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枢密院产生于唐末,五代、宋、辽、金、元各朝继承并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政治机构。研究它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政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对五代时期的枢密院作一初步探索。一、五代枢密院之沿革中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宰相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行“中书门下之印”,宰相的权力迅速膨胀。安史之乱以后,中央王朝的政治生命力受到严重摧残,外有回纥、吐蕃的骚扰,内有藩镇军将的  相似文献   

2.
马玉臣 《中州学刊》2002,(5):128-132
北宋前期的枢相不是宰相 ,也不是宰相兼枢密使 ,而通常是指带侍中或平章事衔的特殊枢密使。本文对枢相的含义予以新的解释 ,探讨了其系衔方式、入选资格、待遇、人数及任期问题 ,肯定了其有利于中枢权力调配之作用 ,并指出其对财政支出带来压力的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翰林院机构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枢体制中占有特殊地位 ,翰林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杨果著《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书 ,以翰林学士制度为核心 ,在分时期、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对从唐朝中叶到清朝末年的翰林院机构的演变及其政治运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揭示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体制运作的一条规律———皇帝身边起草诏书、传达命令的近臣 ,因与皇帝接近、参与决策、掌管机密而逐渐获取大权 ,变为朝廷重臣 ;当其外化为朝廷重臣后 ,皇帝便赋予新的近臣以权力 ,近臣则再度外化 ,如此层层剥落 ,中枢权力…  相似文献   

4.
唐人在追溯门下省侍中、给事中的渊源时,混入了原本属于汉代左右曹、诸吏的记载,由此产生的误解需加辨正。汉代左右曹在“殿中”处理政务,介于皇帝和尚书之间。任职左右曹者也被称作“诸曹”。左右曹与公府东西曹、郡县“门下”组织存在可比拟之处。诸吏对诸曹有领导和监督职能,属于殿中“执法”官员。西汉后期尚书地位提升,诸吏的权势相对下降。随着两汉之际的制度变革,东汉前期诸吏、左右曹被取消,其部分职能被宦官代替。东汉后期士人要求参与中枢政务,但为全面取代宦官职任,援引了侍中等一些原本的“非吏职”,门下机构最终在一个“断裂—升级”的过程中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5.
三省制中的中书省正式建立于曹魏时期,它是在东汉末年秘书监的基础上转变而来的,从成立之日起,中书省的主要职能就是制定诏令,并因此成为魏晋之际的中枢决策机构;两晋时期中书省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政治职能,均有了明显发展,它不仅继续专掌诏令,还广泛涉及中央政治的许多方面,成为拥有决策、行政双重权力的新权力中心.中书省在两晋时期的发展,为最终形成中书出令、门下封驳的二省联合中枢决策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田志光 《社会科学》2021,(1):138-152
南宋建立初期,中央三省机构和宰相职权仍沿袭北宋之制。至建炎三年,三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改革为两省(尚书省、中书门下省)。此后尚书省职能迅速扩大,获得主要的取旨权,成为取旨和执行一体的中枢关键机构。改革后的中书门下省并未继承改革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能,权力大为缩小,职权行使主要表现为政务处理的建议权,其封驳职能施行不尽理想。伴随着三省机构改革,宰辅名称和职权也发生相应变化,宰辅的"省份"属性逐渐淡化,宰相权力分配不再以三省机构为依托,相权更加集中,这也成为南宋相权膨胀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曹家齐 《学术研究》2020,(11):110-118+178
元祐以后至北宋之末,中央行政体制虽施行三省聚议及合班奏事之法,尚书省亦以"批状"作为处理日常政务的文书形式,但终未在制度上对三省机构进行实质性改变,而宰执"批状"处理权亦秉承熙宁十年诏令,置于皇帝的约束之下,并未如北宋前期之故事。这一局面直到南宋才有大的变化。南宋时之"三省合一"是对元丰改制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一次大调整,其调整方案依据的则是司马光等人的《乞合两省为一》的奏札。这一制度调整,在机构设置和权力划分上表现为三省实际行政长贰的合一,以及具体办事机构和吏员裁减等诸多方面。在中枢政务运作方面,则实行给事中、中书舍人列衔同奏等行政程序简化措施,而尚书省亦能独立以批状处理日常政务,且此权力较之北宋当有所增重。只有综合考虑中枢政务运作与三省长官及机构设置问题,才能真正明白南宋"三省合一"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三公九卿制是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中权力中枢机构和权力执行机构的概括,代表了以行政为主导的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体制。它发韧于商朝,形成于西周,秦汉时期奠定了基本模式。而在具体运作中,它又处于建立、成熟、消亡和重新建立的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9.
南北尚书制度是太武帝统一北方后,为适应新的统治需要由南北大人制转化而来.南北尚书职权广泛、 位高任重,是北魏前期最重要的职官制度之一.南北尚书曹不是胡汉分治机构,分置南、 北二部尚书体现了北魏对国内两大异质文化生态区域的重视.太和年间,随着北魏由二元型政治体制向封建国家转型的完成,南北尚书制度失去了存在意义,于是在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的官制改革中被罢废.  相似文献   

10.
唐后期至五代枢密院之演变略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自唐代宗始至梁、唐、晋、汉、周五代各个时期枢密院机构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 ,认为枢密  院权力的起伏变化是受着唐代末年恶性膨胀的宦官政治与五代军阀割据的武官政治影响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元丰官制改革以前的宰相制度,是讨论政治制度,尤其是宋代官制时,首先遇到的问题。 一、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三种说法 (1)认为:“宋代的尚书令,中书令及侍中,自始即为序进之位,不予朝政。其总领百官,统理众事而居宰相者,初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日本学者也认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名称虽然存在,可是,在唐制中作为三省长官的宰相,即让位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  相似文献   

12.
北宋参知政事始设于太祖乾德二年(964年),神宗元丰改制废罢,在北宋前期,参知政事是宋朝中央政府(中书门下,简称中书)的副长官,权力与地位仅次于宰相。由于在参知政事设立及人选问题上存在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权力配置问题,因此,宋太祖朝参知政事设立之后,其职权几经变化,与宰相分享中书权力的配属关系也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说:“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事,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管理兵刑的是封建国家的暴力机关,管理钱谷的是封建国家的剥削机构。这两者也就是封建国家向农民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主要工具。毛主席又曾指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新疆通史"资料从书之一种,由马大正、阿拉腾奥其尔担任主编的这套影印书2013年7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整套书以所收奏牍内容的时间为序,分列八册。第一册为雍正、乾隆、嘉庆朝卷,收录阿克敦、勒保、松筠、那彦成四人个人奏稿121件。第二册为道光朝卷和咸丰朝卷,共收奏稿294件,其中道光朝卷收录有名可查22人的奏稿233件,咸丰朝卷收录奏稿61件。第三至五册为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收录奏  相似文献   

15.
仝建平 《兰州学刊》2009,(9):195-198
宣徽院是中国古代一种专门性的宫廷服务机构,长官称为宣徽使。宣徽使最早设置于唐代,是一种使职,大致为后代各朝沿用。唐代宣徽使的权力职能前后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唐时宣徽使初设,仅仅是内诸司使之一种,与其他内诸使分担宫廷内外事务,只任用宦官;唐代后期随着宦官专权愈演愈烈,宣徽使逐渐权力壮大;晚唐时宣徽使进入权力中枢行列,与两中尉、两枢密使成为北衙诸司使之首,而宣徽使是诸司使庞大系统的总管家,权力达到顶峰。唐亡前夕不再任用宦官,地位重要,但权力不及晚唐,逐渐步入衰落的轨迹。现在可以考知姓名的唐代宣徽使、副使共有21人。  相似文献   

16.
《尚书》这部书,前贤广有研究,专著不少,考证更多;且对其成书确期聚讼纷纭,迄无定论。但不管怎样,它总是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古籍,因而正确地解读它,实有必要。蔡枢衡同志在《法学研究》1980年第4期所发表的《历史上定罪和处刑的分工》一文(以下简称蔡文),基本上以《尚书》为立论依据;然而所引《尚书》经文,绝大多数在经过一番考订之后,作了很不寻常的改变。这就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解读古代典籍的方法。如果这个方法准确可靠,那将是文史科研方面的可喜突破。然而细加思索,实不敢苟同。首先,蔡文似乎从根本上否定了前辈学者对《尚书》的研究。文章头一段写道:“《尚书》是现存古书中內容最古的史书?菹执骸⑻迫耸康淖⑹?连《吕刑》的内容,也是令人读了不知所云。至于虞、夏司法制度,好像《尚书》内容根本不曾涉及。实则由于《尚书注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封建社会 ,“朕即国家”的观念在秦汉就已形成。诏令形同法令的共识自封建专制制度初建时就已产生。皇帝一言九鼎 ,从出言到形成诏令须经过一套规整的程序。其中制诏前得到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是其关键 ,获取可靠信息的主渠道之一是臣僚们的奏章 ,故执掌制诏与呈奏职能的机构便一直成为中央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枢部门。诏令的概念在《唐大诏令集》的解释是“用皇帝口气发布的官文书”,就是说 ,皇帝的话一经以书面形式发布出来就变成了官方文件。历朝诏令虽名称不同、内容不同 ,但均“无非是指书面记载的皇帝的命令”1。对奏章的概念 ,刘勰在…  相似文献   

18.
唐代宰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数多、名号多。除了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尚书仆射(初期)、中书令和待中为正式宰相外,皇帝又经常让其他大臣以各种名号参预政事。最常用的名号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加此两种名号者,不论其本官如何,均为事实上的宰相。文献表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同三品与同平章事这两种名号同时并用,甚至在同日拜相者中,也存在有人为同三品,有人却为同平章事的情况。照理,两者之间应该有某种差别,但检诸《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及时下各种官制史著作,均未见说明。本…  相似文献   

19.
笔者前撰《宋初中书事权初探》一文,对中书与枢密权力的转移、参知政事与中书事权的关系、枢密与中书事权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而三司掌财权,宰相不得过问;台谏横行,宰相受箝制,是宋初中书事权削弱论者的另外两条有力根据,故本文拟对三司、台谏与中书的关系进行考察,并对来初中书事权作进一步的探索。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20.
秦汉以前,不论是臣答君的回信,抑或臣子之间的通信,都一律称书。至秦汉时发生变化,皇帝给臣下的书称"诏书"、"赐书",臣下给皇帝的书称"上书"、"上奏"。"书"、"奏"加"上",强调了以卑达尊之意。除"书"和"奏"之外,还有"表"、"章"、"笺"。从书信构成看,各种类别的书信又可分为公文和私信两大类。奏、章、表、笺为公文或具有公文性质,而私人往来的信件大多称为"书"。西汉以前私人书信凤毛麟角,西汉以后私人信件开始增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物质条件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是私人书信比重剧增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