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大历时期,诗人多官居下僚,有志难伸,常集会唱和,因此诗歌风格、体式趋同,有类型化倾向.在"大历十才子"之外,还有江南地方官诗人群体.其中刘长卿地位特殊,诗为翘楚,是大历诗风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唐代大历时期是五七言古、近诗体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诗体变化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对诗歌体式有着不同的创作观念、审美体认和运用方式,因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特征也各有卓异之处。将韦应物放置于大历时期诗体变化的特定创作环境中来考察,既可缕出这一时期诗人运用五七言诗歌体式的共同特征,又能发现韦应物运用诗歌体式的个性特质。不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韦应物与其他大历诗人相比,都是一个特殊存在。  相似文献   

3.
关于刘长卿的籍贯,历来说法不一。唐代诗人姚合编选的《极玄集》,说他是宣城人。《新唐书·艺文志》称他为河间人。最近,傅璇琮同志在《刘长卿事迹考辨》(见《唐代诗人丛考》)一文中,根据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已》两首诗推断说:“可见他在洛阳、襄阳一带是有家院的,很可能这一带就是他早期的实际居住地。”说早期住洛阳很是。兹再补证如下: 刘长卿在《送严侍御充东畿观察判官》一诗中写道;“洛阳征战后,君去问凋残。……故园经乱久,古木隔林看。”此诗称洛阳为故园,词意极为明确。此其一。另,《金陵西泊舟临江  相似文献   

4.
唐诗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刘长卿在盛唐诗向中唐诗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前期的诗直面现实,关注民生,表现出积极的参政热情,多在诗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具有盛唐气象.后来由于遭受多重磨难,泯灭了他的生活激情,诗歌开始转向关注自身.他后期的诗闲旷淡雅,气骨顿衰,多叹老嗟迈之作,成为大历诗风的代表.刘长卿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展示了盛唐诗风向大历诗风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在律诗风靡大历诗坛之际,他独以五言古体卓然而立;在其他诗子或多或少、或重或轻遭际仕途而行"贬官禅悦"之时,他一直是一个政绩斐然的地方官员;他并非贬官,依然在任上作禅悦之"吏隐";他慕王维之诗风而不事声张,只是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融会体悟传达表现之。韦应物的确是大历诗坛一个卓异的个案,大历诗苑"一支独异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刘长卿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卿是唐代“诗国”里的“名家”之一。同时人权德舆说:“彼汉东守尝自以为‘五言长城’。”(《文苑英华》卷716《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诗序》)稍后的皇甫湜说:“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矣。”  相似文献   

7.
韦应物虽与大历时期其他诗人在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生涯、创作的题材等外在表现方面有相似处,但其诗歌创作却拔乎大历诗风之外,是大历诗坛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其社会诗与政治诗思想深度往往超过大历时期其他诗人,内容较为深广;个人身世感受诗中自省自愧的内容,在安史乱后痛定思痛的现实中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酬赠诗中表达素心安分,志切忧勤的思想感情,境界高尚;山水田园诗中融进仕宦责任感的变奏,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要之,积极有为,又追求高雅闲淡是韦诗的总基调。  相似文献   

8.
“大历十才子”是指唐朝大历年间活动于长安、洛阳等地的一个诗风相近的诗人群体.有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氵韦)、夏侯审.其名称及人数最早见于中唐诗人姚合所编的《极玄集》中.大历十才子是大历诗风的重要体现者.大历十才子诗在题材上的共同特点首先表现为大量酬赠诗的创作.大历时期,祖饯、酬赠之风盛行.王国维说:“诗至中唐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人间词话》),这个论断符合大历时期酬赠诗总的特征.大历十才子等人的酬赠诗当然也有内容较为平实、得体的,但大多是出于“为报诗人道,丰年颂圣猷”(钱起《禁闱玩雪寄薛左丞》),  相似文献   

9.
Ⅰ莱辛的一个著名论断,曾有效地影响着文学艺术创作。他说过:“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又指出:“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诗人的领域,而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莱辛是作为“结论”和“规律”提出上述观点的。应当承认,莱辛从诗画比较的特定视角,从“语言的存在方式是时间性”的立场去看诗,又从画面应是视觉和弦的存在去论画,有其合理性。但这种  相似文献   

10.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新唐书·艺文志》载:“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注云:“僧皎然”。《直斋书求解题》卷二十二载:“《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七说:“《诗式》一卷”。又说:“此本既非五卷”又一十九体乃末一条,陈氏不应举以概全书。陈氏又载正字王元《拟皎然十九字》一卷,使仅如今本一条,则不能拟为一卷矣,殊参差可疑。又皎然与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72-78
作为宋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吕祖谦对宋代诗学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以《门人所记诗说拾遗》作为分析文本,我们发现他立足于传统诗学的"诗人之心",在日常的创作和教学中,发明了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两个途径来发掘构建具有更深层次意义的"诗人之心",这对宋代诗学思想的形成和完善,无疑具有不可忽视之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收获》复刊号上,茅盾同志的《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一文中,曾提到唐代诗人韦应物,并对他的卒年发生疑问。两《唐书》都不为韦应物立传,使千载以下对这位诗人究竟卒于何年都成为疑案,正如杜甫诗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确实是一桩憾事。清纪昀号称博学,乾隆修《四库全书》,他做总纂,校订整理,每书都作《提要》,为乾嘉以后学者所称道,今人整理古籍,也常把他所写的《提要》冠于卷首。其实他缺少实事求是的学风,往往连原书都没有细看就写《提要》,以致常常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例如他在《四库提要》集部四十六提到韦应物时,竟说“宋姚宽《西溪丛语》载吴兴沈作喆为作补传”,硬把《寓简》作者沈作喆(明远)代韦应物作的补传拉进姚宽的《西溪丛语》里去。事实是:沈  相似文献   

13.
大历时代在唐诗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特点的时代。它处于唐诗发展的两个高潮时期之间,总结这个时候多数诗人在创作上的教训,研究少数诗人能够摆脱文坛风尚而获得成功的原因;以之与前后两个时期作对比,对阐明唐诗繁荣的原因大有帮助。但哪些人是“大历十才子”呢?众说纷纭,迄无定  相似文献   

14.
乐府诗的绝唱——唐代乐府诗成就探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乐府名家辈出 ,佳作繁多 ,其中李白、杜甫最为杰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则在通俗化方面成就突出。中唐以后 ,乐府诗创作渐呈衰势。唐代乐府是汉魏乐府后的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5.
论唐代诗人与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许多诗人都参与了小说创作 ,这是唐代小说一个相当显著的特征。唐代诗人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贯注诗人意识 ,使作品的内在特质诗化、叙事抒情化 ,并获得了诗的意绪和情趣。情韵弥漫 ,意境浑成 ,满足着人们明确而强烈的审美愉悦需要 ,对唐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达到了其他时代小说难于追攀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6.
戴金波 《船山学刊》2013,(2):147-150
赵东曦随张说贬到岳州之后,他积极参与张说等贬谪诗人的游宴酬唱活动,创作了大量的贬谪诗,成为当时岳州贬谪文人群体的重要一员。在这些贬谪诗中,他积极介绍和描绘岳州著名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自由抒写遭受贬谪的苦痛和郁闷,为宣传岳州,推动湖湘贬谪诗歌的创作乃至唐代山水诗的繁荣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韦应物柳宗元五言古诗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应物柳宗元五言古诗之比较房日晰,卢鼐韦应物与柳宗元是中唐时期两位著名的诗人,但由于两人相差36岁,且没有直接的交往,因此在当时和以后很长时间,人们都没有将他们相提并论。但韦、柳生活道路。审美情趣以及诗歌的艺术风格,很有些相似之处。虽然这种相似并非相...  相似文献   

18.
五、七言绝句,虽然起源于南北朝,但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近体诗的重要体裁之一,并固定了表现形式,却在唐代.唐人绝句,在唐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在唐诗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南宋洪迈在《唐人万首绝句》的序中说:“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清代王夫之更是说:“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①在唐代绝句诗的创作中,名家辈出,风格迥异,呈现出一个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姚皓华 《东岳论丛》2005,26(4):83-89
边塞诗派是唐代著名的诗歌流派。盛唐过后,唐代宗大历时期的著名诗歌流派“大历十才子”诗派也创作了不少边塞诗,他们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边塞诗有同有异:其同在于两者均有边塞景色的描写及胸臆愁懑之情的抒发。其异之一在于盛唐时期蓬勃的时代精神造就了盛唐边塞诗中瑰丽雄奇的西域风景画,“大历十才子”边塞诗中的边地风物则少了盛唐逸气多了感伤色彩;之二在于盛唐边塞诗中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愁而不惨、悲而不凄,而“大历十才子”笔下的乡思之情则凄惨愁郁、幽怨绝望。  相似文献   

20.
郭树伟 《中州学刊》2012,(4):166-169
独孤及是唐代古文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家,其古文创作思想中宗经明道、师法汉代文章创作的主张及其关于志、言、文等论述是唐代古文运动文学思想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古文创作中诸如论说文、传记文和山水游记等作品的多方面创新则昭示了中唐古文发展的路径;其开帐讲学、奖携后学的社会活动则直接培养了大历贞元年间的一批古文作家。独孤及的文学思想、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对大历贞元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