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古战场,雁门关犹如一座风云多变的历史舞台,从春秋战国到明末,这里载入史册的大战多达一百多起。特别是自宋朝以来,古代县民间有关杨家将屯兵戍边、镇守三关、精忠报国的故事至今脍炙人口,流传于世。同样代县城赶三月三庙会,这枝古老的民间艺术奇葩,一直绽放到今天。可是有趣的是,北京人叫逛庙会,可是地处晋北的代县人,不叫"逛"庙会,而是叫"赶"庙会。据代县县志记载,自古以来,代县每年的庙会就很  相似文献   

2.
代县方言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主要从语言事实出发,对代县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面貌作一概要说明,并对其中涉及的某些现象、用法作一初步分析、探讨。代县方言的人称代词同山西其他方言代词相比,更具特色并呈多样化形式,尤其是第一人称更是复杂多样,很值得探讨。本文包括四个部分:一、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主要列举代县方言人称代词的各种形式;二、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主要介绍代县方言人称代词最基本的意义用法,通过与普通话相应人称代词作比,力求基本绘出代县方言人称代词的全貌;三、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现象,对代县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包括虚指、转指、名指用法,人称代词“人家”的多指化,作了初步的归纳、概括和分析;四、代县人称代词的历时探讨,从历时的角度,追溯历史,收集近代汉语文献资料,试图理出代县方言某些人称代词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3.
吉文 《山西老年》2010,(12):27-27
雁门关脚下的代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是全国著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代县县委书记霍富荣在实施文化强县的战略中,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干部的优势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代县县委老干部局作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以强县富民为己任,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文化强县的工作布局,创新模式、广搭平台,引深活  相似文献   

4.
起始体着眼于事件的起始阶段 ,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起始或情状变化的开始。文章考察代县方言的起始体 ,对代县方言起始体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作了初步描写 ,并进一步对起始体标记“起”“将来”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比较 ,探讨了代县方言起始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有一位被称为是点燃晚霞的人,他就是县委书记赵润林。 1995年3月,赵润林受命担任革命老区——代县县委书记。他深感代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代县的老干部是新中国的奠基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拓者,管理和服务好老干部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上任伊始,他迅速调整充实了县委老干部工作领导组,亲自挂帅,对各乡镇分别确定了一名副书记分管老干部工作,健全了全县的老干部组织机构。赵润林书记时刻牵挂着全县130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做到了工作到位,思想到位,感情到位,被老干部们亲切地称为党的好干部,老干部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6.
文章为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报告之一。笔者作为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古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周边地区)的玉石信仰民俗调研。笔者考察了代县—雁门关地区的用玉民俗和崇玉心理,从葬俗、婚俗、趋吉避凶习俗、宗教习俗等方面进行考察,以第三重证据的形式论证古代州地区玉文化遗存,从而为玉石之路山西道的路线提供旁证。  相似文献   

7.
论唐代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县制沿革中,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对唐县县域分等、县衙机构的设置、唐政府对县令的管理以及对县政工作的检查考核等有关史事的清理分析,对唐代县制建设状况作出粗浅论述。文章指出,唐代县制的发展,保证了唐王朝地方区域社会的长治久安,同时也为唐以后地方县政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不断向着复杂化、大量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做好统计工作进行了研究,从大数据的相关概述、大数据时代县级机构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县级机构做好统计工作的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学术回顾与评述的角度,指出将当代县级政权与县域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学术与实际应用的双重价值。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当代县级政权和县域社会,既能拓展乡村社会学的研究空间,也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丰富当代中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代县枣林镇沱阳村离休老干部魏俊山,满头银发,年已7旬,可仍满腔热忱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操劳忙碌着,人称“雁门关下不老松”。 老魏1942年参加工作,在代县从事农业工作30余年。1983年,魏俊山离休回到了故乡。回村后,他不贪图安逸,而是不减当年锐气,老当益壮,继续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赢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尊重和赞扬。 离休回乡这些年,魏俊山帮县志办写成了一部10章9万余字的《代县农业志》;向村委提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投资8千元新盖小学校舍5间,维修20间。他在征得镇党委同意后,主动担任了学校董事,积极为提高教学质量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县衙,叶县县衙是明代县级政权衙门的实物标本。其空间布局、建筑细节体现着明代的等级精神;在各项制度较为成熟的明代,县衙成为基层权力运作的静态凝结,反映了明代县级权力的日常运作过程;其虚受堂和思补斋的设置以及楹联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贤人之治"的一致期盼与政治期许。  相似文献   

12.
宋代县制改良与积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县制演变中,隋唐是其成熟时期,宋代则是其优化期。宋王朝通过推广知县制度、细化职能体系要求、限定县尉权力等措施,实现了县级主官体制的人事组织优化。但与之紧密相关,北宋后期县级出现冗官强吏问题,南宋县官评价体系的片面突出又导致了其职能偏失,宋代县制因此发生转折并最终形成困境层积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代县连续14年没发生一起老干部越级上访案件,稳定的大局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老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为确保老干部“两个待遇”的落实,他们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代县共有1600名离退休老干部,为落实好他们的生活和政治待遇,县委、县政府逐级建立了领导保障机制、财政支持保障机制、离退休费保障机制和政治待遇保障机制,医疗保障机制正在完善中。尽管代县这几年县领导调动频繁,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的老干部领导组一直健全,各乡镇和各单位也相应设有分管老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副职领导。县财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出土的金石、简牍文字,结合文献记载,可知汉代县域的监察制度既有郡监察县的上级监察部分,也有县令长仿效郡域督邮监察方式而进行的县域监控体制。由于汉代县一级官员是由中央任命,而乡、里一级官员都由乡里产生,二者代表的利益存在一定冲突;尤其是啬夫、亭长级官员被郡守用为督邮,转而监察本县时,会激起本县令长及其僚佐的极大反感。由于汉代县级长官的任命、去职都不如后世严格,其权力又无所不统,按理来说回旋的空间应该很大,但在当时的回避制、禁锢制等时代背景下,导致县域监察成为汉代地方监察体制中冲突最激烈的一环,任命的无序及擅自弃职等成为汉代县级长官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古代县官的待遇制度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县官在品级、俸禄、舆服、第宅、休假、退休、丁忧、奖励等方面享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其它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16.
代县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老干部局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为老干部“送温暖、办实事、抓落实”深化服务系列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为老干部办了8件实事。  相似文献   

17.
代县老干部局始终把老干部工作当作关系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努力营造上下重视、全社会关心老干部工作的浓厚氛围,他们在加大宣传力度上突出抓了如下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5,(4):10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八路军第一二O师师长贺龙命令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深入日军侧后,在代县的广武、雁门关、太和岭间,破击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补给线。贺龙亲自把第七一六团团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召到师部,对他们说:"忻口会战正在进行,敌人从大同经雁门关不断往忻口运输弹药、给养,这是日军最主要的一条运输线。但是,他们很嚣张,自以为那一带已经成为他们的后方,没有中国军队,因此警戒疏忽。你们到那里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日军这个弱点,发动群众,给鬼子来个突然  相似文献   

19.
我是山西代县雁门关乡西段村的一名普通党员,今年75岁。我无儿无女,身患残疾,党和国家给我办了“五保”,让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雅丽 《山西老年》2012,(2):49-49
炕围画是一种民间的室内装饰画,作为山西地方文化中地域性很强的造型艺术,融汇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的精华。炕围画在山西的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其中尤以原平、代县的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