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铭山  范琳琳 《东方论坛》2023,(6):1-11+165
不同种类的技术创新会内生出与之相应的金融需求。现有金融体制在服务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市场机制作用不强、间接融资未能满足创新需求、资本市场对创新的价值发现功能较弱、金融监管制度激发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金融供给未能匹配创新需求、金融主体和创新主体双重错位问题。未来应围绕金融供给与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协同推进这条主线,通过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创新功能、破解要素配置扭曲、推进数字科技赋能、完善金融监管来形成以提升创新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金融体制,促进战略产业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金融发展理论的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理论是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以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为代表的金融发展理论和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现状,可以发现我国现存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存在着由金融抑制造成的体系不完备,单一银行体系支撑着中国整个房地产金融的问题。为此,我国应采取深化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以及培育和完善房地产金融品种和体系等举措促进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也是有着相互加强,相互促进的关系。其功能的发挥对金融体系的效率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融资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不断趋向于完善化、合理化。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如金融产权制度不明晰、证券市场体系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状况,在综合已有的对于金融中介的研究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诸如:我国在构建金融体系时应直接致力于培养和扶持能发挥健康金融功能的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一个健康、强大、活跃的资本市场,同时加强金融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4.
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结构理论,已经远不能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的核心问题,也难以支撑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更难以满足中国正全面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为此,必须在提炼当前中国金融发展必须坚持的核心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框架。当前中国金融发展进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与机制体制障碍,集中表现在:金融野蛮生长和金融资金“脱实向虚”等诸多现象;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呈现间接融资型国有性质银行机构占据主导融资功能地位;中国既有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背离了社会主义制度共同富裕的基本制度要求。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与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方向和重点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金融已确立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金融结构体系 ,金融工具日趋多样化 ,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现阶段我国金融也存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承担财政职能、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不健全等突出的问题。预计今后我国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是 :实行宏观与微观相分离的二级金融制度 ,形成金融创新空前活跃、金融工具种类繁多的发达金融市场 ,在宏观上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为此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金融体系 ,改善金融管理 ,促进金融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政府的发展型特征,决定其为发展而获取金融资源的职能与为保障地方或区域金融安全而应承担的金融监管、金融调控等职能存在冲突。除扮演了融资者、调控者、监管者等角色外,部分地方政府“金融办”还在履行地方性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与地方性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监管者”的职能,此局导致“金融办”成为不同角色之多元利益、多元价值倾向的矛盾集合体,继而影响到“金融办”所承担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以及地方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等各项职能行使的效果,并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全面提升金融管理绩效的现实诉求,决定了应对地方政府“金融办”所承担金融管理职能之目标定位进行功能性转换,即对地方政府“金融办”的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以及地方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等职能进行功能性调整或适当分离。  相似文献   

7.
日本关系融资在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扩张起了推波助澜的负面效应。借鉴日本发展的经验教训,比较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发现关系融资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应该主要针对中小企业。通过企业集群等方式并结合中国金融体系特点,能够有效发挥关系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有助于推动金融发展落后地区的赶超和发展,逐步弥合地区金融割裂的状况。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日本有不少相识之处,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和企业规范,不断完善金融法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和梳理二战之后日本金融结构变迁的全部过程,旨在考察日本金融结构变迁的整体情况,分析并指出日本金融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为辅"的金融发展战略对促进日本经济金融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其转换的滞后性又为之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此外,通过分析日本金融结构变迁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指出在加快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完善中国的金融监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可持续发展体制,从而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支持可以满足产业转移中的资金空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产业转移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从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着手对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阐述了示范区发展现状,揭示了现阶段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高、金融创新缺乏等不足,并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最后作者对优化示范区产业转移金融支持提出了健全金融体系、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能为皖江示范区产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0.
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业中的两个相伴而生的重要概念。金融监管旨在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金融创新旨在促进金融业的深化发展。金融业从“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循环发展过程被称作“金融监管辩证法”(周林,1998)。60年代至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即是此“辩证法”的很好体现。中、西方的金融监管和创新体系有所不同,通过分析比较,可以找到中国金融业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该文分析了兵团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然而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结构、网点布局不合理,储蓄-投资转化率偏低,直接融资不足,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认为要通过健全金融体系,合理选择金融支持重点,优化金融外部环境等措施,加快金融支持,进一步推进兵团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银行中介体系主导了中国企业融资,这种融资格局在经济体系技术层次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理论分析及对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证考察表明:由于中介和市场在投资者意见表达和风险承担方面的差异,当产业技术变迁时,这种差异导致金融体系融资主导权发生转移,要求融资模式更趋向市场主导型。作为对这一变化的适应,金融中介体系内部功能和业务结构不断调整。在这一调整中,不同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变化不同。这一结论对我国金融中介体系改革中的机构发展策略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紧紧围绕“金融中介为什么会存在”这一核心问题对金融中介的存在性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先是对金融中介存在性理论进行回顾,为其存在性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又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得出金融中介不能被金融市场所取代的结论。接着分析了在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制度不断优化的金融背景下,金融中介如何调整其业务和功能以迎接主要来自金融市场的挑战,从而保持其生存和继续繁荣。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金融体系构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现代金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两分法已经失去了对金融发展的概括力,需要寻求对金融体系的重新分类。从合约本质看,“银行”与“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功能的两种基本制度安排。银行以封闭性金融合约为基础,以一体化的方式实现金融功能;而金融市场以开放性金融合约为基础,以交易和价格(利率)机制配置金融资源,对一体化于银行的金融功能进行分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合约的完全性也不断加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逐渐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化。  相似文献   

15.
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引发了广泛关注,但从数字化视角出发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文章以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科技金融数字化的实现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不同科技金融数字化实现形式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逻辑推演.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金融数字化发展实践,对科技金融数字化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科技金融数字化实现形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理存在显著差别,其中"科技金融+数字技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科技金融业务创新"进行传导,而"数字技术+科技金融"则主要以"互联网科技金融创新"为媒介.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金融业务创新"推动了科技金融机构信息搜寻技术的变革,改善了信息结构,优化了信贷决策的信息环境,增强了"逆向选择风险"规避能力,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与此相对,"互联网科技金融创新"则有利于增强科技金融体系的亲科技型中小企业特性,降低科技金融门槛;提高科技金融体系的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对科技金融需求的适配性;丰富科技金融模式类型,增强科技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此外,科技金融数字化发展也导致了"逆向选择风险"规避能力的漏损,诱发了科技金融主体的认知混乱,触发了科技金融监管缺口,抑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金融监管政策目标的最大化是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健,而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则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不论过度监管还是过度创新,政策目标和经营目标都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只有将两个目标统一起来,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才能实现平衡。在平衡状态中,既没有过度监管也不存在过度创新,金融监管的政策目标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都将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现代金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两分法已经失去了对金融发展的概括力,需要寻求对金融体系的重新分类.从合约本质看,“银行”与“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功能的两种基本制度安排.银行以封闭性金融合约为基础,以一体化的方式实现金融功能;而金融市场以开放性金融合约为基础,以交易和价格(利率)机制配置金融资源,对一体化于银行的金融功能进行分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合约的完全性也不断加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逐渐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化.  相似文献   

18.
鉴于目前中国的金融主导型融资格局,金融政策便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本文旨在探索政策性金融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笔者描述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及其存在的理论及现实,随后考察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即财政信用和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做出了具体设想,认为有必要建立科技开发银行、就业扶助银行、住房银行、老少边穷开发银行和地方政策性发展银行,也简要分析了其中的关键问题———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9.
一国最优动态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化最为基础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体中代表性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周期、创新行为特征以及所内含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当前阶段,以垄断性大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功能为主的我国金融体制结构性问题导致了现有大银行体系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内在需求之间,当前金融规模扩张、金融工具创新与推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所内含的诸多融资需求之间,都发生了严重的背离和错配现象。在辨析当前中国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还是全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民营银行、大银行导向还是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地方化专业化导向等四大重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今后金融结构性改革的突破方向以及相应的具体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宣城市金融服务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出台了优惠政策,大力开展金融招商,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地方金融体系日渐完善、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银政企对接成绩显著等方面。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社会融资结构尚待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突出。提出了解决的对策:理顺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强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加大对特色农业的贷款支持,因地制宜地优化对民营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快发展资本市场,进而拓宽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推动各方共同参与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