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2014,(1)
正~~  相似文献   

2.
乡情胜亲情     
蒋志诚 《老年人》2010,(3):29-29
人老了,喜欢怀旧,我永远忘不了湘乡市梅桥镇土桥村新屋组,那里是我和我的家人30多年前的“避难所”,是一个至今仍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乡情卷粉     
在贵州省安顺市,最有特色并在当地最深入骨髓的小吃当属卷粉。卷粉是素食。其做法是将粳稻加少许糯米用石磨磨成又白又浓的米浆,再在米浆中加入秘制韧性物。将备用的米浆倒入铝制薄且圆的浅圆盘里,将米浆在盘内均匀地荡平。  相似文献   

4.
国画     
刘敦义 《老年世界》2014,(18):27-27
老归故土登新阁,身入云中望六合。古往今来事反复,春回冬去路曲折。个人成败凭机遇,万众悲欢靠改革。但愿家乡秋更好,苍生共润丰收泽!  相似文献   

5.
国画     
大红衬底莲花座,凸塑养生和字文。和善乾坤生万物,人和则能健身心。  相似文献   

6.
国画     
蒋昌典 《老年人》2013,(11):46-46
南天门上近虚清,云外风回万壑钟。九曲黄河穿漭嶂,一轮红日涌蓬瀛。  相似文献   

7.
国画     
叩户嘘寒人去后,客厅仍有余温。茶几谁置一枝春。入眸花几朵,情意重千金。杯水养梅情自寄,朝朝室绕幽芬。小诗夜半枕边吟。老来非寂寞,同道有知音。  相似文献   

8.
国画     
陈历镜 《老年人》2014,(2):48-48
闲看云卷与云舒,朝种桑麻晚读书。 天假一方黄土地,时溶雅墨写真如。  相似文献   

9.
国画     
任勇 《当代老年》2010,(9):54-54
玉树高原冰雪乡,房塌地裂泪盈眶。军民万众齐抢救,父老乡亲脱祸殃。不弃不离红丝带,爱兄爱弟热心肠。通天河险齐天圣,展翅雄鹰四海翔。  相似文献   

10.
国画     
李传昭 《老年人》2013,(8):49-49
寂寞南斋奋笔耕,不甘伏枥度馀生。小窗风雨梦常新。敲韵不知双鬓白,居闲始觉一身轻。春来春去总关情。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和老爸好像中了很深的电脑瘾,怎么戒也戒不掉。虽然电脑还是有较大用处的,例如:可以打印文稿、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了解时政新闻……可是那正方形里的电脑游戏可就不一样了,那东西可把我们父子俩给害惨了。  相似文献   

12.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08,(12):46-47
抒怀,雨中游天门山,乡情,中秋,醉花阴·登南岳,虞美人·秋,虞美人·秋意,听雨。  相似文献   

13.
成北 《老年人》2007,(5):24-26
2007年3月23日,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虽然“贵”为伟人之后,但毛岸青一生谨记父亲家训,勤勉工作,踏实为人,默默地走完了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国画欣赏     
《老年世界》2007,(22):F0002-F0002
此画中一截老松,枝盘多变,形同龙爪,以细毫浓墨写松针。梧止其上的一群丹顶鹤,造型生动写实,设色清丽柔和,在质感与色彩上与松针形成鲜明对比。瑞鹤举止优雅,顾盼生情。  相似文献   

15.
拉国画欣赏     
《老年世界》2007,(22):F0003-F0003
这是一幅充分表现中西绘画技法融合一体的作品。山石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法,并细加点苔,树木枝干以及孔雀的身体又采用欧洲明暗画法。以突出立体和细部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交际》2014,(5):F0002-F0002
<正>陈半丁(1876-1970),名年,字静山,号半丁,以号行,绍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其画得任伯年、吴昌硕真传,进而师法陈白阳、徐青藤、石涛、赵之谦诸家。擅长写意画,无论花卉、山水、人物,皆能挥洒自如,雅俗共赏。又精鉴别,善收藏,在书法和金石篆刻诸方面亦深有造诣,书法工四体,行书尤富米南宫韵趣,治印继承吴昌硕钝刀法,但篆法、章法别具一格,浑厚古朴。所作有《陈半丁画集》《陈半丁花卉画谱》等。  相似文献   

17.
网上阅山川     
稻香翁 《老年世界》2010,(21):16-17
网络时代真是发达,有网上开店的,有网上投稿的,有网上视频的。我们老两口在儿子的鼓励下,也赶了回时髦,来了个“网上旅游”!  相似文献   

18.
网上阅山川     
网络时代真是发达.有网上开店的,有网上投稿的,有网上视频的。我们老两口在儿子的鼓励下,也赶了回时髦.来了个“网上旅游”!  相似文献   

19.
康濯的乡情     
万是侬 《老年人》2003,(3):34-35
1987年4月8日,老作家康濯应邀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汨罗市。那时,我在汨罗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陪同他参观访问了几天。几年过去了,康老给我留下的回忆还是那样深刻难忘。康濯原名毛继常,出生于1920年,汨罗市红花乡毛家河人。他很小离开故里,住在湘阴县城常泰街,年岁稍长便到省会长沙读书,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1938年,康濯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写过《我的两家房东》、《春种秋收》等30多部小说,同时创作少儿文学作品,共计300多万字。他的作品,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11,(5):48-49
乡情方光武易逝韶华两鬓秋,故乡山水梦常游。儿时放牧渔樵处,草自青青溪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