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晓敏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3,(2):80-8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精神指示,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形成大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指引。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指思政教育使命更大、思政育人主体更广、教育时空延展更宽、教育结构开放更深。“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理念与系统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中,目标性是逻辑起点,协同性是交汇节点,差异性是突破进点,动态性是创新亮点。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践理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育人共识,建设“大课堂”、拓展育人阵地,搭建“大平台”、丰富育人元素,建好“大师资”、筑牢育人根基。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这一时期都会发生迅速的变化,这一时期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对人一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工作一直做得很不够,青少年在性罪错方面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并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在北京1998年违法犯罪的人中,20.3%是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上海的一个资料表明,在犯有性罪错的青少年中,女孩的平均年龄为14─15岁,男孩的平均年龄为15—16岁。某工读学校对犯两性错误的男生女生的…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需通过校企协同落实就业育人工作,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提供保障。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校企协同就业育人作用的基础上,从就业育人体系打造、职业规划课程开发、企业培训班级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创建等多个方面探索加强作用发挥的路径,能够为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5.
张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2):66-69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价值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更是应对和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研究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大学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合是针对当前思政教育脱离生活的现实困境提出的,目的在于解决大学思政教学低效的问题.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必须坚持思政教育立足生活,构建层次丰富的思政教育目标;源于生活炼化现实性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生活完善多样性思政教育方法;贴近生活建时代性思政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6.
国际学生教育是高校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之下,注重育人功能是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教育的时代使命。强调育人功能是国际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价值自觉,因具有教学场域及对象的特殊性,发挥育人功能是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的必然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冲击、教育主客体文化及认知差异的制约、教育体系育人协同支撑的缺乏等现实问题,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实现育人效能提升,首先应深刻理解当前人类发展问题和利益的共同性,在全球性视野下重塑国际语言教育的价值理念,明确具有操作引领性的育人实践面向,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培养人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深刻理解中国及国际社会、具备国际沟通能力和全球性视野、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全球性人才,进而通过深化教育主客体对育人价值的认同、构建以全面发展为指归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等途径提升育人效能。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一种最初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会将烙印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身上,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今大学生家庭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指导,还依然处于自发和盲目的阶段。文章将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分析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有效性对策,以强化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作用,使之能更好地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各有专长。两支队伍通过第一课堂教学育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协同配合,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学校通过两支队伍协同的制度、平台、机制的有效构建,可实现德育和智育紧密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强调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方面的责任 ,二者需要相互配合、补充。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将孩子培养成为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中国的新农科建设,作为责任担当的高校需要解决如何结合学校的特色、优势和教学实际开展新农科人才培养这一重大课题。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延边大学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和民族优势,开展了“Mc-UGN”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彰显延边大学特色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定位和实施路径,提供了新农科建设在高校具体落地的一个可资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于庆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6):85-88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体现价值观显性教育的高度.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支撑课程,彰显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广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还存在着教师认识误区、资源整合不到位、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权威高效的协同育人领导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命运共同体;完善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制度保障体系.明确主攻方向,探索构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教书"与"育人"科学的定位是在教书中育人,为育人而教书;"育"为第一位,"教"为第二位,以育人为本.学校教育理应把内容、模式、考评方式调整为根本内容要育人、教育模式要全员育人、考评机制要以"育人"为核心目标,从而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实现了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高职院校在不断增多,高职毕业生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问题,以及为了帮助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创新和改革,特别是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与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路径,为了实现产教融合,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高职院校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加强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在校企合作下更加精准、有效的培养人才.基于此,本文就目前"双高"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视域中高职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高校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结合学生党建工作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提高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效率和思想指教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而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本文对高校构建学生... 相似文献
17.
差异与矛盾的关系在学界已经有一个相对明朗的认识,差异不是矛盾,二者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但在现实层面上,由于大千世界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统一所能够解释穷尽的。因此,本文尝试从协同理论出发,提倡在现实问题上推广和普及差异协同的思维方法,以适应当前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构建乡村教育高质量体系的必然选择。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在乡村社会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程,其质量提升不仅事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关系乡村教育振兴以及教育振兴乡村战略的落地落实。然而,当前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协同育人主体责任边界模糊、协同育人系统性建设不足、协同育人碎片化突出等现实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教育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平衡、教育责任主体认识偏差和能力缺失、乡村教育发展内生性不足。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家长主体和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职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格局,就需要从强化政策支持、明确主体责任、激发内在潜力的角度,构建协同育人的政策引领机制、功能认知机制、内生动力机制、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更好发挥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9.
推进“三全育人”协同治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当前,在“三全育人”协同治理的文化生态场域,面临着大学文化本质的遮蔽,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的分野,学科文化藩篱的阻隔和制度文化价值的遮蔽等问题。文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范式,契合“三全育人”协同治理效能提升的客观要求。重构“三全育人”的文化治理,在于回归大学文化本质、增进大学核心价值文化认同,重塑关系信任、推进“三全育人共同体”建设,促进价值认同与关系信任的融构、实现协同治理的文化自觉,纵深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渗透与传承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先进的文化、伦理和思想,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为自己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最终转变为一种行为自觉与价值追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