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南方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与丧葬舞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方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与丧葬舞蹈纪兰慰丧葬是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考古发掘材料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灵魂不死观念即已形成。距今4万至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墓葬和距今2万5千至5万年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墓葬都表明...  相似文献   

2.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沉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丧葬作为人生礼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得到栽蓄与储存。分析部分汉字,可以从中挖掘出史籍语焉不详的古代丧葬文化信息,有助于构建完整的丧葬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丧葬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存在由于资料分散或欠缺而问津者寡的现象,但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在逐渐改变。从专题研究到具体层面的著作和论文不断出版,那个更替迅速而政权不稳或短暂的社会中适应时代变化或发展需要的丧葬文化,开始比较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述论全面地梳理和展示了近百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丧葬文化研究的全貌,尤其突出了一些重点成果并作了简要的介绍,对于魏晋南北朝丧葬文化的继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取消,农村社会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并没有得到有效合理利用,丧葬仪式越趋复杂化即是突出表现。当前丧葬仪式复杂化主要表现在农村社会的风水观念依然严重,跪拜礼太过讲究,亲属关系复杂化,丧葬程序不断增加。丧葬仪式复杂化,把大量资源和金钱花在死者身上,使农村本就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甚至是严重浪费,无论对于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还是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只有负面影响,没有积极作用,使得文明农村建设受到严重制约。要提倡节葬,反对不合理的丧葬程序和仪式,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丧葬礼仪作为生者为死者所做的一件头等大事,是各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手段,显露了生者的世界观。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必然会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影响,所以与儒家丧葬观有相似之处,都重生乐生,在丧葬活动中体现"孝"的精神,并且重视丧葬活动的社会治理功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又使其丧葬观与儒家丧葬观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待灵魂有无,乐死与哀死及薄葬与厚葬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回族的丧葬制度纳国昌汉文记载中的回族丧葬制度评析回族的丧葬,见于中国士大夫著作中,最早载唐代杜环《经行记》:“(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处……凡有征战,为敌所戮,必得生天;杀其敌人,获福无量,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虽...  相似文献   

7.
丧葬,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人死之后,如何处置遗体,采取何种方式埋葬,它既显示了人类对生死现象的神秘观念,也反映了人类对自己生存、发展和消亡的认识过程。文章对藏族《格萨尔》史诗中的丧葬习俗进行透视,对藏族丧葬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及史诗中丧葬的形式与地理环境、宗教、原始生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藏族葬俗的思想及其它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宗教交互作用决定了史诗中的葬俗。  相似文献   

8.
丧葬制度是藏族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对丧葬制度的剖析,可以了解藏民族及其先民的生命观与死亡观,全面地把握藏族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  相似文献   

9.
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孟子对于如何处理死者形成了自己的丧葬思想,成为其思想体系尤其是民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丧葬思想主要体现在重视丧葬、强调厚葬久丧、反对以人殉葬以及对丧礼的来源、服丧的条件、丧葬的功能与改变葬俗之认识等方面.孟子的丧葬思想反映了其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仁、礼、孝与性善成为他丧葬观的基础.其丧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蕉城丧葬习俗传承久远,代有因革,沿海、山区也有所不同。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巨变,对蕉城葬习冲击很大,影响沿续至今,传统丧葬文化既有糟粕,也有建设现代文明可以汲取的有益元素,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简评陈确的丧葬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确是明清之际思想界一位“畸士”其哲学思想在当时几被湮灭,其丧葬观更不为当时社会所容。但是,陈确不为现实所屈,在不断抗争的过程中中其丧葬观逐步得到完善。而其俭葬思想即令今天也有提倡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从事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历史。人的出生、成长和死亡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在远古,死亡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重大损失。 当原始初民认识到死亡现象与活人睡梦有本质的区别时,即产生了肉体消灭,灵魂不灭的信念。同时,不同民族对待死者采取的不同行为,形成了不同的丧葬文化。如:有的为期待灵魂复归,曾极尽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竭力长期保存死者的尸体;有的相信死者不会起死回生,则将尸体埋之于土,弃之于野,或投之于水,焚之于火……将尸体作“速朽”处理。不同的丧葬习俗,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信仰。“天葬”,仅是世界丧葬文化中的一种,而且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丧葬现象。亚洲北部的游猎民族与我国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初民常采用“天葬”形式安顿死者,世代相传,直至近代方大都改为土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研究突厥族源、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的文论很多,且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有关突厥文化,尤其是丧葬文化的内容则略显单薄。本文着重突厥丧葬仪式和习俗的程式内涵、葬法流变,及其在中原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影响下丧葬礼俗的汉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孟子具有自己的丧葬思想。其主要体现在重视丧葬、强调厚葬、久丧,反对以人殉葬以及对丧礼的来源、服丧的条件、丧葬的功能与改变葬俗之认识等方面。孟子的丧葬思想不仅反映了其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北魏丧葬制度系承袭汉魏、西晋并融合东晋、南朝之制而来 ,但也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北魏丧葬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与北魏社会的汉化过程大体同步 ,不仅对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丧葬制度产生了直接影响 ,而且对隋唐的丧葬制度及其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时间与空间,生命观与社会功能视角分析了丧葬管理的变迁历程,及镶嵌在社会结构中的死亡文化体系。针对现代殡葬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个体、群体、社会及国家层面探讨中国丧葬管理走出困境的路径。提出代际差异化丧葬管理,丧葬管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传统丧葬伦理道德的现代意义,实现公序良俗的现代丧葬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南长滩村地处宁夏、甘肃两省交界,当地汉族的丧葬习俗是西北农村汉族丧葬习俗的一个缩影。观察发现,南滩村汉族丧葬仪式中蕴含着浓厚的灵魂观。伴随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的丧葬习俗和留存于人们意识形态的灵魂观也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丧葬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礼仪,这些丧葬礼仪和意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现代性的丧葬礼仪程序不多,却保留着丰富的传统丧葬礼仪。在该地区形式多样的丧葬礼仪背后潜藏着人们的几种意识,这些意识包括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丧葬活动中的这种礼仪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佛教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鼎盛,并对当时的丧葬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是以“地狱观”为代表的新的死亡观念的盛行,二是出现了一系列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丧葬礼仪。由此可见,佛教不仅改变了唐代的丧葬观念和丧葬习俗,甚至有些因素融合到传统丧葬习俗之中,从而成为传统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亲人故去,号啕痛哭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在丧葬习俗中,有的民族在办丧事时却长歌当哭,蹁跹起舞,甚至还要唱戏,有的甚至欢歌达旦,甚至借丧葬之机谈情说爱。汉族丧葬中的歌与舞按着古代的丧葬习俗,送葬必须"白衣执绑"。"白衣",就是孝服;"执纬",就是拉着套在枢车上的绳子,即挽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