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布洛克的"艺术品"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明杰 《河北学刊》2006,26(5):199-201
现代艺术实践使得“艺术品”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大,冲击着种种传统艺术品概念的界定。面对现代艺术,美国著名分析美学家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寻求美学的辩解。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有关艺术定义的争议下,一种析取性的艺术定义观既坚持了维特根斯坦以来对艺术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又试图通过筛选传统中有关艺术本质的某些特征来裁定出含糊的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塔塔尔凯维奇的析取性艺术定义观便是其中的一种代表性主张。其定义策略的特殊性在于,他从概念史分析的方法入手,揭示出析取性定义法的根本特征及其困难。即该方法一方面依赖于艺术定义的历史主义叙事所提供的合法性,但同时在根本上又揭示出这些艺术“特征”仅仅是出于一种功能性目的而选用的。当析取性艺术定义以这种方式来积极回应艺术概念的开放性所带来的疑虑与期待时,它的确体现出了一种出于调和与便利目的而采取的适用性举措,但这种方法也显现了历史主义方法的优势。当艺术定义旨在应对当代艺术现象的挑战时,传统的艺术定义主张并非毫无价值,它们至少提供了一些常规所认可的参照标准,让当代人在比较与筛选中明确其研究对象,并在新旧艺术现象的差异中思考新对象的艺术特征与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3.
张常勇 《兰州学刊》2008,(2):163-164,150
界定艺术一直是艺术理论上的难题,面对实践与理论上更加严峻的挑战,一些理论家转而寻求通过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线来界定艺术。在这界线中产生的“画框效应”源于艺术的本性,包涵艺术的两大功能性特征:距离与突显。将它作为界定艺术的一种标准,即通过艺术的功能来认定艺术,虽然存在一定困难,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趣味”是梁启超用以界定艺术审美特性及其功能价值的范畴。梁启超指出。艺术是一种基于“情”与“美”的独特的自主性审美活动,它以情感性打动人心,以审美性愉悦人心,从而有益于人生,并与社会发生微妙联系。通过“趣味”范畴,达成艺术本质论与艺术价值论的合一,并在“为人生的艺术”和“为艺术的艺术”之间求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5.
闻翔 《学术月刊》2023,(6):116-124
出于“反市场”“去市场”“学科分工”等倾向,艺术市场研究在新兴的中国艺术社会学中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但是,艺术市场不仅是现代艺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了“艺术界”的运转中轴,深刻影响和塑造了艺术界的组织结构、权力格局与运作机制,对其展开研究本是艺术社会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将艺术市场带回中国艺术社会学研究,一方面需要探索具有社会学学科自觉的独特研究方法、视角与进路,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经验与实践,把握市场的形成机制、变迁机理与发展特点,同时确立面对社会与艺术本身的总体性问题意识。以艺术市场研究为抓手推动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突破当下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所面临的“重思辨轻经验”失衡格局及学科定位较为模糊的双重困境,建构中国艺术社会学的经验品格,推动艺术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科学,且在与相邻学科的比较和对话中明确自身的学科定位,建立属于自己的研究视域和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6.
“实践”作为艺术人类学基本的研究理念和路径,它在延续文化人类学既有“实践”概念的同时,更是以解构与建构辩证的统一生成了自身独特的内涵,使得艺术和审美研究突破既往抽象空洞的研究模式,真正切入艺术和审美的具体层面,从而消解了抽象和具象、思辨与经验的两极对立。抹平了主体和客体、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刷新了美学和人类学研究的问题视域,最终赋予了艺术人类学在方法论上的根本依据和学科张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艺术被称为“当代艺术”,它的确立和发展,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直接相关.在中国视作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东西,包括了西方艺术发展中的现代派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这些艺术风格直接引发了当代西方的艺术终结命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在接受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同时,也接受了艺术的终结指向的基本话语.然而,中国艺术界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热情模仿,但对艺术的终结这一话题则反应寥寥.这与中国艺术界并不需要这一话题作为自己的话语资源有关.由此可知,在接受西方话语的过程中,中国从来没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一直以本土的文化现实需要为基本的接受前提.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狂欢性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国粹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似乎存在着一道无以跨越的鸿沟。国粹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大学的应有之义,其主要路径包括:以探索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构建国粹艺术创意发展之路;健全国粹艺术教育传承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国粹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通过多元路径,将国粹艺术融入校园文化的建构体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象是什么?     
彭锋 《学术研究》2024,(1):141-150+2
“象”的本体论地位难以界定,原因在于“象”具有“再现”和“在场”两方面的特征,这就是“象”的“居间性”或“双重性”。当代图像研究和艺术本体论研究都触及这种“居间性”或“双重性”。这种“居间性”或“双重性”在西方哲学的二分本体论框架中难以得到解释,但在中国哲学的三分本体论框架中对它的解释却不困难。通过与“形”“影”“纹”“言”等相邻概念的对照辨析,可以进一步确定“象”的本体论特征,显示“象”在对艺术的言说和理解方面所具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叔本华是西方唯意志哲学的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代表。除了“意志”这一核心范畴外“,理念”作为“意志”的“恰如其分的直接客体化”,成了他架构在“意志”和艺术之间的一架桥梁,实现着意志的超越与解脱之路。本文分析叔本华的“理念”学说的美学意义,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柏拉图“理念”的理论给养;二、意志的直接客体性的理念;三、理念:艺术的本质和对象;四、理念与艺术的拯救。  相似文献   

11.
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沉浸式艺术的生产利用任何可塑造沉浸感的新旧媒介,实现“泛媒介融合”。其跨媒介叙事方式有助于构建去中心化生产模式,并将过去“传播—接受”的线性路径转变为“人即媒介,媒介即人”的不分彼此的状态。“沉浸场域”开放的意义空间促使观者以具身性的方式参与其中,藉由身体赋予作品生命力,形成技、身、心的合一。沉浸式艺术以观者的接受和创造性理解作为文本意义生成的根源。这一本己性体验不仅契合了沉浸式艺术“可能性高于现实性”的特质,而且能够帮助观者建构自身精神世界的力量。沉浸式艺术使得媒介与人、身体与作品、文本与观者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间性”问题出发探讨沉浸式艺术生产,可以走出当代艺术发展中流行的“唯技术论”与“唯艺术论”的困境,重新审视未来艺术的发展和审美嬗变。  相似文献   

12.
殷曼楟 《社会科学研究》2013,(1):180-184,195
"艺术界"是一个现代术语,它与"艺术体制"、"艺术场"构成了一组家族似概念。"艺术界"在后分析美学家阿瑟.丹托那里被命名,成为当代文化中的关键词之一。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与布迪厄在此方面所做的结构性分析,以及德国彼得.比格尔对艺术体制之历史功能所做的深刻讨论,都令"艺术界"成为一个意义极其丰富的文化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孔宪峰  周秀红 《理论界》2008,(11):159-160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相通性,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若从理论上得以充分证明,就说明我们探寻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选择必然切实可行、且必将实现应有的德育效应。本文作为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这才是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实践着美育的德育功能、并最终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旨归。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信息科技支持下崭露头角的数码艺术具备迥异于传统艺术的诸多特点.有一门学科从本质上为之定性,这就是数码艺术哲学.它具备漫长的前史,在当代语境中是哲学、艺术学与信息科技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数码艺术哲学将“艺术世界”作为自己的主要视角,将文理融合作为这种视角的依托.由此出发,数码艺术的特色在于:通过数码编程创造艺术世界,通过非物质性的数码文本展示艺术世界,通过联机性的数码媒体扩展艺术世界,通过可计算性的数码文化建设艺术世界,通过超中介性的数码现实进入艺术世界,通过人机共生性的数码进化丰富艺术世界.在从事数码艺术哲学建设时,既要汲取数码艺术所提供的新鲜经验,又要超越数码艺术具体实践的眼界;既要关注哲学与数码艺术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又要注重培养跨领域感受性,推进数码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双向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民族艺术的变化如同其生成一样 ,是多因集合性的 ,过程性的。面对当代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民族艺术如何生存与发展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指出并分析了当下在实践中出现的放大民族艺术的旅游文化效应与搞大活动、大制作从而追求轰动效应 ,在理论上出现的“接轨”说、“回归”说、“保护”说等值得商讨的地方的基础上 ,依据民族艺术发展的特性与规律 ,同时结合现实背景的实际 ,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优化”说 ,认为这是当代民族艺术实现可增长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6.
艺术掌握方式之我见王元骧一马克思不但把艺术的一般本质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指出了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它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掌握世界。由于这个问题只是马克思在谈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亦即理论思维的特点时,将它与其他掌握方式相比较而顺便提...  相似文献   

17.
在考察人们如何界定艺术时,或许更应该关心他们为何这样界定。中西现代学者从人生的角度认识艺术教育的本质,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但是,在此基础上对艺术功效的具体讨论和论述则更能彰显艺术教育视野下艺术的特质与功能:艺术有助于个人健康的成长,有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热门术语。从本质上看,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一种结构性变动,其特征主要通过整体性、异质性、重叠性与形式性等四个方面体现出来。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当中。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历史与现实等因素影响,造就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在所处历史方位、驱动机制、策略方针、主要内容、路径取向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宏伟大业中,艺术美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和紧迫。本文试图从高师非艺术专业艺术美育这样一个特殊的维面上,提出“亚艺术态”概念。首先,作者扼要阐明艺术美育三大本质特征和两大对象群体,作为论述前提;接着从三个方面阐明“亚艺术态”概念,揭示“亚艺术态”的三点群体特征,提出其得以形成的四点基本要求,这是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最后就目前中国国情来谈“亚艺术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体验既是柏林特环境美学得以建构的重要来源,也是验证他审美理论的最佳范例。环境现象学语境中的“环境观”和“体验观”是柏林特艺术美学和环境美学一脉相承并得以建构的理论基石。音乐作为一种环境艺术,是柏林特对音乐审美体验的“环境性”所做的一种环境现象学描述。他将由创造性、物质性、表演性和鉴赏性等主要因素构成的音乐环境定位为一个知觉体验的审美场,有力批驳了音乐理解的形式化和主观表现倾向,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艺术客体论,消解了现代审美欣赏的二元论格局。音乐存在的非对象性、多维性及其知觉场域内各因素功能的连续性、交互性和一体化,有力证明了音乐体验的环境性和人类多维度的统一性。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音乐体验及其实现路径具有直接指导意义,还为当代美学建构一种普适性审美理论带来了重要启示,从而为阐释当代艺术审美领域中的去物质化、非对象性、关系性和跨媒介的美学理论、艺术现象带来了更加全面有效的语境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