马克思主义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不是把列宁主义的历史观贬斥为“经济决定论”,就是歪曲为“唯意志论”,都否认它是唯物史观。本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评析,认为这种所谓的“对立”,恰恰体现了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丰富多彩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6.
赵世炎是中共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列宁主义,使自己哲学有了文化哲学的品格;他以全球性、现代性视野来分析中国革命的的一系列问题,显示出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强调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共同本质,又把握二者不同的时代内容,从而提供了一种对列宁主义的独到理解,对今天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到列宁主义的诞生,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两次飞跃,直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8.
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毛泽东直接吸收和借鉴了列宁的许多思想与历史经验。在列宁思想的影响下,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民族特点和现实国情,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以群众本位为指导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重视群众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利益需求的保障和满足,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驱动力量;利用学校、报刊等多种渠道并通过自我教育、学术探索等多种方式为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建构了多样化途径。  相似文献   

9.
1 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曾经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处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还未成为直接实践问题,因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还不可能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首要地位;而列宁却是处在帝国主义时期,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开展起来的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成了必不可免的直接实践问题,因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列宁主义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它是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和基本问题。斯大林的这种说法,长期以来为理论界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1920年6月受到列宁接见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柏特隆·罗素认为,20世纪将作为列宁和爱因斯坦的世纪载入史册.的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理论物理学和人类关于宇宙的认识有着无与匹敌的贡献,而列宁主义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和社会变革,则显示着更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从列宁走上历史舞台,到现在将近一个世纪了.由于列宁主义与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引起社会历史的空前变革,因此,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不断受到各种非难和批评.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