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文学理论的“自性”问题李春青(1.47)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陈太胜(1.52)文艺学学科定位与文学理论教改魏家川(1.57)2001年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朱水涌詹迎春(1.62)非线性传播与文学的历史发展黄鸣奋(1.67)当代小说作者的身份问题和理论盲点庄陶(1.72)重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意识朱德发(2.74)2001年小说创作述评朱水涌许美霞(2.81)冰心与郑振铎比较论纲包恒新(2.86)合一人神:楚文化思维模式与韩少功之演绎陈仲庚(2.93)对鲁迅的…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 新改变 邓祝仁(1.1)创新工作 邓祝仁(2.1)为青年服务 邓祝仁(3.1)期刊的魅力 邓祝仁(4.3)养吾学韵 邓祝仁(5.1)融入世界 邓祝仁(6.3)名家语丝尊重历史 金春明(1.封二)读史明理 以史为鉴 虞和平(2.封二)研究欧洲的意义 张健雄(3.封二)学韵 袁鼎生(5.封二)政法·社会论统一地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金春明(1.5)毛泽东思想是丰富的理论宝库 ——金春明被授访谈录 金春明 卞 谦(1.9)认清形势 发挥优势 稳定局势 ——学习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 讲话的体会 …  相似文献   

3.
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观●郭国昌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沈从文,其批评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1)1930年8月至1932年7月在武汉、青岛等地讲授现代中国文学时期;(2)1933年8月至1936年4月主编《大公报·文艺》时期;(3)1946年10月至1948...  相似文献   

4.
政治从“三个代表”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朱文根(1)不断创新:邓小平理论生命力的源泉张文煜(1)是科学理论还是“薄弱环节”———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过时论”辩析凌宏彬(1)世界历史与个人解放袁一达(2)如何看待人文主义与世界和平问题———评克莱斯·瑞恩《异中求同》陈立柱(2)解放思想的典范理论创新的丰碑———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邢军(2)陈独秀科学思想评析张洪波(2)试析中国实现第三步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模式选择———兼论率先现代化与强迫现代化李建民王丽霞(3)战略思维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现…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华文文学,首先是菲律宾多元文学中的重要一元,同时又与中国文学有着密切联系,中菲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久远。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均在菲律宾持续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侧面探讨中国文学与菲律宾华文文学的关系:(1)从通商贸易、文教传承到文学交流;(2)中国现代文学与菲律宾华文文学;(3)中国古代爱国诗人、诗作与菲律宾。  相似文献   

6.
论「一与多」的对立统一规律兼评《物质·意识·场》苏祖荣一、问题提出:唯物辩证法要加以解释和发展1.1879年,恩格斯完成了一篇题为《辩证法》的论文。该文把辩证法的最一般规律概括为:(1)质量互变规律;(2)对立统一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2.这三...  相似文献   

7.
1996年1—6期总目录社会发展论坛关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刘枫(1.5)………………………………………………………“文化发展战略”笔谈施雪华等(2.3)……………………………………………………………………发展研究三题郎友兴冯建宏(2.12)...  相似文献   

8.
本刊特稿推动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曾绍阳(1.1)哲学研究必须走马克思指出的“两条道路”———访《广义唯物论第一篇:物性论》一书作者朱广启葛恒云(1.9)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从人生哲学到生死哲学郑晓江(2.1)反叙事:重塑过去与消解历史———叙事学研究之二龙迪勇(2.7)伟大的理论创新———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札记曾绍阳(7.1)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回眸及其历史经验余伯流(7.4)略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创新黄慕亚(7.10)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曾丽雅(7.14)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亚洲文明,日本学者中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其中后者居多。高谷好一的《亚洲的价值与多文明主义》一文为肯定论的代表。他从贸易通商有利于融合异文化的角度,把亚洲划分为日本、朝鲜、越南、爪哇、“陆地中国”、“沿海中国”、印度、“沿海东南亚”8大“世界单位”。从中筛选出“沿海中国”和“沿海东南亚”相似的价值体系,指出二者如果形成一个联合体,从中即能找出共通的“亚洲的价值”。沿海东南亚的特征是:(1)贸易通商导致其成员多国化及混血;(2)善于根据商业需要改变自我形象;(3)擅长融合异文化,体现了一种以柔…  相似文献   

10.
厚此薄彼?──评陈永明的“人身攻击”(香港)黄展骥1.光看书名便……胡秋原写了一书《逻辑实证论与语意学及殷海光之诈欺》。陈永明(美国大学逻辑学讲师)光是看书名,便判定胡最少犯三种错误之一:(1)人身攻击;(2)思路不清;(3)中文程度差;并说,任一都...  相似文献   

11.
(篇首数字为期数·页码 )·专题研讨·特邀主持人 :南帆1·7从小叙事进入当代文学史周宪1·11文学史的叙述问题———文学史学的基本话语研究郑家建1·15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朱水涌1·18现代性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毛丹武1·25文学史与历史语境———关于“民间”与“现代性”郑国庆特邀主持人 :叶文振2·6自由离婚的立法理念及其婚姻法修改操作化徐安琪叶文振2·12论离婚有过错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析因配偶一方婚外恋导致离婚的现状及其民事责任田岚何俊萍2·19论父母保护教养未成年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的题目规定了我所要探讨的对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将沿着以下有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展开讨论:1.方法论问题:它试图为女性文学批评实践提供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2.研究对象或曰范围:涉及到了女性文学批评与文学、艺术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其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力;3.相关概念的清理:粗略考察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轨迹以及与各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几个重要概念。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论问题1.将无立场作为一种立场在当代,理论的模棱两可带给批评家越来越多的困惑。凡介入后殖…  相似文献   

13.
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近年渐热,而2008年又出现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此种研究兴盛之态,既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文化研究推动的结果,同时也可看作"文学终结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等问题之争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的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成果有三:视觉文化理论的分析,文学生产变局的思考,文学阅读层面的反思.这些成果体现出如下学术动向:一、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二、一些学者逐渐走出了种种义气之争,学术研究因此呈现公允平和之象;三、年轻学者逐渐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主力.然而,视觉文化研究也存在着侧重媒介视角、由于成见而导致过度价值判断、文本细读与实证研究偏少、中国问题意识与问题框架不明显或缺席等问题.因此,超越传媒研究,悬搁价值判断,深入文本层面,凸显中国问题,可能是视觉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出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语言学、学科学习论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对中国学生在非目标语交际环境某些词素习得序列研究的结果,探讨在目标语和非目标语交际环境词素习得的某些特点。作者认为,词素研究揭示了:1)学习与习得过程要受到语言内部规律的制约;2)学习与习得之间不完全是克拉中提出的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3)对教材编写与语法教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桂林抗战时期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研究资料索引魏华龄,郭维娟世界反法西斯总论桂林城里的两朵鲜花—日语训练班、俄文专科学校曼非《抗战文化》1939.1.1论敌人的文化进攻与我们的对策黄药眠《救亡日报》1939.2.2.1版欢迎我们苦难中的国际友人于竹如《救...  相似文献   

16.
论近代上海商人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沪商文化作为中国近代新型的商业文化,与明清时期出现的徽商文化、晋商文化有极大的不同,其显著的特点有:(1)多元开放性;(2)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传统义利观的束缚;(3)完全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士农工商”这一传统的定位序列,使商从四民之末跃居四民之首;(4)竞争与创新意识较为突出;(5)具有较强的政治关怀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台湾老作家叶石涛在《自立晚报》上发表了两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一篇叫《谈退休生活与白色恐怖》,另一篇叫化总是听到老调》。文章的题日迥然不同,但却贯穿着同一意图,那就是否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为他的“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文学”论张目。他毫无掩饰地说:“不要常说台湾人是附属于中国人里面,我们台湾人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学”,“我们台湾人一定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日本、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人的文学,让台湾文学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占一席之地,建立一个可以代表台湾人民、代表这块土地的台湾…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育的优先发展问题汪明,衣韶华教育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理论界对此有三种不同观点:1.教育先行论,把教育摆在适度超前和优先发展的地位;2.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论,把教育与各业平起平坐,通过竞争,取得一席之地;3.经济决定教育论,...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1998,(3)
本刊跻身全国15种重点学术理论期刊之列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8年1月推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简称“百刊工程”),102种期刊入选。“百刊”是按照五条很高的标准(1.政治方向正确;2.模范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宣传纪律和出版法规、规章;3.文化含量高,...  相似文献   

20.
(篇首数字为期数·页码 )·本刊特稿·1·4《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宋涛胡钧2·4与现代化互动 :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杨建华3·4意识形态 :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郁建兴5·4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化观的历史发展———兼论20世纪与时俱进的中国先进文化凌厚锋6·4思想路线的三个命题潘叔明·专题研讨·16—19世纪的海洋中国———沿海篇特邀主持人 :[美]林珍珠1·19清代东北沿岸在地缘政治概念中的演变[美]林珍珠著林纪焘译1·29从明清东南海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