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徽剧,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黄山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建设我省、我市“文化大省”、“文化大市”的战略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现实的、长远的意义。前不久我写了篇《抢救徽剧、刻不容缓》的短文,感到言犹未尽,现再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文化重镇,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2005年以来,重庆按照国家的部署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现实进展来看,还需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思路、策略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掠取逐渐频繁,引起了国人及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为此,我们必须严阵以待,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广泛动员,做好有针对性的工作,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07,(1):36-40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也被称为“民族民间文化”或“无形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四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四川西部文化强省建设.省政协杨海清副主蔫组织课题组,承担了省社科规划课题——《找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并深入泸州、宜宾、自贡、内江、成都、德阳、广元、达州、广安、南充、甘孜等11个市州、近20个县(区)、镇,对这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专报于后,请参阅。  相似文献   

5.
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蒲晃一郎代表该组织发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决定每两年申报、宣布一次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0年8月即下发正式文件在全国启动这一“申遗”工作,并决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程,文化部高官在专门考察了黄山市所在的古徽州之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乡土社会,乡村文化精英在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发展,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社会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代表性传承人即文化精英名录制度和保护制度正面临着困窘的当下尴尬和隐忧。因此,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培养文化精英,恢复乡村社会的文化功能,真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在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由于保护手段的陈旧,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不能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需要.本文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出发,剖析了数字技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应用技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方面提出了椎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肯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详细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非物质遗产被不正当商品化、非物质文化载体被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欠缺、传承出现断脉、民众意识薄弱、保护教育匮乏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态、保护物质载体、健全保护信息系统、保护传承人及文化空间、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开展保护教育及进行旅游开发等一些策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大一统和文化多样性相统一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如何在地方开展有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理论和实践中的崭新课题.特别是关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角色定位与政府职能发挥的研究方面,学术界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出的新要求,根据文化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大、样式多、历史悠久、特点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江西省为例,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展个案研究,从政策制定、价值维护、合作共赢、社会协调、职能整合、绩效评估、任务实施、信息化建设与资源筹集等九个方面,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具体角色定位,从个案中管见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科学界定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角色作用,形成在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与协调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互动格局,无疑是探索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旅游开发力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有利于更合理、更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布洛陀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百色布洛陀文化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有利于实现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安徽黄山市有徽州三雕、徽剧、目连戏、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和歙砚制作技艺等6项入选:几乎同时,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又专程到黄山调研。听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意见建议。有关专家评价:“黄山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创新模式。使众多古徽州文化遗存得到有序传承。”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难以回避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尽管在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出现"失真性"与"商品化",但是,民族旅游能激发民族社区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重构的热情,强化社区成员的族群认同意识及进行民族文化的再建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演、传承延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在文化经济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河南作为非遗资源大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需要对非遗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变。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着力点在于集聚化、创意化、传媒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5日,黄山市文化局在屯溪假日酒店举办黄山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是来自三区四县的文化局局长及文化馆馆长,主办方特邀了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专家胡迟主任来屯讲课。胡迟主任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普查工作方面的有关内容和知识。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各种信息载体的保存提供技术支持,让人类文化遗产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揭示和宣传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纷纷加入到保护工作的行列中,积极利用图书馆在收集文献资源方面的优势,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扩大图书馆服务领域的一项新的工作来开展。自贡市图书馆作为自贡地区文献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中心,在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收藏功能,显示出公共图书馆应有的文化自觉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对于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切实地延续其文化生命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其价值与功能。把社区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是一条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社区文化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目连戏在开展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娱乐性、文化参与性、文化寓教性和文化认同性四个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西征,足迹踏遍宁夏山川大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壮举,成为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自然文化遗产、建筑文化遗产、各类红色文物遗存,包括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宁夏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广泛的时代意义。宁夏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应与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等有机衔接起来,与旅游文化融为一体,进行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和实验,正在国内十个省区的特定地域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仅展开数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念和实践更是刚刚起步,甚至某些已被列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省区,所做的保护规划竟然仍是文物保护的路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如何为该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驾护航?笔者以为要以更新的观念,以非文字文化保护的视野和内涵,营构文化生态保护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维创新:重庆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重庆市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的个案研究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利用,需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作为保护传承及利用主体的三维构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清晰地认识到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具有特征的地域自然环境,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主动保留、恢复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