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在封建专制统治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历代的农民受着封建的经济剥削和封建的政治压迫,“过着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农民被束缚于封建制度之下,没有人身的自由。地主对农民有随意打骂甚至处死之权,农民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封建主义的压迫之外,又加上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旧中国的农民,实际上还是农奴。  相似文献   

2.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明王朝统治者愈加向孔丘亡灵求救。从明初起,他们极力吹捧孔老二,说什么“孔子之道,天下不可一日无焉”,“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而伦理明。”叫嚣要“赖孔子之道以为治”。把孔学当宗教信条强迫人民信奉。他们封孔丘后裔,赐田产、农户,从政治、经济上进一步扶植孔府贵族地主。孔府成为封建政治、经济压迫剥削农民的顽固堡垒。在孔孟之道、封建“伦理纲常”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掩护下,从明代中叶起,地主阶级更加疯狂地兼并土地。皇庄和权贵庄田急剧膨胀。大量农民失地破产,有的流徙他乡觅食,有的被迫接受地主苛刻的剥削奴役,沦为佃户奴婢。当时有一曲民谣说:“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下劈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史学界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问题,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一)认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的个体农民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因为“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二)认为以地主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经济是滋育我国封建专制体制充分发展的经济基础,而不同意说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的经济基础。理由是:第一,上层建筑的基  相似文献   

4.
洪武年间,朱元璋大力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极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继唐、宋之后我国历史上专制主义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正确评价朱元璋的历史功过,为了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和流毒,对朱元璋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原因、途径和历史作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明初加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原因和条件 中国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经济和农民个体小生产的产物。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为什么在明初会变本加厉地强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考察当时的具体社会条件入手。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前夕,雪铁崖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熔铸自己的政治思想,以其犀利的笔锋,否定君权神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揭露清朝专制的黑暗统治和它的卖国罪行;批判封建的纲常名教,在当时革命派的文字宣传中有其独放异彩之处。  相似文献   

6.
16世纪末-18世纪中叶欧洲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哲学,为近代欧洲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以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哲学反对封建神学,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了哲学论证.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性质和变革都由经济基础决定.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随着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国家政权的确立,资产阶级也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私有制、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为内容的封建法制被全面否定,资产阶级赋予其法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小说中存在着这样一类专制型寡妇形象,她们虽长年身受封建男权制压迫,却被其浸润同化,进而模仿男性权威在家庭中对子辈施行专制统治,成为不幸与悲剧的制造者,异化为男权忠臣。  相似文献   

8.
封建庄园是封建社会一种大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的组织单位,是无论在西欧还是中国都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体。本文拟对中、西封建庄园进行比较,弄清二者的差异,着重点在探讨中国封建地主庄园的一般特点。一、领主等级土地占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考察中西封建庄园,必须先从土地所有制着手。我国的封建庄园的土地是地主私人所有制,而西欧封建庄园的土地则是领主等级占有制。西欧封建庄园的土地一般是由国王或上一级封建主封授的,所有权属于最高封建主,受封者得到封土  相似文献   

9.
西汉中枢职官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在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以后,随着地主经济和政治势力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始皇通过朝廷百官发号施令,牢牢地掌握着统治大权,并且通过地方各级官吏把他的统治意志推行到全国每一个角落。当时的官僚制度基本上体现了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统治,其中尤以身居中枢的丞相地位最高,发挥的作用也比较突出,但是就整个官僚体制来说还很不健全。由于秦王朝寿命短暂,使这种新的封建官僚制度没能得到稳定和充分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集团在内外交困时期为继续维持统治而被迫提起的。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使"皇位永固",让"外患渐轻",致"内乱可弭"。通过改官制、开办地方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集团拟定立宪日期,颁布意在继续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的"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但并没有起到延缓其统治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封建专制王朝自身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民族等级制度是元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永保蒙古人的优越地位,巩固蒙古人的统治。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以江南为例,民族等级制度遭到了极大的失败。江南地主势力在整个元代,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持续地增强。这表明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缺乏其生存的土壤,不能也不可能真正推行下去。  相似文献   

12.
雍籍牙王朝时期的缅甸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以缅王为首的封建主阶级,为了剥削和压迫农奴阶级,特别是镇压他们的反抗和起义,需要一套为自己服务的国家机器作为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以便建立一种“秩序”,使这种剥削、压迫、镇压合法化。这也就是封建主阶级对农奴阶级的专政。 缅王为首的封建主阶级的国家机器是由政治和司法制度即宦僚、兵制即军队和宗教制度即僧侣组成的。这些制度不仅有它的执行机构,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且也有一定的联系,它们共同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3.
吴敬梓活在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极为严酷的时代。这一阶段内的几个封建帝王,有的虽然在历史上做出过某种贡献,但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使广大臣民慑服于自己的声威,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密,手段也更加苛酷、阴鸷和多样。鲁迅曾说:“清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尤其是后两个皇帝,对于‘文艺政策’或说得较大一点的‘文化统制’,却真尽了很大的努力的。”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和农民运动,是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基础,并且决定着这一革命的民族特点。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为消灭地主大地产制和为消灭墨西哥反动专制政治制度的斗争.研究这个问题,对于阐明墨西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农民起义军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和教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1821年墨西哥独立之后,土地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由于确立了“土生白人”的统治,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带有封建经济特征的大庄园制仍在盛行.地主和教会  相似文献   

15.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封建王朝和天主教的反动统治使法国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数不清的苛捐杂税,几乎搜刮去劳动人民的全部财物.农民辛勤劳动一年,有五分之四的产品落到地主手里,生活无着,濒于破产,只有到处借贷,忍受着地主和资本家的高利盘剥.遭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困苦不堪的生活状况.梅叶就是十八世纪初期法国反映农民革命要求的一位先进思想家,反封建、反宗教斗争的英勇战士.  相似文献   

16.
一百年前(1884年底)思格斯曾经这样说:“当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的疯狂争斗的喧叫充塞着中世纪的时候,被压迫阶级静悄悄的劳动却在破坏着整个西欧的封建制度,创造着使封建主的地位日益削弱的条件。”又说:“凡是在货币关系排挤了人身关系和货币贡赋排挤了实物贡赋的地方,封建关系就让位于资产阶级关系。”这说明  相似文献   

17.
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到了19世纪,再也难以苟延残喘了。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如急风暴雨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结束。然而,辛亥革命仅是从制度上埋葬了封建专制,更为艰巨的任务——彻底清算几千年来形成的严密而荒唐、精致而残忍、顽固而腐朽的封建思想——却远远没有完成。江泽民同志说:“在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渊源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这种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实施官僚政治是历代王朝统治人民的主要方式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叠床架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说:“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构。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根据毛主席这一经典指示,我们知道中世纪法国封建主阶级的政权构成的形式曾经历了三个阶段——封建国家的君主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等级君主制和中央集权国家的专制君主制。这三种政权形式在本质上都是法国封建主阶级为保护其阶级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王夫之逝世270周年。王夫之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正是明清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化的时期,而且民族矛盾又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反清的民族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在困苦的环境中一直坚持了战斗,表现了对外来的侵略者毫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在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刺激下,他不满意豪强权贵势力和封建专制主义的腐败的统治,反对封建贵族和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及其对农民的超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