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汪慧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22-24
徽州在历史上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处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区域。徽州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其清代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底蕴厚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至清代发展到鼎盛,其在保留古老徽州习俗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元素,内容更加丰富,特征愈为明显。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徽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华大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在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徽州民俗文化,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张振国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8-31
在清代安徽文学史上,除了休宁赵吉士《寄园寄所寄》、泾县潘纶恩《道听途说》、天长宣鼎《夜雨秋灯录》、桐城许奉恩《里乘》外,还有一些文言小说值得关注,如宣城施闰章《矩斋杂记》、贵池刘廷銮《五石瓠》、定远方士淦《蔗余偶笔》、定远方浚颐《梦园丛说》以及鸠兹沈耀曾《澹园述异》等,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安徽文言小说创作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关传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2):39-49
保护生态环境是清代徽州社会的主要行为之一,主要表现在对林木、水源、动物和土壤的保护。清代徽州社会保护生态的组织包括宗族、乡约、会社、寺院、官方和个体等,保护生态的举措主要有封山育林、严厉禁止采矿及垦种和捕鱼、植树兴林和祭祀神灵。究其原因,是与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生产和生活资源的大力需求、风水意识的盛行有关。在客观上培育了徽州保护生态的习惯,产生了很大的约束力量和社会效力。 相似文献
4.
胡中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92-98
清代徽州族谱对女性上谱作出了非常全面和复杂的规范.女性上谱的书法遵循着夫为妻纲和母以子显、重门第正名分、彰显封典节烈以及善于持家等原则.虽然大多数谱牒规定为亲者讳,但与男性相比,女性上谱的规范带有更多的耻辱性.透过这些规范,反映出清代徽州地区宗族在不断扩张和普及化的同时,礼教也日益向基层渗透,儒家伦常已经世俗化. 相似文献
5.
清代徽州的民间合约与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1)
民间合约是清代徽州人处理纷争时惯用而有效的方式,在乡村治理中占据着独特位置。徽州地狭人众,围绕土地、山林和坟地等资源发生的纠纷较多,人们常常通过订立"封禁合约"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当发生犯禁事件,且事态并不严重时,让犯禁者写立"甘服合约"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当诉讼不可避免时,提起诉讼的事主们往往会订立"诉讼合约",明确各人在诉讼中的责任。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往往又会寻求和解,订立"息讼合约"。从徽州民间解决纠纷的方式上可以看出,在国家法控制架构内,民间合约是协助封建国家权力和法律有效治理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刘伯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1):86-94
塾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最基础的教育,束脩是塾师的基本收入。徽州文书《门人姓名附录典故》记录了清同治年间徽州黟县宏村一位万氏塾师的束脩收入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一个门人一年要向先生交三次束金,每次束金一般在500~600文,一学年就是交1500~1800文,另有鸡蛋等。以一年收门人20人计,一个塾师年收束金达30000~36000文。如此收入,比照当时、当地的物价,应属中等偏上。此个案在徽州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刍议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5):122-126
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一方面兼收并蓄,集前代女侠形象之大成;另一方面又大胆地开拓与创新,体现出超越前代的创新性,是继唐传奇系列女侠形象之后文学殿堂中的又一奇葩。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女侠形象的行侠主题大力拓展、行侠手段大大丰富、女性特征真正坐实、精神内涵伦理化等特征,在武侠小说史上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对现当代武侠小说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徽州宗族聚居村庄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以祁门红紫金氏宗族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4)
位于祁门西部山区的红紫村,是徽州金氏宗族的聚居中心。清代,红紫金氏宗族在经济上以农耕、山林生产为主,兼有少量经商,其宗族经济发展反映了清代徽州宗族的一般特征。其文化则以祭祖活动为中心,通过会社组织祭祀活动,并致力于科第功名。但因该宗族既未产生显赫官员,也没有富商大贾,其发展更多地显示出清代徽州一般宗族聚居村庄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张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5):100-107
清代的皖江流域是安徽境内极具经济活力的一个地区,其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徽商等客籍商人的推动。作为当时的一支商业劲旅,徽商遍布于皖江流域的重要市镇,从事盐、典、粮食、牙行、棉花、布匹等生意,经营领域甚为广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徽商在追逐商业利润的同时,还在皖江流域广施善举,诸如修桥铺路、扶危济困、赈济灾民、主持正义等,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儒家的"仁""义"思想,推动了地方公益与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无未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6):124-140
清末,中日学者编写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言语法著作,称为《汉文典》。这些著作的“谱系”类型主要有三种:中国虚词训解和泰西“文法”系;传统“小学”与“文法”结合系;字法、词法、句法、章法综合系。确认清末中日《汉文典》“谱系”,可有效厘清清末中日《汉文典》之间的复杂关系,凸显清末中日《汉文典》的学术脉络主线,认识清末中日《汉文典》的学术创造意义,也可以意识到汉语文言语法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史中具有制度上的“正统性”。 从东亚汉语学史视野来看,清末中日《汉文典》“谱系”存在不对称性。希冀在《汉文典》学史的回顾中,找到研究东亚汉语史交错与分离的符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何巧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37-42
清代徽州祭祖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深化,在经历了两次战乱之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在重点讨论清代徽州地区的宗族有关祖先祭祀过程中遍修祠堂、重修宗谱、合修坟茔等内容的基础上,以《茗州吴氏家典》作为徽州祭祖研究的个案,论述贯穿清代徽州宗族祭祖的宗法思想和宗族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李小龙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72-78
文言小说的通俗化引起了文言小说标目方式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从唐代的<唐国史补>开始,经<云溪友议>与<鉴诫录>,直到宋代的<青琐高议>与<绿窗新话>,才开始出现类回目式的标目,并在叙事文学系统内部对后世古典小说回目具有示范导源之功. 相似文献
14.
王顺贵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56-59
唐诗学的研究形态多种多样,如诗话、诗选、注释、点评、编集、论诗诗、序跋、书信、碑铭等。诗话作为古代诗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样态,是诗人诗学批评思想的重要实践方式。不仅如此,诗话也是唐诗晚清时期几种重要诗话中的唐诗学理论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唐诗学,从而从多方面丰富唐诗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李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7-23
短篇小说的创作自清末民初开始复苏,此时期几乎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了既现代、又保守的过渡性特征,短篇小说也不例外。说它现代,是在形式上开始借鉴西方;说它保守,则是其现代化的步伐迈得还不够彻底,尤其在精神内涵上,它还与传统母体藕断丝连,甚至貌离神合。但不管怎么说,清末民初现代短篇小说创作已经起步,并且其创作上的经验和努力,已经为五四短篇小说的发展和迅速繁荣铺设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子弟书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北京八旗子弟创造的一种说唱文学,其内容有78%来自明清时期流行的戏曲和小说,22%为八旗子弟的原创作品。这一结果与清代八旗子弟对汉文小说、戏曲的痴迷有重要的关系,他们对故事艺术效果的重视,也提高了其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建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2):58-63
《醒世恒言》中的市井小说《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是根据《大桶张氏》改编的。话本对《大桶张氏》的改编中,不再以信义为中心描写,注意以情为中心描写,在此基础上塑造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并注意故事的传奇化,不同于《大桶张氏》从头至尾叙述日常生活。另外,话本在表现爱情时,又将叙事的重心放在故事上,在此过程中也表现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升沉荣辱、生死祸福。话本中的周胜仙将爱情置于超越生死的至高无上地位,这是一种和旧礼教相对立的进步思想,表现出处于发展时期的市民心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