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基石、以人民为中心、“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展现了以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文明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以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文明内涵破解全球治理赤字、以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文明特征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等世界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绿色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之中,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熔铸,形成了人民至上、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融为一体的文明新范式。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范式具有重要价值贡献,既立足于为中华文明谋复兴,又着眼于为人类文明谋发展。从其生成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观点,是在时代召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淀而成,它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接续发展,要贯彻人民至上理念,在“解难题”上做出实际成效;要落实协调发展方针,在“促协调”上寻找最佳答案;要强化共同富裕实践,在“增福祉”上交出满意答卷;要增强和谐共生信念,在“遵规律”上实现绿色发展;要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在“谋发展”中践行开放共赢。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自身特色的质的特性。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基于本国国情探索发展道路、坚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新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路径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光明的前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现代化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对传统现代化老路的超越,改变了长期以来传统现代化模式垄断发展话语的格局,为经济发展贡献新方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以生态底色为导向,绘就出现代化事业的新图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现代化新道路,其提出并非形而上的产物,而是反思“发展主义”话语体系的结果,是以生命共同体、生态优先、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基本向度,孕育着生活与生态、发展与保护、公益与私利同频共振的生态蕴涵。从实践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非自然生成并有效运作,而是需要不断完善治理理念、制度体系、主体结构和治理方式,从而站在现代化与生态化协同共进的高度谋划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绿色繁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进程,科学回答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动力和未来图景等问题,提出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世界文明交往与冲突的必然性等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引领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同发展多样的精神文明相结合,提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新文明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新发展理念搭建“一带一路”实践平台,以“共善”凝聚“共识”,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体系,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创新人类文明共存方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注入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色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自然观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国情和世情创造性结合的时代表述,内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生态目标和生态路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分别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关于生态问题的本体构境、价值构境和实践构境。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基调,着力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民生福祉,不断厚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优质环境条件,增强全体人民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责任担当。理性审视和精准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和价值,以生命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促进现代化建设理念的生态化,以利益共同体的伦理变革实现现代化建设制度的生态化,以发展共同体的实践要求推进现代化建设行为的生态化,以生态化赋能现代化,从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解决不同阶段而尤其是当前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不断创建、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它代表了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进步一边的新兴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过程还是结果来看,无不都在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向度,根本地区别于那些否弃“以人民为中心”的其他传统文明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符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对现代化的伦理追求,它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而今天新出现的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新兴人类文明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爆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对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方向的科学展望。共同富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和进程中基于人民群众共同理想而追求共同利益实现的一个重大价值目标,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推进共同富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文明形态是文明发展程度和文明成熟水平的标志,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继承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合理原则的基础上,依据时代发展要求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道路、提供了新样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孕育并催生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人类文明新伦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光芒照亮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发展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现代文明”理念的阐释发展,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全球治理失灵的重大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释放引领人类进步的价值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支撑,永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定位,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开放包容心态引领全世界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共享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价值追求融入并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其具体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超越“资本中心论”,诠释人的共生共享价值旨归,另一方面超越“文明冲突论”,扩展文明包容共享思维理性。相较于由资本增殖逻辑所推动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源自共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这主要体现为,共享发展唤醒人的主体自觉以提高人们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创新创造精神以推进现代化追赶超越式发展和凝聚现代化发展合力。因而,新时代必须坚持将共享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这就要求必须尊重现代化发展规律,渐进共享社会发展红利;优化现代化发展格局,在综合平衡中共谋发展;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精神场域,凝聚共享价值共识,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迈向人类文明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属性,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立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民生福祉增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共生共存的应然之需,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实然之举,更是构建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绿色生态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路。锚定精准推进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应对全球化生态治理危机等系统性深层次问题,深入探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三重维度,具有现实理论依托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最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的具体内涵。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与以往旧文明形态的内在关联,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根本区别,从而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所具有的科学内涵与未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民健康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的鲜明底色。从价值特征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健康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巨大的健康保障。从价值实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从拓宽人民群众健康理念的新视角、打造人民健康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空间、推进公共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及推动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改革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实现人民健康的应然性要求。 从价值引领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夯实卫生健康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民、社会和国家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因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夯实健康中国建设成效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追求的爱国、兴国、强国之伟大事业,内在地要求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鲜活的主题、特质、禀赋和发展前景。又由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因素,中国式现代化所富含和要求的爱国主义必然是胸怀天下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爱国主义内涵并要求胸怀天下的精神要义是对人类爱国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有助于打破西方式现代化狭隘爱国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同时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是真正能够走向长远的高明、开明、光明的“人间正道”,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引领人类爱国主义发展方向并对世界伦理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底子薄人口多的历史国情下展开的,它是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双重性需要为内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为保障,以顺应时代主题用和平方式实现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生成场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而且用中国成功事实证伪了“现代化滋生动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规避现代通病提供了新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生态问题既是全球亟待解决的生存问题,也是现代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题。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汲取智慧,对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丰富生态意蕴,展现在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智慧,以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奋斗目标,以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工作要求,以坚持绿色发展为发展方案,以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为责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生态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中,形成了始终坚持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科学运用系统观念、立足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态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新时代更坚定地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标定了前行方向,为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提升、推进人类文明的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探索文明形态的发展历程,以继承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形态理论为基石,在实践中积极应对现代化发展困境。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文明底色、以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文明要素、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文明优势、以人民为中心为文明立场、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文明目标的崭新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厚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底蕴,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多重超越,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全新路径选择,贡献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明确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价值意义。从目标确立、目标内涵、目标实现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探究,深化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全面理解与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确立具有历史开创性,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内涵极为丰富,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目标内涵要求,彰显着复杂主客体关系及其生态文明伦理,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实现需要全面贯彻,体现为生态化目标贯穿中国现代化全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全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全面践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向度和自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及其创新发展、对西方现代化目标的扬弃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历史演进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战略目标体系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自信自强的精神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互为基础、互为条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的有机统一体。而这一目标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利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目标指引,而且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有效经验借鉴,更有利于为升华人类文明确立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不仅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集大成者,不仅彰显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也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辟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