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本文从源于自然客体;源于历史事件、寓言典故;源于社会习俗、生活现象引发的思想内容等方面,全面分析谚语中深厚的文化沉淀,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一些微观谚语翻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文化认知理论,阐释谚语的可译性问题,旨在为文化承载词语的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和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谚语,是因为人类有共享的认知标准。认知理论的介入使人们对翻译的认识,特别是对文化承载词语的翻译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认知文化图式对翻译的影响 ,指出作者和读者的沟通是以共享的文化图式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读者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缺省或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相异 ,就会导致理解失败和偏差。因此 ,只有清除认知文化图式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 ,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4.
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认知文化图式对翻译的影响,指出作者和读者的沟通是以共享的文化图式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读者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缺省或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相异,就会导致理解失败和偏差。因此,只有清除认知文化图式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5.
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转换。由于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缺省是翻译实践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缺省,就必须要进行补偿。显性补偿和隐形补偿方法各有利弊。合格的译者应具有双文化能力,充分认识文化缺省的存在并采用适当的补偿策略,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中架起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从框架理论来看,汉语古诗中的文化缺省是由源文化和目标文化间缺乏共享的框架及共享的默认值引起的,而文化冲突是源文化和目标文化间对应的语言符号激活相异的框架及相异的默认值的结果。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可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框架的词语,以消除文化冲突和文化缺省引起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关联文化补偿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译者的任务是寻找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上的最佳关联.文化缺省是任何跨文化翻译必须面对的问题,原语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交互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信息意图或交际意图的文化亏损.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依据翻译中文化缺省时再传递的可行性特性以及根据关联原则采取的具体补偿策略,可有效解决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翻译观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在另一种文化语境中这种暗含导致文化缺省。在翻译实践中对暗含在目的语中导致文化缺省的原语采取相应的语言手段予以明示,就能给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实现互明。  相似文献   

9.
文化缺省是指作品中作者与其意向读者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提出了应对文化缺省翻译的各种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文化缺省是指作品中作者与其意向读者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提出了应对文化缺省翻译的各种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和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复杂的、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的文化现象。谚语以概念隐喻为根基,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汉英谚语的对比研究,揭示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认知特征在不同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谚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谚语翻译应充分了解谚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分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谚语 ,作为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除了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外 ,还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谚语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英语谚语是在英国的地理历史、民族风俗、文学等文化背景中产生的 ,它们所表现的也就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关联理论的内涵,介绍了文化缺省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文化缺省及文化缺省的翻译提供较强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可以采取文化缺省翻译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习语翻译及其译语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习语翻译并无定法,导致了同一习语在不同上下文中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传统的习语译法包括借用、直译、意译等三种基本方式.就习语翻译的目的而言,与其他翻译一样都是从内容与意义上准确实现不同译语间的信息转换.文章通过分析习语的不同译法及其体现的"对等"原则,依据等效翻译理论对习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作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本谚语形式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是日本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中的"虫谚",根据其来源及意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体意义上昆虫的"虫谚";一类是想象中的"虫"的"虫谚"。日语"虫谚"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关注和珍爱自然、企望与万物融洽相处、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喜爱精细化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从日本谚语看日本酒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智慧的结晶。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不仅制造了口感细腻纯正的清酒,还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内涵丰富的酒谚俗语。这些酒谚,一部分出自中国的古代典籍,明显带有中国文化思想的痕迹。其中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型的酒文化精神对日本的酒德、酒礼等影响深远。同时,日本民族独特的酒文化特征也在谚语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比较而言,日本和中国酒文化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