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小概率事件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科。概率是刻画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事件A的概率以P(A)表示,并且规定0<P(A)<1。对于概率值很接近1的事件,其对立事件的概率也就很接近于0。在概率论中,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那么多大的概率值算小概率呢?这在不同的实际问题中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一般多采用0.01,0.05两个值,即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01以下或0.05以下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这两个值称为小概率标准。2小概率原理与推断方法小概率原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对C大学2004 2012年间研究生招录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计量模型检验以探讨“名校效应”、性别、应届生等因素是否会影响最终录取情况,重点探索相关招生政策改革与其实施效果是否一致,结果发现:C大学招生工作还是以分数和报考专业为第一原则;专硕录取概率显著大于学硕录取概率;研究生扩招政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显著,说明我国目前招生政策改革的效果尚未完全体现,仍需要进一步的微观政策加以配合.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小概率事件是指经济社会活动中个体间行为相互作用导致某种结果产生的概率以及该结果导致事件各方权责利难以清晰界定的概率在一次性经济社会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在该类经济社会活动重复多次后必然发生的对社会秩序产生显著负外部性的事件。该类事件是推动社会演化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诱因,针对该类事件的有效治理将推动中国社会迈入社会治理体系新常态阶段。研究社会性小概率事件这一现代治理难题,旨在探寻针对该类事件的有效治理方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性小概率事件的内涵外延以及该类事件治理失败所导致的社会危机,继而探究了引发社会性小概率事件的三重诱因并厘清三重失灵和该类事件治理失败的内在逻辑,并从短期和长期两大视角提出系统性地精准和智慧治理该类事件,构建有效的小概率危机事件社会治理体系:一要适时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治理技术,二要矫正各行为主体的机会主义倾向,三要系统全面地治理社会难题的根源性诱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非常规突发事件频发,由于其自身具有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和小概率事件等特点,常规的“预测-应对”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地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情景-应对”是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基本范式,基于此,对情景及情景-应对理论的研究已成为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展开综述研究,为未来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个别试验中被认为不可能发生,但迟早会发生.针对不同的竞争战略类型,要或防或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从而完善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战略之间的匹配,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管理中的小概率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概率事件的存在、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们根本没有有针对性地对其本质,规律性及内在联系开展过研究。介绍了小概率事件的含义、现象、性质及其规律,提出了防控措施,特别是针对管理中的小概率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惊讶事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它在科学研究和法律推理中的重要证据力都不曾受到理论工作者或实务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事实上,惊讶事件不仅在法律的刑事侦查中而且在科学发现中都具有重要证据价值。惊讶事件的证据力表现为:如果一个理论或假说能精确地预测或解释惊讶事件,那它将获得人们更强的支持和信任,因为惊讶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它和一个理论或假说的确证度成反比关系,即惊讶事件的概率越小,则预测该惊讶事件的理论为真的可能性越高。同时,从科学逻辑角度来讲,惊讶事件是严厉测试的一种表现结果,反过来讲,严厉测试可以产生惊讶事件。这一点在案件侦查和法庭审判等司法活动中都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司法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惊讶事件的证据力,那就可以大大降低错案发生的概率,从而为通达司法公正、维系法律理性和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方法支援。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大学生羞怯与消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羞怯量表测查了某省高校的449名大学生。结果表明,羞怯与消极生活事件总分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羞怯与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和求助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因子(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求助、自责、幻想因子对消极生活事件与羞怯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羞怯与消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并且应对方式对消极生活事件和羞怯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统计假设检验的逻辑基础,指出小概率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概率反证法"不是反证法。提出了拒绝原假设的推理公式及其特征,认为接受原假设应用的是概率回溯推理。在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偶然概括推理,并运用克瑞普克语义学讨论推理中的语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统计假设检验的逻辑基础,指出小概率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概率反证法”不是反证法。提出了拒绝原假设的推理公式及其特征,认为接受原假设应用的是概率回溯推理。在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偶然概括推理,并运用克瑞普克语义学讨论推理中的语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研究生录取实际状况,初步筛选研究生招生录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性与相对性,构建研究生招生录取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及统一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应用隶属度最大法则及模糊优化理论,获得综合评价指标综合最大优属度,应用博弈论构建在满足招生约束条件下的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双向配对满意度最优决策模型,以实现研究生招生录取公平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目前社会上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模糊认识,回顾了中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坚持初试阶段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要性,结合实践对完善初试阶段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一种新的招生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研究,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通过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比较,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应用型存在招生宣传力度不够、招生模式单一造成生源局限、适合其发展的培养方案和实践环节尚未形成及其培养模式尚未完善等困境,提出应采取创新招生模式、制定培养方案、注重实践环节、规范校企联合管理等措施,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新时期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对于提高生源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在武汉市某社会报考点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当前研究生招生工作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招生宣传对象、时间、主要内容、途径等4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提出4点建议:加强调查分析、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和战略;实施“1134”方案,科学务实进行招生宣传;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注重招生宣传的长远性、发挥师生主动性,以获得更好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效果,达到争取优质生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媒与研究生招生咨询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招生咨询工作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互联网的兴起,语音电话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流通方式,显著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平,也为研究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应用平台。研究生招生咨询系统的投入使用,对于扩大研究生招生宣传的范围,增加生源数量,提高咨询工作服务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当代发展观的核心,实施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用以人为本的视野反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的发展需要与教育条件之间还存在尖锐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是以研究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课程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美在有关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培养目标、学制、培养模式、质量管理等方面既存在着共同点,也存在很多不同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实行“资格考试 综合测试 专业复试”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加强专业硕士教育,逐步构建以专业硕士教育为主体的新格局;改革“课程学习 论文写作”的单一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等多种培养模式并存;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从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严格把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督与评估,建立“多维立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立足组织情境,对程序公正的概念、内容及意义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国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复试制度规范的基本设想:加大改革和宣传的力度,完善考评指标体系,构建复试元评价机制,发挥尊重效应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地方院校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地方院校研究生扩招必须适应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把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家和主管部门在制定招生计划时要依据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动态调整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阐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如何构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