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0月份,中国证监会在《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第二阶段的四大措施,其中一项即为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中止发行机制首次提出,确实成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在以往的新股发行中,除了当年的通海高科、立立电子、苏州恒久以及胜景山河之外,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一直在证监会视野之中,今年将择机推出新股发行改革措施。也是在今年“两会”期间,朱从玖此前还曾表示,未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考虑存量发行、给予承销商更多配售权及进一步优化询价机制等。由此不难看出,今年的新股发行制度仍将面临着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如果仅仅只从启动新股发行的角度看,浙江世宝无疑是幸运的。毕竟今年整个1O月份只有其一家发行新股,而目前已过会还未启动发行程序的发行人超过90家。但如果从融资额的角度来讲,浙江世宝又是不幸的。因为其发行规模“被缩水”超过七成,而融资额更是缩水超过九成。  相似文献   

4.
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方法演变及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发行定价始终是我国证券市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新股发行定价方法及发行定价方式为基础,回顾了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演进轨迹,并对各阶段定价方法进行了分析评述,得出应结合我国国情对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新股定价是首次公开发行的核心环节,只有选择合理的定价方式才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本文首先概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发展历史和当前采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国外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几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 ,都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进行研究仍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之一。国外学者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的研究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解释对我国认识这一现象将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IPO新政实施以来,在市场化发行的大旗下,没有了“窗口指导”的新股发行,呈现出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以及超募高的“三高”现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意在满足发行人融资需求的背景下,以追求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的合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定价效率,理论分析表明最有效的定价方式是市场化的发行定价。我国的资本市场效率在新股发行方式的不断变换中得到改善,但是新股的发行定价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做法,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定价应进一步推行累计投标发行定价方式;逐步退出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大盘新股发行可采取上网竞价方式;过渡时期可采取混合招投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新股发行市盈率和价格有所提高,然而一、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并未得以缩小,反而有所提高,这是与缩小一、二级市场价差的改革初衷相违背的。同时,市场化改革还导致企业超额募集资金,并且出现流通股比例最小化的趋向,因而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交建的新股发行无疑非常吸引市场的“眼球”。这家在去年9月份就已成功过会的上市公司,新股IPO不得不被迫延后,其中的酸甜苦辣相信中国交建感受颇深。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交建的新股发行却不乏亮点。  相似文献   

11.
新股抑价发行是现代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为深化我国新股发行市场的改革,详细讨论了Rock 模型、信号模型和账簿记录理论,介绍了用于解释新股抑价发行之谜的最新理论,发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 理论能解释新股抑价发行异象。因此,要解释新股抑价发行异象,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属于“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关注,两轮改革后导致新股普遍的“三高”发行显然难辞其咎。应该看到,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更有利于发行人从市场上“圈钱”,其维护了融资者与保荐机构等中介的利益,却忽视了投资者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3.
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行为与新股发行抑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分析盈利预测与新股发行定价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IPO的盈利预测自愿披露行为与新股发行抑价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能够接受盈利预测信息,盈利预测披露行为可以有助于降低新股发行抑价;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有助于降低一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新股低价发行作为投资者投资补偿的压力,减少发行企业在抑价中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的千呼万唤与漫长的等待中,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终于公布了。4月1日愚人节当天,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5.
投资者情绪、新股发行方式与IPO首日收益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同时结合一级市场的发行方式来研究2000年至2008年的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对新股首日收益率产生显著为正的影响,询价发行方式下的新股首日收益率明显较低;同时,相对于其他发行方式而言,询价发行方式更能反映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和需求,能显著降低市场投资者情绪对新股首日收益率的影响,使首日收益率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3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再一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一方面A股市场自去年11月2日浙江世宝上市后就一直处于“IPO空窗期”,根据分析,IPO的再次重启应该是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另一方面IPo“堰塞湖”越积越高,截至今年1月4日,IPO在审待发企业已达到882家。如何分流IPO“堰塞湖”也被纳入到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工作终于在愚人节这一天拉开了序幕。4月1日下午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发布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最近一个时期发行人、承销商希望新股发行日程有更灵活安排的呼吁,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新股IPO可在获得批文后6个月内由“承销商和发行人就发行日程和发行窗口的选择做更加灵活的安排”。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新股发行的询价制度存在缺陷、新股申购不公,以及预披露制度的不完善等.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尤为严重.因此,需要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相应改革.改革的法治方向应该是向中小投资者倾斜;进一步完善询价制度;拓宽投资渠道,增加证券供给:进一步完善信息预先披露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影响新股定价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一级市场IPO定价过程,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中介机构的声誉、新股的发行数量以及二级市场的实际供求关系等是影响新股定价的主要因素,也是对新股进行科学、合理定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