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电力消费增速出现更大幅度回落。因为电力消费对国民经济变动反应较为敏感,故此现象使一些人对我国GDP增长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本文利用产业感应模型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情况下,电力消费增速以比 GDP增速更大幅度回落是可能的。这对于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武 《统计研究》2007,24(6):67-69
 本文根据1991-2005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凯恩斯消费函数,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通过建立城乡居民的消费收入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我国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其样本期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亦低于城镇居民的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是导致电力消费偏离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把国民经济细分为43个行业,运用对数平均指数法分解出2006-2009年电耗强度变化的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在电耗强度的变化中结构效应的比重不到30%,强度效应起主导作用,占70%以上。(2)各年间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都是负的,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单位GDP用电量的下降具有积极的作用。(3)细分到具体行业,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的电耗强度和产值比重的变化对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精确的分解分析不仅解释了中国电力消费之谜,对于节能减排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能耗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在于细分行业自身能耗强度下降,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和主要潜力在于提高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从维克塞尔 (J .G .K .Wicksell)提出货币与经济的一体化理论之后[1] ,以前的将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相分离的“两分法”的经济分析方法被打破。随后 ,尤其是 2 0世纪 6 0年代以后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 (RaymondW .Goldsmith)和爱德华·S·肖(EdwardS .Shaw)以及罗纳德·麦金农 (RonaldMckin non)等人从实证和理论上对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金融中介机构的增多和金融流量的急剧扩大 ,…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户消费消费混合性特征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奎  易丹辉  杭斌 《统计研究》2001,20(10):38-45
一、混合模型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 ,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于从理论上不断完善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 70年代中期 ,以自适应预期机制为基础的持久收入假设模型、生命周期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下降 ① 。霍尔 (Hall1978)为克服这种困难 ,采用理性预期假说 ,用随机方法修正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定 ,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 (LC PIH) ② 。如果引入理性预期假说 ,那么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意味着只有前期消费包含着能够预测现期消费的信息。但是 ,由于消费与现期收入存在正相关 ,即消费对现期收入具有过度敏感性 (Campbell…  相似文献   

6.
一、城乡消费差异的形成原因总的说来,城乡差异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基础上,受自然条件、经济因素、人口变动以及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和运动而形成的。在我国,城乡消费差异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伴生物,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化的战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提高了消费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迟缓,农副产品价格的偏低,使大量利润转化为工业化的资金,相当长时期内,农民生活改善不明显,消费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毛中根  洪涛 《统计研究》2009,26(8):24-31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相似文献   

8.
陈强 《统计研究》1996,13(3):21-24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 case study is made on RMB equilibrium of exchange rate for 1981-1993.  相似文献   

9.
谢启南 《统计研究》1988,5(3):20-23
反映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世界各国不尽相同。分别有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生活费用指数、零售与劳务价格指数、零售消费物价指数等。这些不同的指数,有的名异实同,如消费物价指数与生活费用指数;有的是名称和内容都不相同,如消费物价指数与零售物价指数;还有的是名同实异,如苏联、保加利亚等的零售物价指数是纯粹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而英国、马来西亚等的零售物价指数实际上是消费物价指数,除反  相似文献   

10.
一、效率市场辨析效率市场是指股票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各种信息的股票市场。效率市场这一假说 ,或称有效市场假说 ,主要探究的是股票价格与市场信息的关系 ,是股票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该学说由Roberts首次提出 ,他以一个完美市场为前提 ,按信息集的三种不同类型将效率市场划分为三种不同水平 :弱式有效市场 ,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但笔者认为 ,效率市场不应局限股票市场 ,也不应仅关注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理由如下 :其一 ,效率市场有着更广泛的外延。不仅是股票市场 ,其它市场也存在效率问题。因此 ,对效率市场可以进一步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消费率长期偏低且近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在中国消费社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是当前宏观经济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在对中国消费率偏低原因的静态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首先从消费结构的视角构建了中国1992年1季度至2010年4季度的商品货物消费率。其次,在状态空间季节调整模型中引入均方根信息滤波方法,对原有Kalman滤波模型予以改进,用R软件中DECOMP程序将中国商品货物消费率非平稳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变动趋势。再将其与总消费率的走势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走势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建立总消费率与商品货物消费率及消费结构之间的合理函数关系,对前两者差异以及近年中国消费率持续走低进行了合理解释,并从消费结构视角提出提高中国消费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AIDS模型,利用中国农村居民2000-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及七大类生活消费品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对价格的反应敏感,而娱乐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居住对价格的反应欠敏感;食品、衣着、居住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逐步降低,而交通与通信、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家庭设备及用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银行卡刷卡消费系统是一个由网络运营商、发卡行、收单行、商户和消费者五个主体及相互作用组成的网络系统。为了使刷卡消费系统的定价策略能够有益于系统的长期发展,解决对刷卡消费价格的分析仅限于静态方面研究的局限,运用VENSIM软件,建立银行卡刷卡消费定价策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的运行和模拟结果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了银行卡刷卡消费各主体不同价格策略对刷卡消费主要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3年的省级数据,建立PSTR模型实证分析消费信贷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于收入变化和消费信贷变化均具有过度敏感性,但是高收入居民的收入敏感系数和消费信贷敏感系数均低于低收入居民,而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城镇居民对于收入变化和消费信贷变化具有过度敏感性并非是消费者的短视所引致,而是由于流动性约束引发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多层模型,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多个维度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影响因素的特征进行了刻画,对场景变量影响城乡消费差异的程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边际消费倾向、物价水平、恩格尔系数这三个因素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规律相似,但从整体上看,前两个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波动更剧烈;与2005年相比,2010年城乡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消费的绝对差距、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在减小;城乡之间消费环境的差距使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投资水平对城乡消费的影响力度在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研究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使用2005--2009年数据,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自发人均消费支出中,住房支出位居首位,其次是食品、医疗保健、文教娱乐项目;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系数之中,低收入者的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系数值相对中、高收入者要大。比较而言,高收入者在衣着、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上的系数值要高;在受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影响方面,食品、交通通讯支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7-201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中国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均GDP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显著负效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显著。最后,根据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显示的不同空间效应,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0-2005年31个省区的时空数据,分析了中国水泥消费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需求模型,结果发现:25年来中国水泥消费量随着人口和人均GDP的增长而呈同步增长态势,水泥消费总量是人口总量与人均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的Cobb-Douglas函数,水泥消费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双对数关系;依据1996年、2000年、2005年三个时段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31个省区水泥消费量与人口总量、人均GDP(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具有Cobb-Douglas函数双因素驱动特征,给出了3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有关弹性特征的分析,为中国水泥生产和地区布局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有无收入弹性角度将消费需求分为“钝性”(C1)与“弹性”(C2)两类消费资料的需求,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拓展为:C=C1 C2=C1 βYα。随α取值的不同,该模型可以解释边际消费倾向递增、不变、递减三种情况以及MPC>1及MPC<0的特殊情形(α<0)。以上海、甘肃农村居民为例的实证分析证实了上述模型的实用性与一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