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冬梅 《兰州学刊》2000,15(3):79-80
戊戌维新时期的不缠足运动,是由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发动并领导的。它不但是一次社会改革运动,而且也是一次保国救亡运动,同时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图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妇女解放之先声。一、不缠足运动的兴起据载:“夫缠足之俗,各国皆无,惟中国独有,然亦非举国皆然,惟汉人大半有之。推其原由,历朝史册并无言及,仅见于后唐,李后主爱妃娘,善歌舞,得宠幸,后主乃作金莲花,命娘以白帛缠足,作新月状,歌舞其上,由是作俑,而后人相沿成风,愈久愈炽,牢不可破”1。缠足恶俗,严重地摧残妇女的心身,使妇女终身失去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缠足是严重战害中国妇女身心健康的陋习。清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天赋人权说和女权理论的输入以及社会变革的展开,逐步兴起了不缠足运动。废禁缠足,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3.
缠足,作为一种丑恶的风俗习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千余年,给广大妇女带来过无穷的痛苦与灾难。到了晚清,随着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兴起,一个颇具声势的不缠足运动逐步在全国展开,向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地冲击。回顾一下晚清不缠足运动这一历史,对于全面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风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缠足运动是发生在戊戌维新时期的一场很有声势的移风易俗运动,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它已经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有关论述,大都列举上海,湖南等少数几个主要的不缠足团体为例,未能显示全国的状况,且多着眼于时人的有关议论,不足以体现运动的实际。为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不缠足运动在中国那些地区发生。二,各地成立了多少不缠足团体,其规模如何。三,各不缠足团体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推进这场运动。笔者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论述,有助于揭示这场运动的全貌及其特点。限于篇幅,凡前人论述中已较多涉及的问题,本文尽量从简或从略。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在南京政府禁止缠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所控区域积极地开展反缠足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主要靠各级政府推行的反缠足运动不同,共产党的反缠足运动主要是由根据地政权和妇女组织推动。当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两者的关系并不相同,所起作用也有差异。苏维埃时期,妇女组织本身即是苏维埃政权的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主要是妇女组织配合政府;而华北各根据地则是政府配合妇女组织。  相似文献   

6.
杨剑利 《河北学刊》2007,27(3):96-101
近代放足运动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了放足运动的发端和具体实施过程,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了放足运动过程中审美观念的变化,并在历史审视的基础上对放足运动做了反思。放足运动对中国女性整体解放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其对女性自身感受的漠视,与缠足一样,放足对女性尤其是已经习惯于缠足的女性来说或许也是一场痛苦的遭遇。  相似文献   

7.
王海鹏 《贵州社会科学》2006,503(1):136-138
缠足陋俗"万国皆无,中国独有",严重摧残着妇女的身心健康.近代以来,基督教会和传教士作了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宣传和推动不缠足运动,切实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万国公报>不仅发表了许多反缠足的言论,并对天足会的活动进行了介绍和声援,从而对近代不缠足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共的反缠足运动延续了自晚清以来的政治化思路,不断根据新的形势,赋予缠足各种内涵。苏维埃时期,共产党一面彰显缠足的“封建束缚”特点,一面强调放足对“参战动员”和妇女解放的意义。抗日战争爆发后,除抗战、革命与生产动员外,缠足对妇女自身的影响,继续受到中共的关注。1945年后,中共的反缠足运动逐渐与土改、生产及支前运动结合起来,放足最终成为解放生产力的手段,而非目的,即使是在以解放妇女为己任的妇女运动领导者眼中,亦复如此。  相似文献   

9.
《湘报》作为湖南第一家近代日报,是湖南戊戌维新运动不断高涨的产物。《湘报》报人不仅在理论上对缠足恶俗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和犀利的批判,还在实践中支持创办湖南不缠足会,使湖南的不缠足运动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0.
近代留学教育,是贵州近代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05年兴起的留学高潮,展示了贵州知识界、教育界不甘落后,努力学习"新学"以拯救和发展贵州的信心和决心.在清末民初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贵州的留学教育特别是留学生群体,对推动贵州教育近代化,促进贵州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缠足陋俗在中国沿袭久远,影响甚深。近代以降,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缠足陋俗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这些变化肇始于来华传教士的努力,他们不仅大力进行反缠足舆论宣传,而且还将这些主张付诸于实践。虽说传教士的这些活动主观上是为其传教活动服务,有其局限性;然而客观上却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推动了近代反缠足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略论“五四”运动在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五四”运动,以其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激荡起贵州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但贵州的运动却独具个性,用违反常态而又符合历史逻辑的步伐,表现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普遍规律。本文试通过分析贵州爱国运动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勾画“五四”运动在贵州这一侧面的轮廓。一“五四”运动前的贵州社会,是孕育贵州“五四”时期爱国运动的特殊土壤。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侵略剥削政策和地方分散的农业经济所结出的罪  相似文献   

13.
一、女性缠足:中国封建时代独有的现象缠足起源的年代众说纷纭,但缠足之女为封建帝王所宠爱应始于南唐后主李昱(公元937~978年)时代。官嫔娘是第一个用帛绸裹足以博得皇帝欢心的妇女。北宋时女性缠足之风开始蔓延,南宋以后愈加盛行。《宋史·五行志》篇的“理朝宗,宫人束脚纤直,明快上马”是其佐证。而在元代的杂剧中,“三寸金莲”的“美称”司空见惯。及至明清两朝,是否缠足就成为衡量女性美的第一标准,未缠足的“大脚女”被人耻笑,难以谈婚论嫁。17世纪西方传教士这样描写中国女子:“她们大多很难活到30岁,他们的脚被按照可笑的习俗缠裹…  相似文献   

14.
乾嘉时期是贵州秘密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各种政治、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这一时期贵州秘密社会开始兴起并有了初步发展:鸡足山大乘教在贵州得到了快速蔓延;另一民间教门五盘教亦传入贵州,发展迅速,并为一贯道的前身青莲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贵州秘密会党从无到有,并逐渐走向成熟.天地会于这一时期传入后,拜盟仪式在福建、两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组织结构亦日趋完善;产生于川黔交界处的啯噜组织在贵州的活动有了增多,并开始了向哥老会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京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符号在京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脸谱、程式化的动作、音乐、道具等等.缠足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独特的陋习,也在传统的京剧舞台上有所表现.扮演某些女性角色的演员将跷缚于足上,以模仿中国女性的缠足.作为道具,跷有其技术功能.但演员使用跷的最重要的原因却在于它为其他道具所无法取代的符号功能,即表现角色的性别,表现女性的"美丽"和"柔弱",以及表现女性是男性的性目标.1949年以后,跷被认定为性别歧视的象征并遭到官方禁止.然而,1980年以后,跷在舞台上再度出现.它的兴衰说明它的符号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清末贵州女子教育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 ,女子学堂的大量兴办 ,成为贵州兴学高潮的一大特点。女子教育的兴起 ,不仅丰富了贵州教育近代化的内容 ,而且极大地唤醒了贵州各族妇女的人格意识。在广大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 ,贵州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深层嬗变。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因此,我们一般将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时期称为五四时期.本文对五四时期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民国四川的缠足状况与不缠足努力甚少为学界关注。依据地方档案和报刊资料 ,可初步重建 1 91 2 - 1 91 7年以官方为主的反缠足努力。晚清开始的从劝到禁的进程在民初得到延续 ,但政治权势的变更导致已经被打压到边缘的东西又变成可以重新讨论的问题 ,在究竟以官力禁罚为主还是以劝导为主 ,以及劝导之责主要在民间士绅还是仍由官方进行等方面 ,民国初年出现了分歧。一段时期内曾出现民间反复要求官方严禁 ,而官方却认为应当由士绅进行劝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悲剧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的自觉的感性体验和理性反思意识现象.近现代风云变换的历史巨变为悲剧精神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现实土壤,时代的悲剧精神、女性自身的生存经验构成女性文本独特的审美风范."五·四"时期的女性悲剧作品契合时代表现了"过渡时代"的悲剧;三十年代左翼运动的兴起影响了文学精神,女性的悲剧创作内涵不断宽展,悲剧风格不断丰富;新时期以后,文学向启蒙精神回归,"五四"的批判否定精神得到承续,悲剧出现了创作高潮.  相似文献   

20.
进步主义时期,美国掀起了其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环境运动,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产阶级女性在该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以各类女性民间组织为平台积极开展活动,成为环境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热衷于自然研究,出版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动、植物研究著作,并努力在民众中开展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意识;她们游说各级政府制订相关立法,对森林、水、鸟类等进行保护,成为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进者;她们还自称为“城市管家”,对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烟雾、垃圾、污水等问题进行整治,美化、改善了众多工业城市的面貌.进步主义时期女性的环境运动不仅对20世纪美国的环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极大促进了美国女性政治力量的成长,开启了她们大范围参与政治活动的先河.由于时代的局限,该时期美国女性的环境运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