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至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佛教思想必然影响到当时人们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丧葬习俗也不例外。本文从佛教思想影响下的生死观入手,对汉唐以来佛教因素影响下的民间丧葬习俗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中国民间丧葬习俗中出现众多的佛教因素,绝非偶然,它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韩恒 《社会》2002,(9):24-28
本文是对发生在豫南某农村一起丧葬事件的叙说 ,之所以选择这一丧葬事件进行叙说 ,是因为这一丧葬行为并不是一起偶然的事件 ,而是当地普遍采用的丧葬行为。在这一丧葬事件中 ,死者家属一方面不舍丢弃传统的土葬习俗 ,另一方面又面对现行火葬政策的压力 ,在这双重压力下 ,死者家属最后选择了夜里“偷埋”的丧葬行为。在此 ,传统的民间习俗与现代的国家权力相遇了。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事件过程的叙说 ,透视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农民、基层政权、国家的关系 ,或者说传统习俗与现代国家法规的关系等。1 在此 ,我们不妨把…  相似文献   

3.
商代时期的丧葬习俗,主要表现在隆丧、厚葬。它在中国古代厚葬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厚葬史上出现的第一次高潮。本文将对商代时期厚葬的成因及内容予以论述。厚葬原因  在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中,厚葬一直占有着主导地位。厚葬,是一种习俗,一种现象,是丧葬礼制的具体表现,也是当时统治者通过倡导隆丧厚葬达到他们统治人民的目的。  商代统治者尊鬼敬神,以鬼神之名施政。有《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里所指的“鬼”与当时人们的灵魂信仰有关,表明商代统治者对鬼神是十分迷信和虔诚的…  相似文献   

4.
推行殡葬改革的目的是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习俗,减少群众丧葬负担,节约耕地,保护环境。但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推行殡葬改革工作中,重火化轻治理的问题相当严重,很多群众将亲属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再次装棺埋葬,堆建坟头,大操大办,原来的丧葬陋习丝毫未改,只是  相似文献   

5.
自1956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倡导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名后,从此一个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千年丧葬封建迷信的殡葬改革在全国展开。由遗体土葬改变为实行火葬是人类丧葬习俗的一大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有关古代丧葬习俗的论述颇多,但对于丧葬习俗中的“守制”这一礼仪却很少有人论及。“守制”在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却带有某些特殊性。它既是辽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又是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不可回避的内容。同时,又不难看出辽代契丹族的汉化...  相似文献   

7.
贞惠公主墓与贞孝公主墓,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二女和四女的陵墓。两墓材料殊珍,堪称渤海考古的双璧。贞惠和贞孝虽然都是公主,但墓葬的形制、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就这些差异,探讨一下大钦茂执政的晚期,渤海社会在政治、文化、礼制、丧葬习俗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市以互助丧葬费为目的的老人会、寿缘会等丧葬类合会组织一度异常兴盛,但很快就纷纷倒闭,遭受损失的平民数以万计,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天津市当局对此虽早有防范,但没能有效阻止。在近代城市社会急速转型时期,传统的民间公益性组织正在被谋利性组织所取代,适合于"生人社会"的普遍信任机制还没有建立。传统合会在组织管理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漏洞,致使这种曾经信用很高的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很快变成了非法的骗人组织的代名词,在一度兴盛之后迅速地衰落下去。从近代天津丧葬类合会的兴衰中,可见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的"道德逻辑"和近代社会"市场逻辑"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丧葬问题不仅是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同样也是法学研究的范畴:合葬是一项古老的丧葬习俗;传统孝道观、爱情观、风水观等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引发了合葬争议,法律法规的缺失加剧了这种分歧:因合葬引发的诉讼正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骨灰安葬方式具有民俗性、 传承性、差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受传统 习俗的影响,“入土为安”的丧葬 观念根深蒂固。辽宁是多个少数 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民族习俗 不同,骨灰安葬方式有显著的不 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社会收 入水平的差异,也决定了人们骨 灰安葬方式的不同。我国正处于  相似文献   

11.
移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是决定人口地理分布及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史的意义上说,移民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发酵和催化的作用,本文首先以中国的移民发展历史充分地论证了这个作用。文章还着重论述了移民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它不仅促使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从血缘社会向地域社会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市民的形成、家族组织的分解和宗族关系的疏远;而且由于移民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近代社会组织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先兆。同时,移民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变化和发展,并为形成“海派”文化奠定了基础。本文还论及了当代移民的特点及“内移外补”的移民观点。  相似文献   

12.
清明前夕,江苏省淮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就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二要改革丧俗,争做文明市民。把摒弃陋习、文明祭奠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各地要采取有效方式和措施,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保护环境,提倡以鞠躬默哀、戴黑纱、戴白花和用花圈、鲜花等文明习俗取代愚昧迷信的丧葬陋俗,推进全社会的丧葬习俗改革。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人人有生有死。丧葬,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它和当时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丧葬行为不断膻变、发展,留下了漫长而曲折的足迹。当前人们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十分重视,对社会k占有重要地位的丧葬产生很大的兴趣,想对它了解、认识、研究、总结,是十分自然的事。然而对中国丧葬的认识和研究,远没有相类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婚姻家庭)那样红火。近些年来,出版了几部有关中国丧葬的著作,令人欣喜,然而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国丧葬史的著作仍是寥…  相似文献   

14.
曹学恩 《唐都学刊》2010,26(4):95-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婚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择偶标准的变化、男女结缘形式的变化、婚姻礼仪形式的变化、恋爱年龄与结婚年龄的变化、离婚率升高、老年再婚等。婚姻习俗表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婚姻习俗的变化缘于社会变革,由此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婚姻习俗的变化,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如何将满足个人两性情感需要和履行婚姻社会责任完美地结合在现实的婚姻生活当中,是现代人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殡葬改革,是一场充满困难与挑战的社会风俗革命,它面对的是传承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丧葬习俗.正因如此,殡葬改革工作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农村殡葬改革更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6.
史金波 《浙江学刊》2000,(2):159-160
古往今来,人人有生有死。丧葬,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它和当时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丧葬行为不断嬗变、发展,留下了漫长而曲折的足迹。当前人们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十分重视,对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丧葬产生很大的兴趣,想对它了...  相似文献   

17.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松弟 《浙江学刊》2006,4(5):25-35
1843年五口通商以后,由于先进的经济文化在沿海口岸成长并往内陆扩展,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运用地理学空间分析的方法,放在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大格局中,论述了开埠以后港口城市与其腹地的双向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近代中国经济和区域现代化的巨大影响,最后简述了近代经验为当前和未来提供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丧葬礼俗是中国古代极富特色的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内涵丰富。1991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吉军和贺云翱合著的《中国丧葬礼俗》一书,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丧葬礼俗的学术专著。它系统地阐述了历代丧葬观念的演变、严密而繁琐的丧葬礼仪、形式多样的葬式葬法、精心选择的墓地,以及死者眷属的丧服制度、居丧生活等,揭示了蕴含于丧葬礼俗之中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和等级观念。全书约35万字,另附插图70余幅,共分七章。  相似文献   

19.
梁宁森 《学术交流》2003,(12):174-177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曾一度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壬寅、癸卯、壬子癸丑等一系列学制中有关实业教育章程的出台,既标明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声,同时也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并且,由"西学东渐"而导致的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孕育和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身后的世界     
早期鲜卑人的丧葬习俗为敛尸以棺,殉以狗、乘马、衣物等。一般为土葬,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枢,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