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会计造假行为是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中外会计造假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试图对会计造假行为进行心理上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减少造假行为,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王岚 《决策探索》2004,(12):65-6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构成:主要源于“行为故意性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由多种因素形成,但是行为人的行为故意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行为故意性f即“会计造假”)是构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苏丹 《管理科学文摘》2012,(27):161-162
会计诚信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会计失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信息不对称、利益驱动、法制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等等,然而主要根源还是在于利益驱使,没有实在的利益可图,会计造假也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要想逐步减少会计造假行为,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以会计群体为本的、系统性的会计举报机制,广开言路,对会计造假行为的责任人予以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会计造假成因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造假的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会计造假现象泛滥的原因是在制度上存在对会计造假的强烈需求和供给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降低造假的预期收益并提高预期成本是抑制会计造假行为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鹏 《管理科学文摘》2009,(28):217-218
会计造假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上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从源头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恶意造假者和直接责任人从严惩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财务工作的实际,就会计造假的动机、表现及危害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芳 《决策与信息》2009,(1):143-143
我国商事账簿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体制背景下由于会计造假的低廉成本与高额收益因而导致了会计造假行为的膨胀。本文基于此事实,首先阐述了商事账簿的相关事项,再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安然事件之后,美国的萨班斯法案要求中国在美国的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国目前也是会计造假案层出不穷,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要求其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仔细分析不难看出:经营失败是本,审计失败是末;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应分清会计不实与会计造假的界限;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阶段性”;单纯依靠经济处罚是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需要从多方面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9.
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都是与会计原则、会计目标相悖的行为,都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但前者属于非故意的过失,而后者属于故意的造假和欺诈行为,应正确区分对待。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化的今天,会计造假事件也屡屡发生,会计职业因此陷入严重的诚信危机,这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为了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的频频出现,规范会计行业、提升行业整体可信度已逐渐提上日程,但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以当前存在的不规范会计行为为背景,分析不规范会计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给出相应规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当前中国事业预算体制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完备,会计监督不得力等原因,导致目前林业科研单位会计普遍信用不足,而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林业科研单位会计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会计信用缺失”导致会计造假,会计造假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祸根。本文以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会计诚信的内涵解释为出发点,就我国林业科研单位会计诚信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做了分析,旨在呼唤会计诚信的回归。提出只有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契约理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会计诚信约束机制、会计诚信保证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更大地发挥会计在林业科研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友人当会计十几年,说来顺心顺气。近来,他有一股怨气怎么也理不顺,对会计法规考试一嘴不满,说这些法规大部分是杀鸡给猴看,好象违规作帐和造假帐的罪魁祸首就是会计。尽管他也知道这种考试是敲山震虎,伤不了皮毛,可就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凭什么一有风吹草动就拿会计开刀。造假账对会计有什么好处?犯不着做贼似的上害国家下昧良心。但是,敢不造假账吗?除非想砸饭碗子卷铺盖走人。所以他建议,国家有关处罚假账的法规准则条例等,别老盯着会计不放,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会计好比木偶,导演木偶的线绳子掌握在幕后,即便犯了案子,会计不过是可怜兮兮的从犯。当然,会计应该坚持原则,拒绝那些不干不净的“幕后指使”。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会计,也想“守身如玉”清高一把,可在人家的勺子下混饭吃,一般不敢用胳膊拧大腿。会计就是这么没出息。  相似文献   

14.
熊薇 《经营管理者》2014,(32):58-59
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引发出来的一系列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造假问题,不仅对企业本身,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整个市场的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震荡。本文以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万福生案为例,从会计造假的方式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造假的成因。并以审计这个外部监督要素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上的防范措施,减少会计信息造假对于广大利益相关者以及市场经济总体发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但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会计造假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所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整顿。本文旨在以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为例,通过对其利用关联交易虚构交易虚增利润等具体造假手段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的原因及真正根源,并提出防范造假、重树公众信心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16日朱镕基总理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时,为该校题字校训:“不做假账”。提高企业会计质量,正是要从“不做假账”开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有关问题,就造假事件愈演愈烈的现象、根源和治理,做初步探讨:一、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失当比较严重 国家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检查组于2000年8月29日至11月11日,对沈阳黎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检查发现:公司1999年度对外公布的会计报告失真,编造假账,会计失真严重,其中:资产虚增8996万元;负债虚增19…  相似文献   

17.
会计造假危害社会,它不但混淆了投资人的对企业经营信息的判断;而且对投资人后市的决策,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会计造假对我国的宏观决策与国库税收,都造成极大的干扰与损害。目前会计造假的现象,已经在我国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从一般的小型企业,到大中型企业;从非上市公司到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现象都不容我们忽视。本文从会计造假的产生机理作为切入,讲解了会计的造假与审计方法,继而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意在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共鸣,旨在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如今社会讲究流行。官场流行《曾国藩》,韬光养晦趋利避害,有所为有所不为;歌曲流行吹捧,把吃了三顿饱饭就想尥蹶子的大好形势往死里吹;电视剧流行帝王将相,把观众感动得满门忠烈直想下跪;股市流行黑幕,权贵与奸商搭伙,只捞稠的不舀稀的;企业流行下岗,等职工下岗下光了,厂长马上卖地皮;税收流行两位数增长,速度永远高于GDP的增长;统计流行水分,如果需要,报表上照样可以出现“一亩地能打10万斤粮食”。那么,会计流行什么呢?当然是假账。会计不会造假账,还算是会计吗?造假账也是一门学问。衡量一个会计是否有学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现代经济现象的表现多样化,复杂化。为了规范会计工作,同时保证会计质量信息,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力的保证交易或事项的的法律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确定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后,对于约束企业的虚假会计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减少或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会计作为一种特殊职业,诚信是其职业存在发展的基础。然而,当今会计行业的诚信现状却令人深感忧虑。无论是美国安然造假事件,还是我国的“银广夏”、“ST猴王”事件,都是由于自身缺乏诚信、自律所致。人们不禁要问:“诚信何以在会计行业,特别是CPA(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中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会计诚信状况好坏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会计诚信的状况不佳何因?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对诚信意识的背离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诱发了人们的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