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冲击了美国金融市场,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  相似文献   

2.
朱志刚 《浙江统计》2008,(11):13-14,25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各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变化。与以往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风险通过各级金融衍生产品传递给全球,使得金融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金融危机集中体现出来,造成了难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在金融市场最为发达、金融产品最为丰富、在全球金融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对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打击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国际金融市场不同寻常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欧洲又经历了多次债务危机,使得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给全球经济的复苏蒙上了新的阴影.尽管中国经济受到的直接冲击较小,但在经济金融更加全球化的条件下,提早防范中国自身的财政金融潜在的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有效应对美债危机 美国的债务危机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降低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球的连锁反应,金融市场动荡,股市遭受冲击波,一系列的震荡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债务危机的升级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金融危机三阶段周期理论剖析世界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选择VAR系统进行检验,通过对9个国家Ⅰ危机隐蔽期、Ⅱ危机爆发期、Ⅲ危机深化期的摩根史丹利MSCI指数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危机隐蔽期美国的金融动荡影响对澳大利亚外的7国金融市场呈现单向传染效应;金融危机爆发后,被传染金融危机的国家开始影响美国,呈现双向传染效应,证明危机的传染存在反馈机制;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交叉传染,是国际危机程度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因此,金融危机的冲击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网状交叉感染.三时期的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揭示了危机传染的动态效应,美国金融危机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强度短期内很可能加大,持续时间比传统理论解析的过程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风险 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演进,法国两大银行信用评级被下调,意大利开始考虑国际救助,欧盟财长会议分歧严重无果而终。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和信心缺失冲击着动荡而脆弱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对德阳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林  李艳 《四川省情》2008,(11):15-1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逐渐恶化并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效应的国际传导速度自2008年9月以来明显加快,其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全球经济下行已成定势,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对地震重灾区和全国重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交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蔓延速度之快,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并将世界经济拖入二战以来最为来得的衰退之中.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逐渐波及世界各国,最终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步入衰退,具体表现为衍生产品价格下跌、投资银行破产或出现财务危机、信用循环断裂以及实体经济遭受剧烈冲击等。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必然是首当其冲。在次贷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全球股市出现普遍爆跌的联动效应现象。同样,我国股票市场也在危机过程中显示出漫长而又迅速的下行路径,股指连创新低。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如何判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和确定我国应对危机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特别是去年9月以来,这一危机迅速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出口加工业受到巨大冲击,大量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现严重的生产经营困难,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  相似文献   

12.
叶青  韩立岩 《统计研究》2012,29(3):97-101
本文使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方法分析次贷危机中美国证券市场的突变。研究发现,小波模极大值方法准确定位了金融资产价格异常点的具体时刻;检测出了2类奇异点,其中峰值点检测比过零点检测更稳健;这些奇异点对应了美国次贷危机主要发展阶段的重大经济事件,反应出危机中美国经济系统异常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文章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13.
杨继瑞  刘希 《四川省情》2008,(12):18-19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人们开始担心,次贷危机会不会进一步恶化,酿成全球危机?笔者以为,美中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势必使亚太市场调整强于风暴中心。美国的过度消费拉动了中国的出口,中国的高储蓄率、廉价产品支撑着美国的高负债消费。在次贷危机从美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金融业损失惨重,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也未能幸免.文章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保险业的风险变动和随之引发的保险业风险管理策略新动向,同时这些变革也给我国保险业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如何防范风险、健康成长带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债危机曾引发了全球的恐慌,国际金融市场发生较大的震荡,为缓解金融市场的压力,欧美日等中央银行采取了各种措施向银行体系注入达5500亿美元的大量资金,注资规模前所未有。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4.75%,这是2004年以来联储连续17次的加息后的首次降息。到目前为止,危机蔓延有所减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减弱,但投资者信心尚未恢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亟待我们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东 《中国统计》2008,(3):60-61
据世界银行近期发表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确认,2007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与此同时,世界银行表示,当前美元疲软和美国经济增长减缓,以及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大,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至3.3%.  相似文献   

17.
林玉婷等 《统计研究》2021,38(12):42-60
本文采用最新一代的SRISK方法测度了G20国家605家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并设计提出了基于高维的时变参数外溢网状矩阵,识别了全球系统性风险的传染路径和传染源。研究发现,各国系统性风险呈现明显增强态势,在危机时刻具有较强同步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系统性风险同步激增。而欧美等发达金融市场更容易成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风险源,其中,美国溢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风险的主要输出方;反之,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成熟度与放开程度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因此,更多地扮演着风险吸收方角色。基于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本流动骤停强化了系统性风险跨国别传染的溢出效应和吸收效应;国际资本流动的套利和套汇动机则是影响全球系统性风险传染的两个重要渠道,特别是,债券市场暴涨所引发的套利行为对吸收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而汇率升值超调引发的套汇行为则会增强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和吸收效应。此外,套价动机并未对系统性风险传染产生影响,一个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各国的股票市场相对债券市场较为封闭,这势必隔断了套价行为对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最后,基于全球研究结论提出中国防范外部系统性风险冲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华尔街第四大投资公司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为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演化为经济危机,美国政府正全力求助金融市场。那么金融危机会演变为经济危机吗?它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肖强  魏蕊霞  李欢 《统计与决策》2022,(23):132-137
文章通过构建混频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测度动态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利用动态FCI表征金融市场,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动对实体经济冲击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单向溢出作用较大,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的带动作用有限。此外,金融市场通过股票、利率、汇率以及货币等多种渠道影响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经济金融状态的不同,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存在差异性。因此,FCI作为实体经济的预警指数,能更有效地表征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冲击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2008年9月中旬,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发展为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冲击明显加重,外需不足和出口增长逐步放缓,对我国的出口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本文拟通过建立我国出口的时间序列SARlMA模型来定量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