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马尔库塞艺术自律思想的考察,应该抓住“艺术形式”和“艺术与现实”两个关节点.形式专制与艺术自律的话语互换使艺术自律变得富于实践性;“艺术与现实”这一古老的美学问题在艺术自律的现代性语境中表现出更具张力的批判意义.对这些问题的厘清和深入探讨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必要步骤,为当下文学理论形态的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厚资源.  相似文献   

2.
传统性和现代性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艺术学的两个关键词,在艺术中它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话语,一是反传统的现代性话语,二是不反传统的现代性话语,后者又包括两种言说,一种是不是要把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现代性以来的历史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不是与中国古代悠长的历史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一种是现代性要坚持民族传统。这三种话语在后来都有了新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当代欧美文学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文学叙事与现代性展开的关系上。因为现代性的展开既是一个历史事件、一种现实进程,也是一个文本事件、一种话语建构。在现代性展开过程中,文学叙事既发挥了建构新现实的功能,又在其参与建构的现实的挤压、制约和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整体格局。换言之,现代性进程和文学叙事之间有着一种平行展开、互为因果、互相纠结、互相影响的共生关系。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殷茵 《殷都学刊》2010,31(2):71-74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也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的矛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中国当代文论的前沿话语同整个世界前沿话语相连,其重要语境是全球化和多元化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张力场。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张力场中,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讨如何为中国文化艺术和人的精神发展定位,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写文学史的视域凸显了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开掘民国资源的文化向度,民国社会和文化机制所建构的新型空间及学人的现代性体验,绘制了民国时期文论体系的话语风貌。现代传媒的蓬勃发展,为学人的文学想象提供了更加宏阔的公共空间,促使民国文论展现出认同文化传统和吸纳异质文化的多向的现代性体验。新旧并存的文论书写形态彰显民国文论开放兼容的文化特质,勤劬的民国学人勾勒了一幅充满历史张力的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镜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将现代性价值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剥离出来,并将其与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整合起来,从而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制度性维度和文化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吸纳与建构现代性的过程,而中国未来改革开放就是要最终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这一现代性将成为继西方现代性、东亚现代性之后的一种新的现代性而受到世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7.
佘国秀 《天府新论》2018,(4):129-138
20世纪西方汉学家和艺术史家运用现代性知识话语,全面建构中国艺术史。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西方学者对中国文人画“情有独钟”。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中涵盖人物、山水、花鸟题材的独特绘画门类,因其“出位之思”、画家身份界定、画作构成要素、诗意追求、情感表现等因素而备受青睐,成为西方艺术史界广泛认同的中国绘画艺术最高境界的代表。西方现代知识性话语对文人画的擢升与标举,体现了中国文人画传统与西方现代学术规则、话语方式的表层通约性。西方学者在建构中国艺术史的过程中,解构与建构并存,湮没与擢升共现,“立”与“破”同在。被称为“心画”和“心印”的文人画,游弋于绘画和文学的区间,携带了浓厚的现代性气息,符合西方艺术由模仿再现走向直觉表现,西方艺术史撰写由对视觉艺术的语词性再创造走向分析、阐释的主流话语模式与学术规则。文人画的标出性特征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密切相关,是西方学者建构自身价值体系的一个“他者”注脚。  相似文献   

8.
裴萱 《兰州学刊》2013,(2):60-69
现代性话语理论成为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种尺度,也给文学史起到学科建构、系统梳理等积极作用。但现代性自身的异质性、模糊性和单一性面对更为复杂多样的文学史进程显出理论的僵化和文学自身话语的失落;另一方面,现代性自身与文学性、人文性和审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关系也使文学史的价值取向产生游移。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坚持历史价值的"谱系性"原则、美学的体验原则和对人文、人性的关注成为文学史基本的价值立场,同时也能够促使文学史在学科互涉、文化研究、消解意义的后现代保持审美立场和人文回归。依托"无定法的历史规约"、"独到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情感"等原则,人文性质的文学史书写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9.
卢梭对于"文明与异化"等社会问题做出的反思与批判,赋予了"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意义指涉,尤其是他对于科技与道德等二律背反现象做出的深度思考,为解决当下的文艺学、美学理论建构中的问题提供了以下三点启示:一是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张力问题,即理论话语应该具有反思性与批判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日常社会经验的超越;二是审美现代性理论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实现由封闭向敞开、由空间性向时间性的转换;三是审美现代性话语的边界问题,即理论话语应该体现价值观照的当下性,而非物质膨胀的当前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展模式建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当今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双重境遇使得阐释中国发展模式必然面对这样一种情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同在中国出场.中国在寻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关于现代的四种典型话语格局.现代性自身是不断进化的,后现代性帮助现代性完成了自己的改写或重写,即现代性变成了"后现代性之后的现代性".由此引发的实践智慧将直接启示一种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击中现代性本身并对其前提进行哲学与资本的双重批判,这对于后形而上学时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审美现代性话语作为一种文化逻辑,在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理论中,围绕它的话语生产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重写过程。作为一个认识过程,我们的对象主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现代性话语和后现代性话语;作为一个重写过程,我们的对象主要是中国的当代文化建设问题。理论上,认识与重写的良性互动是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发挥话语效力的根本机制。但迄今还不能说这一良性互动已经形成。我们应该走出冲突论认识模式,将审美现代性放在后现代性——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历史逻辑路线中加以重写。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在开发河西走廊的过程中,对该区域展开了地理与文化之话语建构,将之纳入现代国家与社会建设进程是其核心叙事.这一话语建构过程以现代疆域观念和地理知识为基础,但同时也将该区域的旧疆意象和历史话语编织到其内部.这种话语组织形式在将河西走廊的时空范畴转换到现代地理与文化层面的同时,也建构了其新的"边疆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文明形态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进行了科学概括与深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本质上是现代性文明。现代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标识,对中国现代性的求索和建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实践主题。中国现代性是一个矛盾体,以动态历史的视野把握中国现代性的出场逻辑,其呈现出资本现代性和社会主义现代性“正-反-合”的辩证发展图景。中国现代性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现代性到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辩证发展过程,完成了对西方资本现代性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双重超越,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性的重构动摇了西方现代性的话语霸权,为发展中国家建构自身现代性从而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实现中国现代性文明新续写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苏英姿 《南方论刊》2009,(11):93-95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先生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翻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著。全书集中而全面的论述了他的“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观点,作者将晚清小说视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场域,撷取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与科幻奇谈作为欲望、正义、价值、真理四种相互交错的话语,通过这四种话语的重新定义,通过对晚清文学历史与理论语境的建构,通过对被阻碍的晚清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现代性的挖掘,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众生喧哗的起源,呈现其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及建构的主要关怀。  相似文献   

15.
郗戈 《江海学刊》2012,(1):77-83
应当从更高的历史视野出发探讨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自觉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之间的契合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外在地认知、解释中国现代性建构,而且还内在地塑造、参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中国"之间持续发生着"相互建构"与"双向生成"的动态过程,使得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融入"现代中国的自我建构,"内在于"现代中国。中国化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相互型塑"与"双向生成",主要体现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意识、时代定位与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将进步的历史意识植入现代中国的文化核心;历史唯物主义引导着现代中国的时代定位与时代规划;历史唯物主义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历史向导,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相互结合的当代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双重进展。  相似文献   

16.
杨毓团 《船山学刊》2010,(1):192-194
“启蒙”成为近代以降中国学界最具批判力的话语之一。它为人们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位置,以及传统与现代性之间所具的内在张力,提供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框架与视野。明清之际学术思潮启蒙论的建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映现了近代以降学人在认知与处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关系问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孙宝国  沈悦 《东岳论丛》2019,40(8):136-149
中国形象自古以来就以极为复杂且多变的话语示人,中国形象的生成与建构并不一帆风顺。国家形象表现出多面呈现的趋势。在中西方诸多领域,不同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概念各有侧重。"中国威胁"的"污名"从日本肇始,直至西方国家通过其媒介优势实现了"污名"权力话语的跨文化传播,而中国梦话语是规避其负面表征、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法宝。"中国威胁"的"污名"话语生产是基于历史观、政经界、新闻传播媒介、现代性想象的共同建构。在"中国威胁"话语遭遇中国梦后,呈现话语的挪用与重组、转型再建构的过程。以批判性视野审视"西方话语"、兼顾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三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的多维传播是实现"去污化"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袁瑾 《学术界》2006,(3):92-99
经典文学研究习惯于在文学内部建立一种封闭自足型的研究范式,很少把文学置于社会的整体语言框架内做综合考察。本文从文学的周边入手,首次将新闻与文学这两种话语形态进行参照比较,依次从叙事的现代性流变、现代社会的话语实践方式,以及现代性话语的美学立场三个方面,逐层论述新闻与文学两者互为张力的胶结关系和话语渐变过程,为文学的现代性演变探求一种规律性的叙事线索,并尝试从新闻学的角度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革命话语的转换使得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诉求又一次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本文从文化与历史演变关系介入,揭示出《白鹿原》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反省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所遭受的毁灭性的打击,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文化颠覆和精神虚无的状态;另一方面,揭示在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建构的文化救赎过程中,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话语存在的深刻矛盾,并指出小说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启示我们找寻真正的实体性的历史意识,重新开始“讲述”关于“我们民族命运”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真善美的极致"一直是孙犁执着坚持的文学追求。在这样的文学观念影响下,"阶级"和"革命"等意识形态话语在他的小说中被"装饰"成优美的田园风光,变成了一幅有待发现的"风景"。在孙犁笔下,风景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审美层面,而是包含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内容,而这样的意识形态内容是作家主动渗透和主观建构的。"革命风景"在孙犁小说中真正成为了主体和客体相互建构,个人与时代相互纠缠,自然、历史、时代相互渗透的文学景观。在孙犁笔下,看似云淡风轻的田园风情、温情脉脉的人性人情,其实都包含着抗战背景下多种话语的张力书写;看似革命话语统编一切,但人性话语却在张力书写中成为风景的一极,最富艺术的生长力和时代的穿透力。这样的书写范式,主观上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客观上开拓了革命话语的书写空间,使得孙犁小说的风景书写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