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韧性反映了经济系统对抗冲击的能力,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遭受外部冲击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动态过程。在旅游领域,经济韧性是目的地恢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测度了31个省份的经济韧性指数,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区域经济韧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经济韧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健康运行,区域经济韧性及其分项指标均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韧性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表明经济韧性虽然可以对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外部“溢出”影响,但是也需要产业自身发展基础的夯实。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增强旅游产业抵御风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提升经济韧性水平,缩小区域间的韧性差异以及加强旅游产业发展自我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变发展中的低效路径依赖,实现发展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伟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86-95
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严峻的复合型灾害风险,使得传统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韧性治理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敏锐的风险识别力,以及快速的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等特征。我国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城市建设规划有待升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升级建设规划,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社会风险的复杂化多元化,如何建设韧性城市、持续增强城市各类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学界与政策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从理论逻辑上看,韧性城市在空间层面表现出鲁棒性、冗余性、多样性、智慧性的特点,在居民层面体现为适应性、反思性、学习性和协作性特质。因此,对韧性城市的评估工作往往围绕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等关键要素建立指标体系。立足当前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视野,针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完善韧性战略规划、推进韧性共同体建设、提升韧性城市建设的项目化标准化、优化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协商机制、用好信息化智能化机制等方面构筑中国式“韧性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是驱动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揭示数字经济提高创新水平的差异化机理,以“TOE”分析框架为基础,采用fsQCA方法对2019年中国100多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数字经济技术、组织和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机制,尝试解释数字经济作用于城市创新的复杂路径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从必要性分析来看,数字经济任何单一要素都无法构成区域高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2)组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路径分别为技术—环境型、均衡型和组织—环境型三种,数字经济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最终起到了“殊途同归”的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数字经济作用途径具有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主要为均衡型,而中西部地区主要为组织—环境型。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影响程度不同。各因素对县域经济内部不同层次和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差异很大。建立县域经济影响因素数量经济模型并进行多层面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县域土地面积与县域经济水平反比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业是使城市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和持续的推动力。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又包括GDP增长、就业增长、投资环境改善和其他等方面。间接影响包括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和其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强和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频繁干预的大环境下,采用2000—2019年23个国家的经济适应度指数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从国际层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一国经济韧性及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一国经济适应度即经济韧性具有非线性影响即门槛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一国经济韧性具有正向提高作用,而过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则会破坏一国经济韧性。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创新效率来促进一国经济韧性的提高,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韧性的提高起正向作用,而对发达国家则起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新型人口红利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国272个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就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以及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表明,人口流动有利于增强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地理距离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了虹吸效应;城市异质性分析表明,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更有利于从人口高质量发展中获益;人口流动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则有相反作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显著增加地区经济韧性,且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调节效应显示,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受人力资本的正向调节;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只有当人力资本达到一定数值时才能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增强作用具有溢出效应,技术创新不仅能提升本地区的经济韧性,也对临近地区的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建议促进经济韧性发展,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着手,激发经济活力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唐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7-50,55
研究目的:克服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只局限于单一城市的缺陷,为评估区域性城市土地价格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将城市土地价格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进行研究是未来城市土地价格研究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区域性城市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张朝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1-7
利用断裂点理论,研究洛阳都市圈中心城市2003—2018年的经济辐射力,实证分析影响洛阳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洛阳都市圈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辐射力,但经济辐射不均衡;对洛阳经济辐射力的影响因素中:文化、旅游、教育、信息、客流差异对经济辐射力产生正向影响,商贸、金融、科技差异对经济辐射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打好洛阳都市圈发展的"组合拳":支持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大做强洛阳;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和协同发展功能;大力弘扬河洛文化,文旅融合发展,完善交通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设洛阳大学城,做好金融服务,构建圈外圈内双循环,拉动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2021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并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时期看,科技创新在冲击抵御与恢复调整两个阶段对城市经济韧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调节效应检验发现,金融集聚能够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水平、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对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存在着彼此支撑、相互体现的密切联系,厘清两者耦合关系对于推动区域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空间Markov链方法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并考察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地区特征、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均存在正向累进效应,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效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发挥。第二,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整体水平仍偏低,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最高,其他城市群普遍处于中低水平。第三,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的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差异主要体现为城市群群间差异。第四,空间滞后效应会对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产生显著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空间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存,不同邻域水平下各个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趋势表现出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分析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1991-2008年相关因素对样本城市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知:长期以来,该市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要素推动型,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09%;而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表明其经济正逐渐向依靠资本和TFP共同推动的增长模式转变。由此可知,逐步加大TFP的贡献率是集约型城市实现经济高位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吴楠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74-80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其体制机制目前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从政府责任的角度看,各级政府理应承担建设智慧城市的重任。面对技术、市场、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革命与制度变迁交织而行的复杂情境,政府的制度设计应该在稳定之中体现足够的韧性,以抵御外在不确定性的冲击。具有韧性的制度能够适应实践需要,提升城市体系的自我恢复能力,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责任驱动人的行为,是制度运行的保障机制。通过政治、法治、行政等多维度责任的集合发力,政府才能够可持续地统筹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城市需要足够的韧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统筹规划城市韧性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OPSIS熵权法模型测度2011-2018年期间安徽省各地级市韧性评价值,构建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安徽各城市韧性演化情况.安徽16个地级市的平均韧性水平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暂不存在区域间城市韧性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韧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安徽各城市应不断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增强城市在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玉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反映了国家、区域的竞争实力.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纷繁复杂,从宏观层面分析,环境、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四个因素是主体和关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开放、外部冲击与宏观经济稳定——基于美国经济冲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冲击会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传导机制对一国的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分析表明,美国经济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显著,且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传导机制发挥作用;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总体上有助于经济稳定,而实际关税率的下降则不利于经济稳定;金融自由化进程总体上不利于经济稳定,而产业结构升级、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调整、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贬值以及相对稳健的财政和金融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减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是理解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2011-2021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内在机理,识别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水平提高制造业产业链韧性;(2)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促进作用边际递减;(3)数字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下降的原因是数字应用推动作用的下降;(4)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韧性促进作用最大。本文试图分解数字经济要素,并具体分析各要素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教师流失和压力的增加,教师韧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具有良好韧性的教师在面临困境时,能够正确对待,并释放自己的压力,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通过综合国外教师韧性的有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