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蔡志洲 《求是学刊》2004,31(6):67-7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了高速的长期经济增长。2002年,中国为本世纪的前20年的增长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中国当年的GDP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本文通过中国经济增长与东亚模式的比较,分析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可能、趋势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发以来,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发展可分为1978-1995年和1996-2005年两个阶段.本文重点探讨了1978-2005年28年间科技进步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我们运用索洛模型对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发现科技进步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自身相比在提高,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提出提高黑龙江垦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以浙江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近20年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绩,原因有许多.其中非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为大家所肯定.但是如果能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具体说明这一作用,将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具体.本文以1978-1998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所有制结构变革对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证明了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非国有经济的超常发展引起了资源从国有经济领域向非国有经济领域的流动,由此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各产业部门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旨在从实证角度探究中国的出口贸易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1978-2004年中国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计量检测,得出的结论是: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增加1单位的能源消费,年出口额可以增加1.3151个单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教育规模的扩张,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但教育不平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本文使用CGSS2008数据,检验户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年限以及兄弟姐妹数量等因素对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教育阶段升学机会的影响及其作用在1978至2008年期间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初中升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没有变化,高中和大学升学机会的城乡不平等有扩大趋势;父亲职业地位对子女升学机会的影响保持不变,表明教育获得的阶层差异自1978年以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父母受教育年限对子女教育获得的作用显著,而且其作用持续上升;因兄弟姐妹数量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平等也有上升趋势。要理解改革后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结构及其演变,除讨论阶层不平等外,尚需关注影响居民教育决策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从东南亚国家开始并在 1997年初和1998年影响几乎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 ,人们至今仍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尽管对这场危机的准确起因众说纷纭 ,但许多专家指责美国有意识地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危机。资料显示 ,危机给大多数亚洲国家造成了混乱 ,其中受害最重的是印度尼西亚。经济危机使该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停滞 ,例如在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 ,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降低了 5 .1% ,韩国为 -5 .8% ,印度尼西亚为 - 13.2 % ,马来西亚为- 7.5 %等等 ,危机唯一没有波及中国 ,199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8%。最近举行的亚太经合组…  相似文献   

7.
政府治理结构和中国经济增长关联性检验:1978-200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界往往从要素贡献视角分析单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忽视在特定环境和制度约束下,宏观经济体自适应性和内生性政府治理结构的作用效应.为了深化政府主导型经济治理结构绩效认识,根据中国1978-2006年经济时序数据检验政府治理和经济产出关联性的结果显示,政府主导型治理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政府治理与经济产出呈现倒U形关系,即中国宏观经济存在最优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政府和市场相机治理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8.
叶祥松  胡剑峰 《创新》2010,4(5):61-64
储蓄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变量,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是储蓄率的Granger原因,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因此,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启动消费上,适度改善投资结构,加强对可贷资金的引导和规范,保证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DEA方法,基于金融技术效率视角衡量2001-2009年中国各区域金融创新,并对区域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和其它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我国区域金融创新水平不足,没有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其它服务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黑龙江省1978-2007年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发展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影响到本地区金融深化水平,而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地区金融与经济之间还未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存在滞后性.文章进而分析金融制约产生的主要成因,为确定黑龙江省金融体系自身改革的着力点以及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部制度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一般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机制可以提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水平,本文将这一理论应用于1978年以来的财政分权改革与中国小学义务教育的案例,发现财政分权并没有增加小学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内在机制是,西方通行的财政分权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两种机制在中国并不成立,尤其是人口流动障碍及其地区性差异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向追求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的方向转变,这导致各地区激烈的财政竞争并相应挤占了义务教育等外部性较强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财政支出。本文还发现财政分权对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它推动了富裕地区的经济增长而抑制了后者。  相似文献   

12.
《求是学刊》2015,(4):61-67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当前,中国经济同时面临增速下行压力和结构调整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潜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2年到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LA-VAR模型分析中国创新投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中国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目前创新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水平发展,并导致产业结构凝固。经济增速提高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不显著,也未导致创新投入强度的提高,即经济增长与创新投入之间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对创新投入强度呈负向影响。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彼此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必将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的根源可以划分为货币政策冲击和宏观经济冲击两个层面,通过检验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1998年以前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比较剧烈,1998之后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明显减弱;由货币政策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但2003年以来,由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需对此进行积极的国家经济风险预警和防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培林  田丰 《社会》2012,32(5):1-24
本文依据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描述了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心理和身份四个层面的社会融入状况,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策制度等因素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并没有根本差异;影响社会融入的人力资本因素更显著地体现在农民工的工作技能上;政策制度对农民工社会融入具有重要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经济-社会-心理-身份四个层次不存在递进关系,经济层次的融入并不必然带来其他层次的融入。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放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进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激励和调节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对个人财产和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逐步给予了承认和保护.快速地发展了个体和私营经济.体制改革激励了要素所有制的积极性,竞争带来了各方面的效率,而且劳动力和要素的流动释放了结构转型的增长力量,也使规模经济、分工专业化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对增长的贡献增加.如果没有这样历史性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获得中国30年的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体制转型,即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运用基于非参数DEA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中国钢铁产业在2002-2005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期间中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效率总体上呈现提高之势,且效率的增长较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或创新;与之相反的是,此期间因纯技术效率下降而导致的行业技术效率的变化对钢铁产业生产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说明中国钢铁业在不断通过规模扩张或重组以提高规模效率、获取规模经济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工业是中印两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986年中国乡镇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五倍多。从1973-74年度到1984-85年度,印度乡村工业和小工业的产值也增加了1.5倍。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七五”计划还规定,乡镇企业总产值到1990年要比1985年增长一倍。印度计划部长马德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官方报告,中国人口从1949年的5亿4,000万到1978年已增加为9亿6,000万,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0‰。中国政府鉴于人口迅速增长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至为不利,近年来已开始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医疗费用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单位根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因素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为:1.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和政府公共预算卫生支出比例对医疗费用的增长有影响,且比较敏感。在我国,医疗保健是必需品。除此之外,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开展对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也有影响,但不显著。2.城镇化对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目前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是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最大障碍。现阶段中国的CPI指数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现象持续存在,这直接影响了民生问题。本文列举了中国现在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利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解决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