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用人才     
据历史记载:陈平晚年与周勃同为宰相,一天文帝召见二人。文帝先问周:"你经手的裁决文件,一年约有多少件?"周答:"臣不肖,对这件事不甚清楚。"文帝又问:"国库一年的收支大概多少?"周答不出,汗流浃背。文帝以同样问题问陈平,陈答:"关于这些问题,我必须询问负责人才能知道。"文帝问:"谁是负责人呢?"答:"裁判事件的负责人是司法大臣,国库收支的负责人是财政大臣。"文帝又紧紧逼问:"倘若所有职务各有所  相似文献   

2.
●酒鬼回家.在楼下憋足劲喊了一嗓子:邻居们.把窗户打开.把脑袋伸出来!看到窗户里弹出不少头.他又喊了关键的一句:看看我是谁家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有着悠久的历史.校园应是一个承载文明礼仪之花的乐园.记得有一次,我问同学们什么是"五讲四美",同学们大都说不知道.事实上,让人遗憾的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里,我们看见的不是莘莘学子的温文儒稚和翩翩风度,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中职学生"礼仪"知识的匮乏和"礼仪"规范的缺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红包     
红包传统上是在过年期间送给孩子们的一小笔钱。但不像中国南部如广东和香港,那里的人们大多在春节给孩子们几十元,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上海,现在能看到大笔的钱在手中流转。"我总是惊奇地看到这里的人们在给红包时是那么慷慨,有时是我们过去给的50倍。"来上海探亲的香港居民马克说,"我想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每个月赚那么多。"市场研究公司TNS公司的一份报告发现,在中国大陆人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在繁华的武汉街头,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汉,逢人便问:你认识开饭店的苏老板吗?这没头没脑的问话,让人们不禁反问:苏老板是谁?叫什么名字?你找他做什么?老汉便憨憨地搔着后脑勺,说: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叫什么名字。我找他是为了还给他钱。我已经在街上找寻他十来天了。  相似文献   

6.
从2014年10月初起,有关老虎的新闻就时常出现在国内各大小媒体,说的是2014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放生了3只老虎,其中一只代号为"库贾"的东北虎游过黑龙江进入了中国境内。有意思的是,11月中旬,另外一只代号为"乌斯京"的东北虎再次上演"边境穿越",追随"虎兄"一路来到中国抚远。从那以后,不时有"乌斯京"吃羊掠狗的新闻见诸报道。就在中国媒体大肆炒作两只老虎越境的新闻的同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两只虎背后的支持者——国际爱护  相似文献   

7.
偶然的机会,在同事桌上看到了它。当时,闲着无事,便随手拿来翻翻。这—翻之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的,以前我从不知道四川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平均年龄仅38岁的5位博士居然当上了宜宾、德阳等地大医院的一院之长,以前的院长至少都得50或60岁吧;"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的评选活动风头竟然直逼"超级女声";宜宾天原居然短短几年就能从亏损5000多万发展到利税4亿多元,  相似文献   

8.
赵辉的作品生动、感人、触及人的灵魂,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且是一个能体现中国文化和历史特点的故事。"我很喜欢这些照片,觉得这才是人们想看到的真实美丽的中国。"俄罗斯总理普京说。  相似文献   

9.
正6.不要空手串门中国人经常互送礼物,不仅仅是在特别的场合。如果你要到中国人家里去见未来的商业伙伴或者去参加会议,双方通常会交换象征着友谊长存和美好祝愿的礼物。西方人在看到中国人送的礼物数量时都会惊呆的。当你到中国旅游时,一般的经验是带点儿小(不限性别)礼物。你不知道你将见到谁,不知道他是否会送你特别的礼物。所以,你去拜访他时也要带上礼物。7.不要把中国人第一次说的"不,谢谢"当真中国人即使真的很饿或者很渴,他们也会习惯性地拒绝  相似文献   

10.
约会     
一直到了初中二年级有了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  相似文献   

11.
"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孔子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每事问"就这样被后人继承下来,指凡遇到不懂的事,就向别人请教。"每事问"用得最好的当数刘邦。刘邦是"每事问"的高手。他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论学问、论武艺,刘邦都远远不及项羽,然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为之奈何"上,刘邦会问,而项羽不会问。  相似文献   

12.
刘洪  张月 《人才瞭望》2014,(5):59-60
普京:"我要绞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萨科齐(大吃一惊):"绞死他?"普京:"为什么不?美国人绞死了萨达姆·侯赛因。"萨科齐:"但是,你想搞得像布什那样吗?"普京:"呃,你这话有道理……"2008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战争,俄军大军直入,兵指第比利斯。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之问"已被媒体议论了相当一段时间。笔者以为,钱学森先生提出"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实际是在诘问"杰出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而不是将"杰出"与"成功"关联在一起,指望经过多少年后,中国的学子走出校门到国外拿个大奖、被冠以某某"大师"之类。要知道,相对于失败而言,"成功"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四则     
文汇 《人才瞭望》2013,(8):100-100
家长会读小学的儿子说:妈妈,老师让你明天去开家长会。妈妈;让你爸去。儿子:不行,老师说爸爸也是他教的,不想再说他了,一定要你去!打呼噜大学时的一个室友打呼噜特别响,有天早晨他忽然问我们:"我昨晚是不是又打呼噜了?"我下铺那哥们说:"你打没打呼噜我们不知道,反正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一宿。"我怎么来的爸妈很爱开玩笑。一次我和  相似文献   

15.
温总理的"穷人教育学",当然不是讲给穷人听的。穷人不需要听"穷人教育学",穷人对"穷人教育学"比谁的感受都深,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希望上学,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上不起学,他们更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希望上学。温总理的"穷人教育学",是讲给富人们听的,是讲给官员们听的,当  相似文献   

16.
1984年年底一个雪花纷飞的凌晨,日本列岛某地,电影《以牙还牙》摄制组的演职员们突然听说摄制组青年导演佐藤满夫被人刺杀,飞速赶往摄制组办公室。门被打开,大家见到一个血淋淋的场面:佐藤满夫身上被人捅了数刀,奄奄一息躺倒在血泊中。一个演员扶起佐藤,只见他怒目圆睁,挣扎着吐出一句话:“一定要把《以牙还牙》拍完!”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相似文献   

17.
我刚参加工作时,可谓一腔热血、干劲十足,很快就成了部门一个小小的领导。但是我年轻气盛,总喜欢炫耀,对于任何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不懂得冷静思考,总是一意孤行。去年有段时间,我业绩突出,但却让人抓到了工作上的一个小失误,对我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我心里感到委屈。一次周末,饭桌上,一向寡言的父亲和我聊天,父亲问我:"你知道羚羊的天敌有哪些?"我说:"有豹子、老虎等。"父亲退休前是一名生物老师,他接着说:"羚羊不是我  相似文献   

18.
丁广泉的"快乐汉语课堂",在座的都是不同肤色的外国学生,听到的却是同一种语言。课后,笔者让丁老师推荐采访对象:"她,叫维多利亚,匈牙利的。"于是,便有了这次访谈。问: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中国这个国家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国文化的?答: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在北京工作。我跟他们在北京待了两年的时间。虽然我那时候不会说中文,但是那两年的时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回匈牙利以后一直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中国。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12月31日, 47岁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当选为俄罗斯的第三届总统。美国高级官员认为俄新总统是头脑灵活,严肃稳重,有些神秘的政治家。俄前任总统叶利钦认为“此人可委以重任”,并语重心长地嘱咐普京:“要照管好俄罗斯。”俄罗斯民众认为普京是一个勇敢、坚定、实干、忠诚、有魄力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对普京的能力和魅力更是崇拜有加。这颗飙升的政治新星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妙趣横生。视家为“城堡” 普京出生在列宁格勒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工厂的特级钳工,卫国战争期间,他的腿在前线受了伤,天气不好时走路很困…  相似文献   

20.
婚恋小幽默     
高源 《人才瞭望》2013,(3):15-15
顶楼上的他疑惑地问妻子:"为什么每次你骂我废物的时候,楼下的太太总会拿竹竿戳天花板?"妻子":她的意思是:顶楼上的。"条件反射今天在饭店里吃饭,有一醉汉,喝得满脸通红。突然,哐的一声,风把门关上了。只见那男的马上跪了下来:"老婆,我错了,我不敢了。"恩爱夫妻一日小两口来开卡,设密码时他们俩每人各按三个数,而且都不让对方看到。问原因,说这样的话取钱就必须两人都在场,各按三个密码才能取出来,少了谁也取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