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农业基础设施产品属性、收益区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农业基础设施各供给主体的责任、范围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构建农业基础设施多中心协同供给体系。纯公共物品及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机构型供给,通过成立专委会实现科层制协同。俱乐部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政府与企业联合供给,政府与企业通过公私协同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村庄范围的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战略性协同、沟通性协同以实现政府与农民联合供给或农民自治供给。受益范围为村小组或几户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农民自治供给为主,通过沟通性协同使农户能顺利实现合作供给。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企业供给或农户自己供给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2.
农业基础设施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级政府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供给主体,由于其供给动力和能力不足,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上存在不作为现象和投机行为,制约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进一步提升。采用扎根理论,以河南省商水县和江西省安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案例进行分析,构建起政府主导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提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上级规划引领可以激发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动力,资源要素整合可以提升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县级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各环节采取合适的行为策略对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保障农业初级产品有效供给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文章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农业初级产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多元供给为途径、内外统筹为准则、有效供给为目标的内涵特征;剖析当前农业初级产品供给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成本上升、气候变化威胁、流通环节不畅、居民消费升级等各种挑战;提出在生产端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深化技术赋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流通端建设现代流通和储备体系、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在消费端节约食物和建立健康饮食结构等可行路径,为新发展阶段保障农业初级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既是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议题,以往学术界对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提升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为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顺利实施,采用文献调查与比较研究的分析方法,在总结中国其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产业背景—供给侧问题—结构性原因—改革对策”的逻辑思路,以收费公路这一特定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为例,从企业、产业与区域3个层面指出产业供给侧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并提出提升收费公路产业有效供给的改革对策。研究认为,运营效率低下是收费公路产业供给侧问题的集中体现,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企业层面的运营模式结构失衡、行业层面的公路收费制度僵化以及区域层面的属地管理模式;借助PPP模式加快收费公路产业市场化进程,以公路项目微观效益为标准分类实施公路收费政策,在硬化预算约束的基础上进行中央与地方事权改革,统筹收费公路管理成为未来行业走出运营效率低下困局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C村80多年的公共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供给和管理的实证研究,发现私人、合作组织、村集体和政府各自在一定历史阶段成为提供水利灌溉服务的主体,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效果与受益人群的边界、管理办法、乡规民约、组织体系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发展私人灌溉设施和小型公共水利基础设施、明确定位政府部门的职权、强化村民在公共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权、发挥乡规民约的正向功能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体制:现状、形成原因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供需结构不平衡且有失公平,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评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体制改革和需求导向等角度提出了近期有效重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体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三农”领域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三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农业发展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数字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正与实体经济各部门加速融合,构筑发展新优势。从生产要素、产业协同、价值共创、产业组织等方面分析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现实案例,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据化生产要素、创新驱动力、科技企业主体作用、数字技能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探寻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PPP模式在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的运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PPP模式可以整合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加大投入,提高西部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在运用中还存在私人产权界定不清,以及政府职能错位、缺位等突出问题.西部地方政府要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职能,明晰PPP项目的产权,完善扶持政策,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PPP模式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充足的水资源是工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以2010年初广西河池地区干旱为例,通过供给模式、公平与效率模式、经济学等多维视角分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采取坚持以农民需求为中心,加强干旱、洪涝灾害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拓宽基层政府筹资渠道,加大农村水利水电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以最大限度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相应政治、经济、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牧区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投资主体单一、治理不规范等因素,致使交通、水利、电力、邮政通讯、牧业基础设施等供给依然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牧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应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设计、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多元供给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牧区基础设施供给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农村交通、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农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障碍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在国家财政和集体经济投资不足的条件下,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就成为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环境不佳、投资产权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场准入障碍等制约性因素,需通过深化农业基础设施产权改革等措施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决定农村的发展程度。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日渐完善。供给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供给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社区及农户、企业、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研究凭借我国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法规、权威网站和问卷调研等研究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发展趋势,旨在透视和映射出供给制度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但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从GNP函数出发,以微观的生产超量供给为焦点,分析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宏观经济效应。借助利润函数,通过农产品市场的精细划分,令农业国际贸易与国内生产的联系更加明确。再运用超量供给的概念,通过生产函数与相应转换函数之间的系数比较,使有关分析更加深入,有关思想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以来,合肥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建设滞后,投入不足,运转缺乏保障,农民参与不够等方面.建议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管理模式,多元引资等途径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想发展农业,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农业基础设施与其它基础设施相比,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特征,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会有很大的不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以不同投资主体的行为特点为基础,采取加大政府预算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投资、有效动员商业金融及农户的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其中金融支持是提供农业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农业信贷市场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信贷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使得农业信贷供给在地区分布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1979年以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制度变革是中国农业信贷供给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培育农业信贷市场并对各地区农业信贷市场进行整合,扩大农业政策性信贷的范围和规模,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完善的农业信贷市场体系是促进农业持续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对福建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的结果,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即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权责不对称和市场化水平低以及地区差异大,并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大背景下,从供给主体体系、供给空间顺序和筹资渠道以及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创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技术创新。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技术创新受技术市场需求、资源配置倾向、农业科研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农业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公共品特性,影响着农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进行、传播和使用的诸多环节。对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农业技术实行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资、分级组织、科学管理以及强化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运作,是扩大公共品供给规模和提高供给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在国家财政和集体经济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吸引民间资本介入就成为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环境不佳、民间投资产权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场准入障碍等制约性因素,需通过深化农业基础设施产权改革等措施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