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与"统计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都有数字谎言,都有数字真实性问题,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这种误差、谎言是统计数字的社会性和总体性的性质所决定,不是一朝一夕,一声号令可以避免的。数字的真实性,数字的求真求实,永远是统计工作的追求目标,是长期为之奋斗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2.
1953年以前,国营商业企业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够健全,会计、统计制度的许多规定也不衔接,以及统计、会计、业务工作人员对三种核算的性质、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不够了解,工作还不熟练,因而在核算方法上各搞一套 ,几乎所有企业都出现了“一个公司,几套数字”和帐帐重叠,重复劳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宇宙有什么 宇宙如何形成与发展?自然界物质基本性质为何?人类在无垠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许多人心中的好奇与疑问,为解此困惑,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以科学方法及哲学解释来寻求答案,其中伽利略、喀刻卜勒和牛顿成功地运用数学来强化他们对宇宙现象之解释.伽利略曾说过一段话,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数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崇高威信:"要了解‘自然'这本书,须先学习理解书中所用的语言,并逐字阅读;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它的文字是三角形、圆形、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数学,人类是无法领悟任何一个字汇的;没有数学,人类将徘徊在漆黑的迷阵中".数学离不开数字,而数字又是统计的生命,透过统计数字来解码宇宙万物与物质基本性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相似文献   

4.
饶萍  吴青 《统计与决策》2022,(16):142-146
文章选取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中介效应和产权性质、信息披露质量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从全样本检验结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程度加深能够给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正向影响;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创新是数字金融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中介因子。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这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大。数字普惠金融会对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炳兴  苏为华 《统计研究》2006,23(10):36-39
算术平均作为随机变量两大数字特征之一,是各类现象统计估计的基本参数。这不仅是因为算术平均是最常用的平均,也是因为算术平均是一种线性平均,具有许多鲜明的优良性质。但在现实生活中,算术平均并非是唯一的统计平均数,在计算各类比率、速度的平均时,通常就是采用几何平均。几何平均具有“易受小数值影响”的特点,当被平均的数值中有异常小的数值,几何平均值将会趋小,因此,几何平均是一种“惩罚型平均”,它鼓励均衡发展①。这一特点使得几何平均在注重“均衡性”的现象测度中显得尤其重要。在社会经济统计领域,几何平均数不仅应用于全面调…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数字化、平台化等特性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的区域和空间障碍,对区域创业活跃度产生了深远影响。选取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产业发展及数字普惠金融五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有:数字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中部与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缓;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正向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两个方面;数字经济五个维度变量对创业活跃度影响的空间效应性质存在差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化产业发展对创业活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对创业活跃度存在空间虹吸效应,数字化人才培养及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研究认为应加大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力度,平衡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数字化产业转型,释放数字红利;推进数字新基建的建设力度,合理配置各地区数字经济资源;推进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搭建新型就业平台,促进创业活跃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概率和统计中的方法,对一般的数字型彩票中奖号码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对中奖号码中奇数个数的分布、最小值的分布、最大值的分布和跨度的分布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利用体彩"排列五"的900期历史中奖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检验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是构建以双循环为重要内容的新发展格局。为了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双循环质量的影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指数并建立面板模型进行赋能效应分析。首先,创新性地从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出发构建双循环质量指数评价体系,采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评价方法得到各地区经济双循环质量水平,结果表明十年间经济双循环质量水平呈波动上升,并且七大地理分区之内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通过分层聚类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四类并分别进行分析。运用CRITIC评价方法构建数字经济指数,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双循环质量水平的影响,选取1998年每万人移动电话用户数构造的交互项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内生性,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双循环质量有正向影响,且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此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东、中部地区十分显著,在东北与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存在一定的门槛性质。此外,数字经济对双循环的赋能效应在互联网普及度高的地区和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更显著,具有普惠性质。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对数字经济促进各地区提升经济...  相似文献   

9.
强度相对指标性质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性质 ,统计学似乎早已有了结论 :那就是它属于相对指标的范畴。然而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 ,强度相对指标绝不是单纯地只具有相对性质 ,它还同时具有平均指标的性质 ,是一种具有平均性质的相对指标 ,或者是一种具有相对性质的平均指标。在统计学教科书中 ,往往强调强度相对指标与算术平均指标的区别。按定义 ,算术平均指标是指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数之比 ,而强度相对指标则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虽然算术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都是总量指标 ,但算术平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然而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数字经济定义和产业分类标准,亟需明确数字经济统计界定,统一产业分类标准,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支撑。首先,本文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狭义和广义定义基础上对数字经济进行了广义界定。其次,将其生产活动归纳为核心活动和应用活动两部分。最后,进一步构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分类体系,将数字经济核心活动识别为数字设备制造业、数字产品贸易业、数字技术服务业和数字驱动产业4个大类、19个中类,将数字经济应用活动识别为电子商务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数字金融产业、数字政府产业和 其他数字产业5个大类、24个中类,共计9个大类、43个中类。本文研究成果有望为完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分类标准、制定产业政策和定量测算产业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工业统计分析中,数字的对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为了说明各经济现象间比较的评价及相互关系,必须采用数字的对比方法,以求出统计的相对数.为了正确地反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逐步实现过程和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速度,在统计工作中首先应该提供有关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工农业比  相似文献   

12.
正确书写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两种主要情况:一、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均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12时30分等,不应写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二时三十分。运用中还应注意:1.年份不能简写。如ig94年不能写成94年l2.星期必须...  相似文献   

13.
朱贺  向书坚 《统计研究》2022,38(1):15-30
数字知识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类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得到了飞速发展,研究数字知识经济核算问题是完成我国数字经济核算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数字知识经济内涵、范围与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知识经济的生产模式、收益模式以及与平台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进而根据平台所起的作用,分别以数字知识平台与生产者作为核算主体,详细研究各种模式下的总产出与中间消耗,确定生产法增加值核算方案。根据生产者是个人还是企业、平台是否参与生产等因素,详细讨论各种情况下劳动报酬、营业盈余、混合收入、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的核算内容,确定收入法增加值的核算方案;并探究支出法GDP核算中数字知识经济的核算项目。以“得到”这一典型企业为例,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了其2020年1月至6月的增加值,并分析两种方法存在差异的原因和适用性,为有关部门进行数字知识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勇  李鸥 《中国统计》2012,(8):30-31
什么是统计?统计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是一种实用的方法,是一种坚守的理念,是一种深邃的思想。这是我们对统计的理解,对统计的体味,可能有偏爱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领悟与思考。统计是一种语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描绘有多种形式:语言、文字、图像、音符、肢体等,统计是用数字映现世界的,数字是统计的语言。大千世界的缤纷变化,客观事物的繁简更迭,无不可以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小、多少、轻重、快慢,所有的事物都是通过数量来体现它的存在和价值的。统计正是用数字这种特有的语言,解读着历史,解读着世  相似文献   

15.
赵彦云 《统计研究》1986,3(2):47-50
经典投入产出理论中忽视对分配系数的讨论,对其应用就更不论及了。本文目的在于开辟这方面的研究,试图就分配系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方面作一探讨。 一、分配系数概念和性质 在投入产出表中,对于同一个部门可以读出其经济活动的两种结果,即从列上看的投入量和从行上看的产出量。而对于中间产品流量矩阵,任何一个元素都具有从两种不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聚类分析是研究事物分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只根据事物本身的特征分类,即将事物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性质差异较大的归在不同的类.而图论聚类法又是聚类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最早是由Zahn提出来的,又称为最小支撑数聚类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字鸿沟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信息分化水平的演进,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字鸿沟开始出现缩小的趋势;数字鸿沟的变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倒"U"形。然后,分析数字鸿沟变化受到对外贸易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信息产业薪酬、信息知识普及率等因素影响的程度。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针对数字鸿沟,要采用多方面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8.
研究数字经济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具有重要价值。在梳理经典研究脉络的基础上,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状况、数字化发展环境和数字金融发展四个维度综合选取了13个二级指标,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201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数。遵循“数字化赋能—多重驱动—创新变革”的逻辑思路,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就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驱动效应、传导路径和区域异质性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用广义矩估计法进行内生性检验、用外生冲击等四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从驱动路径来看,数字经济通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以及拉动消费需求,对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性影响,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和消费需求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8.89%、11.09%和21.02%,可见这三个变量中消费需求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第三,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驱动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东部...  相似文献   

19.
零即阿拉伯数字“0”,在量化事物中表示“没有”,零距离就是无距离。零距离入题是说做文章起笔时直接入题、开门见山,不跟读者兜圈子、绕弯子、卖关子;整个写作过程心中要有读者,从节约读者时间,便于读者看得明白,容易理解来考虑。统计分析主要用统计数据说明事物的现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作用和影响等,这类说明式文章,不需要像文学作品那样委婉含蓄、“旁敲侧  相似文献   

20.
对"官出数字"的发生及运作机理的讨论是加强统计活动的管理乃至深化统计体制改革所不能忽略的。基于中西方统计的经验性考查,文章提出当政府统计系统不稳定时,就可能产生影子统计,这是以官员为主导的"官出数字"的官统合谋;在考查政府统计与影子统计两种联盟后,提出了若干认识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