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朝诗歌声律形态探析王力坚(新加坡)西方学者指出:"每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再生出意义。"①这个说法虽然是基于西方拼音(表音)文字的特征而言,但汉字是形、声、义同体的文字,故中国的文学作品,也同样有一个"声音的系列"。所谓"...  相似文献   

2.
标点符号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标点符号的性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的语言就有了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在书面语中,除了词语形式之外,还有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和标明词语的性质、作用的符号。这种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和标明词语的性质、作用的符号,就是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简称“标点”。和文字一样,标点也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书面上,如果没有标点,词语形式就不能表达,或者不能很好地表达某一特定的意思;有了标点,人们就可以准确地、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请比较下面的几个例子:门)下雨了(3)…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的节奏含义来理解。大凡按一定时值进行有规律变化的事物都称为有节奏的事物。如白天黑夜的交替,新陈代谢之替代,乃至水波、呼吸等。艺术的节奏是生活间节奏的提炼与概括。因此具有时值内容的艺术就有节奏的可能,诗歌朗读之后有了时间先后,它包含节奏的可能。作为使用声音的诗歌音乐性,仍离不斤声音四个要素的变化,按理说这四种要素都参加了节奏活动。所谓参加不参加节奏活动,并非是具备不具备这四要素,而是指这些要素变化与节奏形成有关与否。有的同志怀疑音色可否参加诗歌节奏活动,这一点,我想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1):191-192
<正>桂馥是清代著名学者,著有《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以下简称《说文义证》),被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因《说文义证》卷帙浩繁、流布不广,所以学界对桂馥《说文义证》及其文字训诂著述等的研究都比较薄弱。除《说文》与文字训诂之学外,桂馥兼工金石篆刻、诗文戏曲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有鉴于此,丁秀菊教授经多年的资料搜集和研究之后,潜心三年,撰写了这部《桂馥与〈说文解字义证〉》(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年11月版),对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存在─存在的语言”──海德格尔论语言和存在的同一性关系郜元宝在我们一般的理解中,语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无非是一种声音系统以及源于这种声音系统的记号系统─—文字。声音、文字,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表达。表达的目的,又是为了交流。因此,所谓“语言...  相似文献   

6.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作为典型的政治语篇包含着多重目的,传达着多种声音.西方修辞学说服三要素作为讲话的宏观语义理据构成了讲话的宏观语义结构,突出的修辞手段所传达的断然语气凸显了讲话的主题声丘吉尔和英国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委婉语气传达了英国政府对其他国家政治立场的期盼.第一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转换体现了丘吉尔作为政治家的精明.  相似文献   

7.
楚帛书出土80多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不辍。虽然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对文本的行款、字数、句读、段落结构、篇题主旨等各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帛书文本中残缺情况不明、残缺字不识。通过对帛书乙篇文义、句式、韵律、折痕等综合考察,对其文本予以复原,在此基础上对残缺文字进一步辨认、拟补、考释,取得多处突破——辨释出十多字,段落结构得以理清,文义基本明晰。根据段落结构与句式的相似性补出篇首缺失二字“孷岁”,因其处于句首位置且与全篇主旨相合,故而拟定楚帛书乙篇篇题为《孷(理)岁》。  相似文献   

8.
辽陵帝后哀册出土以来,五十余年间契丹文字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一九七七年《内蒙古大学学报》发表的《关于契丹小字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研究》),从识读汉语借词入手,拟定了百余原字的读音,将契丹小字研究从推断文义的阶段,推进到了辨识读音的阶段。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笔者则从字源与契丹语词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因为契丹文字原以汉字为本创制,所以,认定所本之汉字,对于了解文义与读音,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大字有皇帝二字,显系汉语借词,其读音与意义,均与汉字相同。又如小字有百  相似文献   

9.
对"韵"字进行追本溯源的考察,明确其音乐本义后再出发,能为"气韵"研究带来新进展,澄清许多问题。"韵"字古与"均"通,本义为十二律吕及其相生运转,源于运化宇宙万物的阴阳二气运动的节奏。"节奏"是朝向一个目标不断推进、连续而规律变化的过程,"韵"是"气"有节奏地运动在声音这一感性形式中的显现。人物品评、文论与画论对"韵"的使用,皆是对此含义的引申:"韵"为"‘气’有节奏地运动的感性显现"——或显现为声音,或显现为笔墨。  相似文献   

10.
节奏原是音乐术语,即“音乐的时间形式”。通俗地说,就是指乐曲声音以不同速度、长度和强度运行的现象。节奏不仅包括外在的机械的拍节等,还取决于音乐的创作动机、曲调的情感旋律等内在因素。其实,万物的运动皆有节奏,人类语言也不例外,譬如词语音节的数量,语流的速度、频率、行止、强弱,都可以形成一种自然的节奏,当然它在各种不同的语系中有自己的特殊性。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必然存在节奏,而且由于作者的有意识操作,它往往显得更加分明。诗歌和文学散文的语言节奏比较容易看得出来。小说叙事话语同样应该具有某种节奏性。作为摹拟性语言操作的物化形式,小说话语更贴近人类日常言语,因此本来就含着自然天成的节奏,即所谓“天籁”,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极富节奏感的音乐旋律的影响,节奏鲜明或比较鲜明的诗歌、散文、民间文学等语言的渗透。只不过小说话语的节奏更加自由灵活,更加内在,在表层通常并不显得那么明显突出罢了。  相似文献   

11.
梁惠敏  孟修祥 《江汉论坛》2004,(11):112-116
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诗的音乐性.或以诗配乐,和叶宫商金石,诗歌成为可以歌唱的词;或以诗描写音乐,使这些作品映透着中国音乐美感运思和音乐艺术的特质,显现出对中国音乐欣赏和认知中的诗境、情境、画境;或将自我内在的生命节奏、情感的起伏变化转化为诗的韵律与节奏,抑扬顿挫,长短有节,风格多样.李白在文字上做音乐的功夫,体现出诗乐合一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凝练而具有音乐关的语言形式.英语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靠声音的轻重来体现,而汉语诗歌的节奏则主要是靠音调及声音长度来体现,轻重之分并不明显.其次,英语诗歌的抑扬变化丰富,生动而有个性;汉语诗歌的平仄则比较整齐而有规律.英汉诗歌的节奏与音韵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体现.对于这种差异,我们应做更深一步的挖掘,从而为跨文化交际学、对比语言学等提供更为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13.
和谐节奏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新月派诗人,他们认为节奏体现的是一种和谐关系,即一种"音节流转和有机整体"的美学效应。在节奏单元建构上,他们追求"等时性"和"比例"感,其中孙大雨提出"音组"说,饶孟侃提出"拍子"说,闻一多提出"音尺"说。他们重视节奏层级的组织,特别注重行式建设,孙大雨对"音步内的音节数"与"诗行内的音步数"作了探讨,朱湘强调"行的独立"与"行的匀配"。在诗体建构中,新月诸人大都运用"参差均衡"的结构之法,在音韵试验中追求"统一和协调"。这种诗歌节奏追求是对"五四"时期诗歌观的进一步拓展和创造性实践,表现出了新诗形体建构的自觉。  相似文献   

14.
对巴金作品比较熟悉的读者,也许都不难在临时抽取的现代作家作品片断里辨认出巴金的文字。“文字应该跟从心灵的节奏。所谓风格是一个人的灵魂。”巴金小说的语言表现,正是超乎一般的语法和修辞学之上,是直接显示着作家的灵魂、思想、个性和气质的外在物质形态。就是说,巴金在语言表现方面达到了只有少数作家才能达到的高层次境界,他是一个锻铸有自己独特文体的天才作家。海外一些学者,常常不无遗憾地谈到巴  相似文献   

15.
语文美育需要通过鉴赏语言来实施。操作时要引导学生体认文字的形象美,感悟语音的音乐美,品味词汇的丰富美,领会句式的变化美,探究辞格的创意美,揣摩语气的独特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  相似文献   

16.
副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声音的使用,包括音高、语速、节奏、音量、音调及其他声音。副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不仅具有表达感情色彩、反映社会地位、反映个性等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义解释:法律方法的优位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金钊 《文史哲》2005,(6):144-150
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最基本方法。这一方法涵盖了字面、限缩、扩张、法意、合宪、体系、语法、比较等解释方法。在文义解释方法之外,还有价值衡量、社会学解释等方法,按照法治对法律人的基本要求,文义解释方法具有优先使用性。这里的优先不仅包含使用顺序的优位选择,而且还包括解释者应尽量减少使用文义外的其他解释方法。法治反对那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不顾常义的添加或转义解释。  相似文献   

18.
彩信是什么? 彩信是中国移动对多媒体信息服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的“昵称”。与传统的文字短信息(SMS)和增强型短信息(EMS)相比,彩信绝对是新生代力量。SMS只能收发文字信息,EMS只可以收发文字和简单的静态图片信息。彩信却可以在一条信息中同时包含文字、图片(包括动漫和视频流)和声音内容,让沟通从此有声有色。带图片和声音的天气预报、生动的视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西方,抒情诗已经成为诗歌的基本形式。西方现代抒情诗去除了传统格律之后的音乐性问题,十分引人注目,至今悬而未决。现代西方诗论关于诗歌声音、音乐性的问题讨论总与诗歌意义的讨论密不可分,论述的角度围绕作者、文本、读者三个方面展开。从作者的角度来说,节奏是先于意义的;从文本角度来说,声音与意义是相互制约的;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读者接受的是意义影响下的声音效果。西方现代诗论关于声音与意义的讨论,发现了诗歌的音乐性从传统的韵律系统逐渐走向心灵的内在节奏,从而证实了西方现代抒情诗的音乐性正在向意义层面上渗透。  相似文献   

20.
论电影节奏的审美特性章君电影节奏乃是艺术节奏之一,它既有着艺术节奏的一般性质,也有着它自身的审美特性。作为电影艺术的内在因素,电影节奏所具有的审美特性集中地体现了电影艺术的特殊形式和特殊表现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节奏似乎维系着电影艺术的生命。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