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堪称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通过运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波特向读者展示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一天在病床上的心理活动,并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的意境空白。本文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来看这篇小说,探寻小说的创作风格,挖掘其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2.
曹咏梅 《社科纵横》2006,21(4):138-138
新课标下,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的消遣性阅读,落实“以读为本”是实行课改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晓洁 《学术交流》2006,(5):160-162
通俗小说作家充满了读者接受意识,他们是读者文化心态的代言人,他们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适合了大众的欣赏口味,与大众的审美心理相契合,受到大众的欢迎。但通俗小说常常能创造辉煌一时的、短暂的美丽,又难逃被正统文学长期排斥的尴尬。而文学是在雅俗互变过程中不断获得提升和发展的,通俗小说正是促进了这种提升和发展,它是文学发展的必要的过渡和铺垫。也许有一天雅文化也会变成大众的“俗”,那么全民族的文化水准也就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问题的研究一直侧重于原子论的方法,原子论方法的局限将创造性理解为外在行为。马斯洛认为研究创造性必须是整体论的,而不应二歧化思维。创造性的问题就是有创造力的人的问题。教育的作用是发掘人的潜力,尤其是要注重人的创造性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杨东柱 《社科纵横》2010,25(8):20-22,29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必须通过解读来实现。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从两个维度入手:其一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即返本,目的是实事求是地走进马克思主义;其二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现实解读,即开新,目的是与时俱进地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沿着文本与现实、返本与开新的维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走进马克思主义又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徐锦秋 《生存》2020,(14):0020-0020
“部编版”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广使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成为新的“热门”,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内提高训练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语文老师和学生共同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陈青艳 《生存》2020,(4):0003-000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写作在初中英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不论是在文章结构、语言表达还是在素材积累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当前初中英语教师从阅读写作一体化的观念入手,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展开写作教学,借助阅读文章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进而转化成英语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哲学发展滋养了文学研究,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文学作品解读中存在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由于主体间性的存在,使得其中也存在着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基础,文本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归宿.对文学作品解读中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呈现的分析,使解读过程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有益于读者对作品更加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11):138-140
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对读者的阅读心理加以了解和研究,更加有利于图书馆掌握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状况,从而促进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本文试图对读者阅读心理的概念进行归纳和阐释,提出研究读者阅读心理的重要性,并着重分析高校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提出基于读者阅读心理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6,(8):137-139
本文通过对传统阅读萎缩之现状进行分析,以图书馆人视角探析社会戾气产生的根源,认为国民对传统文化知识日益缺失,从而导致世风低下。文章旨在警醒人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阅读是填补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消解社会戾气的最佳良方。  相似文献   

12.
严曼 《生存》2020,(15):0141-0142
由于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的限制,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储备量均不如城市儿童。根据农村小学的现状,教育工作者在传统教学课程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多文本阅读,正是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开创型课堂模式,这种创新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改善了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将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马莉 《生存》2020,(7):0075-0076
高考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决定着他们一生的命运,是他们生命里程中最要的时间节点,高考中的语文属于重点考察科目,语文中的阅读又属于重点中的重点,阅读是考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试题类型。阅读考察题型中,论述类文本和非连续文本属于常考的两种类别,本文基于新的高考理念下,重点论述论述类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整合阅读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立 《唐都学刊》2014,(1):111-114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知识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过程中理论文本资源的判定以及理论文本解读方式的择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它决定了文本学方法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必然路径。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需在西方文本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本资源判定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反思分析两个层面取得深入进展,并通过正本清源的文本学观照,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论自身的学术内涵与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5.
吴越  陈生梅 《社科纵横》2003,18(5):87-88
本文试用关联理论分析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 ,从而论证该理论对阅读理解过程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进一步提出在教学中运用关联理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孙小华 《生存》2020,(5):0153-0153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就要善于抓主问题,并根据文本和学情精心预设或生成一个个巧妙的问题链,设计路径有这样几条:问题链的设计要有主问题的支撑;要关注学情;还要注重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只有这样,才是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设计,才能在教学中起着以一当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樊苏印 《生存》2020,(10):0167-0167
新课改下,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文本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但是文本阅读自身有一定的难度,进而使学生未能对文本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海珍 《社科纵横》2003,18(2):82-83
本文介绍了阅读理解的基本理论—三种图式 (schema) :从下而上图式 (bottom -upschema) ,又称语言学图式 (liguisticschema) ;从上而下图式 (top -downschema) ,又叫知识图式 (knowledegschema) ;相互作用图式 (interactiveschema)。提出就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而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应对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这两方面的教育加大力度 ,使学生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达到较高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结合了地方性的特色,在实践中创新与突破,创造了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治理文本,不仅提升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创新能力,而且丰富了基层民主治理的形态。本文借助美国学者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以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审视浙江基层民主的本土资源的累积与创造性转化,并对浙江基层民主的发展与创新给予一定的解释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刘悦笛  Zhu Yihua 《孔学堂》2023,(1):23-31+116-125
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提供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导向性方案,同时也是儒家得以“创化”与“转创”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儒家的现代性转型,林毓生所要“转化”的乃是儒家人文主义,李泽厚所要“转换”的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西方自由思想为比照,林毓生将“仁”从“礼”中剥离出来,而且把“仁”置于“礼”之先,再与“天赋人权”观念接通起来,从而试图在“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西方自由人文主义”之间实现新的整合。李泽厚描述出“仁”本生于“礼”而后主宰“礼”的历史转变,又在公德与私德区分的现代意义上,主张“礼”“仁”分疏以区别于二者合一抑或对抗。据此,李泽厚以“西体中用”的方式,力求探索出“儒家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之间新的融合。当代儒家所在寻找的恰是“儒家性的现代化”之路与“现代性的儒家化”之道,“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对传统的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