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草明女士启事:顷见《六艺》一卷三期上,有草明作的《赶夜路》一篇,笔名虽同,文字实非我作,深恐有掠美之嫌,特此声明。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六月《作家》一卷三期所载草明女士的短篇小说《阅历》之后。原题为《草明女士启事》。草明,广东顺德人,一九三三年加入左联,当时的青年女作家。  相似文献   

2.
<正> 冰心,是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极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沈从文曾经这样概括过这位女散文家成名之后的影响:“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五四”时期,从冰心的名字第一次在《晨报》副刊上出现,她便成为文坛上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她以连续发表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问题小说初露头角,以抒情组诗《繁星》、《春水》获得了新诗人的声誉,几乎是同时,她又以《往事》和《寄小读者》为总  相似文献   

3.
韩小龙  邹华 《兰州学刊》2006,2(11):84-86
同样是描写乱世中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倾城之恋》与《飘》在故事情节生成、人物形象塑造、审美风格形成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表现在形而上的审美意义上又有较大的区别:《倾城之恋》以心理描写见长,表现出作家价值观恋世与弃世的无奈的悖论;《飘》则侧重于背景烘托,用雄壮有力的生命主题旋律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法国的重农主义对土地资源丰富的新生美国产生深刻影响,在南方形成杰斐逊倡导的农业平均主义和卡尔霍恩倡导的大种植园经济,文学艺术中也形成一脉重要的重农主义审美传统。作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飘》镜像式地呈现了两种重农主义之间的斗争以及内战后重农主义的全线崩溃。女主角斯嘉丽战后为重振田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隐喻了重农主义在南方终将没落的命运。斯嘉丽执着的不是虚幻的爱情,而是情人艾希礼所代表的南方重农主义文化。作为重农主义神话的悲壮挽歌,《飘》也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对过度重商主义的普遍质疑以及对社会过快转型的不适和怀旧。  相似文献   

5.
从《申报·自由谈》到《中流》半月刊,在三十年代左翼文坛上,鲁迅和黎烈文曾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友谊与交往.可惜这段往事因黎烈文的台湾之行而湮没,现在确有再提起他们的必要.一、黎烈文其人黎烈文,湖南湘潭人,一九○四年生于书香人家.早年留学法国,和严冰姿女士结婚,一九三二年相偕回国.这年十二月,《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约他主编副刊《自由谈》.《自由谈》原先一直控制在鸳鸯蝴蝶派的手中,自黎烈文接编后,由于鲁迅、茅盾等人的支持,面目一新,因  相似文献   

6.
前人《风》《骚》并称,把屈原的作品看得同《诗经》一样重要;其实,用“踵事增华”的观点看,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已大大超过了《诗经》。发展了“比兴”手法,就是其中显著的一例。东汉王逸就已认识到了这点,他在《离骚经序》中说:“《离骚》之文”是“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这些见解,对引导后人研究屈原对“比兴”的发展,起过重要  相似文献   

7.
《初度岭过韶州灵鹫广果二寺其寺院相接故同诗一首》非刘希夷作《全唐诗补编》将《初度岭过韶州灵鹫广果二寺其寺院相接故同诗一首》收在刘希夷名下,待后注:按以上二首(另一首题为《江上羁情》)原收手刘希夷《北邙篇》之次,疑亦为其所作,姑收希夷下,俟考。此诗非刘希夷作。《初度岭》诗有“流窜同飘,登临暂杖筇。摄衣趋福地,跪膝对真容……已知容假色,犹念吉除凶。覆护如无爽,归飞庶可从”几句,说明此诗作于流窜途中。写出了作者企求通过“超福地”、跪“真容”以达到“吉除凶”而“归飞”京师的目的,这与刘希秀生平行事不合。…  相似文献   

8.
《九歌》的成因,是楚辞学者聚讼的一个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九歌》作出比较正确的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从性爱谈起《九歌》多涉性爱.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早就说过"其词鄙陋"的话,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也指出其中"不能无亵慢淫荒之杂".近人苏雪林女士有"人神恋爱说",闻一多先生也说:"东君云中君(闻先生认为《东君》为《九歌》第二篇,《云中君》为第三篇),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用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抒写  相似文献   

9.
“作家的生命在于作品”,这是丁玲同志前不久与一位访问者的谈话。这话说得很深刻。其实,对于一部作品,见智见仁,各有不同;褒贬毁誉,不尽一律,这都毫不奇怪。不过,历史终究是公正的。它不会因为个别小丑滑稽可笑的举动而埋没了有价值的东西。事实证明,作品的生命是任何人也毁灭不了的。不仅是曾经荣获过斯大林文学奖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辉,就是曾经被姚文元一棍子打入十八层地狱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也已重见天日,得到了重新评价。本文试对丁玲参加“左联”后创作的短篇小说《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以下简称《之一》)和《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以下简称《之二》)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因为"越轨"的笔致与人物形象的"Modem Girl"姿态,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作品.在小说问世之初的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莎菲形象的理解与认识产生过分歧.新中国成立以后,莎菲被现代文学研究者与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研究者视为现代女性"叛逆"精神与追求"灵肉一致"爱情的典型,她身上具有的现代"Modem Girl"气息及其隐喻的社会姿态、文化性质却被遮掩与忽视.事实上,《莎菲女士的日记》对新文坛与现代文学史的独特贡献,是它象征着"Modem Girl"形象塑造的时代到来,隐喻现代启蒙意识形态向都市颓废文明转型带来的历史冲突与精神痛楚.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认为,程云冠女士的《中西方概念认识史略》一书,是为研究哲学概念开了先河,做出了榜样,《史略》一书起点高,有深度,涉及面广,气势大,在研究哲学概念领域上做了有创意的工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略读     
正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松冈享子女士写过一本《孩子和书》,书中有一章提到"孩子是略读的高手",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欣喜。所谓略读,就是不去在意读不懂的部分,略过它们往下读。还不懂事的孩子,无法完全理解他们读到、听到、看到的事物,这非常正常,也正因如此,"不懂"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弄潮儿——茅盾笔下的孙舞阳形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于刻画女性形象的小说家,尤其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塑造誉满文坛。若说《蚀》三部曲之一的《幻灭》里,比较成功地塑造了静女士和慧女士两个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形象,为他在小说世界里探索中国式的现代新女性的美学内涵和个性特点,初步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那么《蚀》三部曲之二的《动摇》,在新女性的刻画上,不论性格内涵或表现手段,都有了新的开拓。孙舞阳在《动摇》的艺术画面中,并不是最主要的人物,作者也没有为她化费更多的笔墨,然而她的独特地位却是任何人物都不能代替的,或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或在情场上的活动,颇令人注目。她和慧女士的性格虽属同一类型,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她和静女士的性格虽不属同一类型,但也有相似之点。“她”就是“她”,个性极为鲜明。  相似文献   

14.
我和丁玲同志虽然不算很熟悉,但也曾经有过几次接触。今年是她八十整寿,是她从事文学创作的第五十七个年头。回忆起她坎坷的创作生涯与我们不多的交往,不胜感慨。 丁玲同志最早的一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时候,我已经是《小说月报》的读者和投稿者。关于丁玲同志的创作道路,以及她的发展与成就,有些事情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是总的回想起来,我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一九二七年,我回到家乡浙江天台,去做一个县立小学的校长,遭到地方封建旧绅士势力的诬陷,把我当作共产党,以致被反动当局逮捕并囚禁起来。这就使得我好久没有机会看到《小说月报》。后来我被保释出来,回到上海。又隔了一些时候,我才在《小说月报》上看到一篇署名“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土的日记》,真是觉得又新鲜又高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心情。在此之前,文坛上发表的小说,特别是署名某某“女士”的文章,——譬如冰心女土、庐隐女土等等,——我差不多都是阅读的,此时,看见新出现—位女作家,而且  相似文献   

15.
严敏女士所著的、由巴蜀书社出版的《〈老子〉解析与启示》一书,由《注释、翻译及说明》和《辨析揭密与启迪评述》两大部分组成。本书不只是在结构上独具特色,而且在内容上有不少独到的、新颖的见解。第一,严敏女士在注释经文时多有新颖独到之处。如“不尚贤,使民不争”中的“贤”字,一般都解释为“贤能”之贤,可是严敏女士将“贤”解释为“多财”。她说:贤能“即是贤才异能,或释为能力强,品德好。但是能力的强弱,品德的好坏,不是去争就可以争得的”,只有财物才是可能争得的。于是,她把这个句子译为:“不崇尚多财,使民不去争抡”,她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16.
莎菲论     
一莎菲是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日记》)的女主人公.这篇作于一九二七年冬到一九二八年春,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曾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并使作者一举成名,"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免为她的天才所震惊了."虽然莎菲女士的出现哄动了中国的文坛,但是中国的文坛却长久地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懂得莎菲.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坛上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各种各  相似文献   

17.
《莎菲女士的日记》蕴含很多具有现代内涵的思想、意识,丁玲对女性的心理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审美观念。她敢于揭露女性内在的、隐蔽的欲望和期盼,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深入探讨这种女性心理的病因,旨在找到良方解救女性的悲剧命运。《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反对旧社会、追求自我个性和纯真爱情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文学走向关注女性、追求科学民主和自由解放道路的里程碑,更是其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所包含的思想价值对今天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丁玲创作内容的演化□聂国心总观丁玲创作的内容,明显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都市文明由向往而至绝望的矛盾苦闷,其代表作是《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等;二是对封建伦理、封建意识的愤激批判,其代表作是《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夜》等...  相似文献   

19.
睢景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睢景臣论宁宗一一记得是1987年初春,我参加了扬州市主办的全国《金瓶梅》研讨会。会间曾结伴补游了几处名胜古迹。虽说已经将近四月,但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春光仍较嫩弱,细柳飘萧,青涂中吹拂着丝丝凉意。站在平山堂前凭眺,不禁为之神往。这里曾经是印证过...  相似文献   

20.
多元系统的出现开始关注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的地位,因而也会对译者产生影响。在此选取傅东华译《飘》和陈良廷等人译《乱世佳人》两个不同时期的译文进行对比,探析多元系统理论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