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社会工作》2008,(3):22-22
澳门社会工作局的最前身为1938年创办的公共慈善救济总会,为贫困市民提供“救济性”(金钱上或实物上)的援助服务。1947年,澳门政府改组部门架构,成立公共救济总会。救济对象包括贫穷人士、麻疯病人、孤儿、弃婴、不幸青年、孕妇和婴儿等,为市民提供覆盖面更广的救济服务。发放救济金给予贫穷人士和家庭。同时,设立了社会救济证系统,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2009,(9):57-57
澳门社会工作局现正起草一份有关家居紧急呼援服务(平安钟)的特别援助发放规章,主要目的是为现时领取社会工作局定期经济援助金,而又年满65岁或以上的独居长者提供一项特别援助。藉以协助他们取得家居紧急呼援服务。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2008,(13):24-25
对个人及家庭提供援助。提供对贫困人士的社会援助及有问题的个人及家庭个案辅导服务。以现金津贴的方式,对不符社会保障基金申领资格的老人、贫民、失明人士,弱能人士及一般不受社会保障金照顾人士,提供帮助。亦对领有保障基金救济金的老人及无工作能力的受领人提供补充金,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所发放的救济金对其生活的不足数。这些援助金的财政来源完全由政府承担。而主要视受援助者其个人家庭是否生活贫困,津贴的形式有:老人福利金、贫穷援助金、全无工作能力援助金、失去部分工作能力援助金、肺病患者援助金、失明人士援助金、补充援助金、殓葬津贴,紧急津贴及临时津贴等。  相似文献   

4.
与社会工作有关的"政策",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工在工作中需要了解并在必要时给服务对象提供信息的社会政策或福利政策,另一类则是与社会服务机构和社工本身有关的政策。下面主要简析"综援制度"这项与社工的服务提供关系最为密切的政策。由于社工多以弱势或贫困人士及家庭为服务对象,所以综援制度就是他们必须熟悉和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综援制度即"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其目的是以  相似文献   

5.
澳门社会工作局现正起草一份有关家居紧急呼援服务(平安钟)的特别援助发放规章,主要目的是为现时领取社会工作局定期经济援助金,而又年满65岁或以上的独居长者提供一项特别援助。藉以协助他们取得家居紧急呼援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澳门的社会保障澳门的社会保障系统,主要是由政府的社会工作司,社会保障基金以及由民办的社会保险制度构成的。社会保险主要是指“雇员赔偿法”,也就是澳门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促使雇主必须为其雇员投保有关保险,确保由意外和职业病的伤亡发生后,工人能取得合理的赔偿,保障工人的权益。社会工作司及社会保障基金为澳门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主要有两类:非供款式(也称公共援助)及供款式社会保障。这两种服务原则上是互补  相似文献   

7.
对个人及家庭提供援助,提供对贫困人士的社会援助及有问题的个人及家庭个案辅导服务。以现金津贴的方式,对不符社会保障基金申领资格的老人、贫民、失明人士,弱能人士及一般不受社会保障金照顾人士,提供帮助。亦对领有保障基金救济金的老人及无工作能力的受领人提供补充金,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所发放的救济金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政府的社会救助计划主要包括社区关怀计划和社区关怀以外的社会救助计划,是由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和体育部于2005年负责制定和实施的新的救助体系。这一体系涉及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援助等各个方面,强调受助者自立意识的提高,将家庭视为第一保障线,采用社会互助的方法精简援助程序,为新加坡贫困人士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贺霞旭  黎藜 《社会工作》2023,(4):89-103+109-110
提供就业援助是社会工作者解决困境人士经济困难的重要服务内容,服务创新是提高就业效率的必要方式之一。本文选取了一项2011年至今仍在持续推进的成功就业服务案例,从公益创业角度来梳理社会工作解决社区残障人士和困境妇女就业的创新经验。本文将社会工作开展的就业服务划分为就业融合—创收—创业—创新四个相继发展阶段,并从商业意识、商业技巧和商业知识三个维度构建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公益创业框架。具体而言,商业意识方面表现为战略、流程和财务,商业技巧方面分别是双市场拓展、资源获取与整合、风险管理,商业知识为理论和实践知识。其中,公益创业中的商业意识和商业技巧分别融入就业服务的创收、创业和创新过程,社会工作者也在公益创业实践中不断积累商业知识。本案例经验能为试图走公益创业之路和提升就业服务成效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实践启发。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09,(5):59-59
为推行社会企业援助相关群体,澳门特区社会工作局初步计划拨出一千万元资助5个民间机构开办社会企业,协助残疾人士提高工作能力,获津助的机构需要通过服务与财务计划的审查。另外,针对家长年迈无法照顾残疾人士,社工局将扩充相关的住宿照顾服务。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救助管理改制以后,救助管理站的主要工作以救助、管理、教育、安置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为主,常规的做法是提供食宿、通讯、医疗等服务和帮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成分亦在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用传统的方法为受助者提供服务和援助,困难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正澳门作为较早实行博彩合法化的地区,在本地慈善发展过程中,通过博彩活动筹集慈善资源,却是惯常现象。澳门地区不但集中了中西不同形式的慈善机构与博彩活动,同时,也最早将西式彩票引入中国,用作筹集善款的工具,可以说,澳门是华人社会使慈善与博彩嫁接的实验区。以仁慈堂彩票为代表的慈善彩票作为澳门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宗教性慈善组织,仁慈堂于1569年创立后一直以贫民、穷弱孤寡及妇女、儿童为对象开展救济性慈善庇护服务,曾先后开办澳门第一所西医医院(贫民医院)和第一所孤  相似文献   

13.
林卡  仲鑫 《浙江学刊》2008,(1):199-206
"社区服务"这一模式,通常被理解为通过当地社会组织和基层社会网络为居民提供福利服务,以满足他们在养老、儿童照顾、对残疾人服务等方面的需要.这一模式常被看成是"公共服务"模式的对立物.然而,在北欧国家,社区服务与公共服务体系融为一体,政府对居民的福利状况负有最终责任.本文将从家务服务、老人看护和儿童照顾这三个方面来阐释北欧国家社区服务模式的这些特点.文章展示了社区服务与公共服务、地方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所具有的复杂关系,并揭示了这一模式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制度背景.这一研究不仅对理解北欧国家社区服务经验具有意义,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把市民社会中的社区组织与公共机构的作用协调起来,以便为居民提供有效的福利服务.文章把北欧经验放到国际背景中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北欧经验对于中国发展社区服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落实推动复康服务范围内社会企业的发展,是澳门社工局2009年复康服务范畴的重点工作。社工局有意透过提供启动基金的方式,以先导计划的形式资助复康服务机构开设社会企业,协助推动残疾人士职业复康工作。有关计划将于2009年下半年推出。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福利服务体系与运作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洁 《社会福利》2002,(12):4-10
城市社区福利服务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老的话题。自市井社会形成之后,就出现了社区慈善救济服务的需求。在皇权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推行的都市救济,是一种恩赐型、教化型的慈善救济。近代国家成立以后,城市社区的公共领域逐渐形成,以商绅、乡绅为主导的具有自发、自治性质的社区救济系统为城市贫民提供了一定的庇护,但是,它是一种带有临时性、随意性的互助体。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政府主导型、市场分散型和一臂之距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各国通过为公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教育,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知识资源与智力支持。对于发展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而言,从战略、服务理念和管理方式等三个层次上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夏学銮 《社会福利》2006,(12):24-25
由于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使得我们这个“未富先老”的前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财政上更加矛盾百出,捉襟见肘。按照国际上的通常界定,公共服务系指由政府系统为市民所提供的福利服务,包括社会保障、医疗照  相似文献   

18.
香港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社会工作》2008,(1):44-45
香港社工组织经历了一段长期发展的道路。其建设始于1930年代。1930年代和1940年代是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的应急期和萌芽期。第一批志愿机构开始出现,救济工作是这时期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主要内容。1937年,协调港内各团体救助工作的紧急救济联会(即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前身)成立。  相似文献   

19.
谭婉薇 《探求》2018,(6):108-111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社会公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神圣职责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本文从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融合发展为目的,针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服务措施和拓展服务功能、善用社会力量协同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共气象服务是基础性公共事业,在为国家战略、民生决策提供保障与支撑的同时,还要贴近民众,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适时的服务,树立气象事业"决策国计、服务民生"的理念。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国家,两国在气象服务对象、气象的公益性等方面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差异在于体制不同,业务内容不完全一样。日本现代科学技术起步早、发展快,气象事业也是如此。应当借鉴日本在气象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方面深入开展多样化、细致化服务,为经济科学发展、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