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西南交通大学即将迎来113周年华诞.在这个春天里,我们的心情与以往相比有些不同,因为马上也要到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了.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迅速投入了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去,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数万人从瓦砾中被救出,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已经突破百亿元,国家也已紧急划拨了30多亿元的救灾财政款项。  相似文献   

3.
灾后重建工作包括物质体重建、心理重建、生计重建、社会关系重建等多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强调社会关系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灾后重建中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性质与定位,并从价值观、助人者特质等方面做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灾难事件虽然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身心创伤,但也会不同程度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复原力,发展出对抗灾难的勇气和智慧,并让他们获得自身的成长。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的复原力能够直接降低PTSD,提升自尊,发展应对技巧和能力,促进社会交往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激发灾后青少年复原力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促进危险因子、压力事件与保护因子之间的平衡。因此,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需要强调"优势为本"以及赋权的价值理念,坚持人与环境互动的运作框架,灵活运用多学科的工作方法,实施在地化和文化敏感性的心理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灾后重建是保障地震灾区群众重归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测量灾后重建绩效,哪些因素会影响灾后重建绩效?文章回顾了灾后重建绩效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认为效果和效率是灾后重建绩效的两大方面,以"消除灾害影响并恢复到灾前水平所用的时间"作为衡量灾后重建绩效的标准,能够反映灾后重建的效果和效率,具有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灾后重建绩效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方法,并选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作为案例,对三次地震灾区的重建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简要分析了绩效差异原因。结果表明,三次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如期完成了灾后重建目标任务,但因存在灾害程度不同、对口支援质量不同等原因,三次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灾难往往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制约了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采取诸多办法进行灾难防治,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是运用法律手段.法律手段被普通运用不仅基于法律自身的特性,还基于法律在灾难发生后非常态社会秩序如何有效地向常态社会秩序转变的特殊作用上,这种特殊的作用也必将给我们在灾后重建中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依法重建是该系统工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如何保障灾后重建工作科学有序推进,直接关系到灾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区域的稳定团结。以康县为切入点,力图分析我国关于灾后房屋重建法律制度的现实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关法律建议,以期保障灾后房屋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灾区人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的经济文化空间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民族区域经济严重受损,羌族文化更是几乎面临着濒危的现状.因此,对这一特定经济文化空间范围里的羌族经济文化受损现状、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提出重建羌族经济文化空间的路径选择,是灾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宁波市援建青川县部分乡镇重建规划为实证对象,在分析援建项目的应急性与风险性、灾后重建规划的物质性与社会性基础上,从灾后重建规划的技术路线和反馈调整两个方面,对灾后重建规划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后,在党中央和各级省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震后贫困村的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调查发现,Y县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仍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制度性视角下的社会发展观通过采取“管制性多元化”的途经,强调国家、市场、社区三者的有效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机制可为灾后的重建发展探索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比较近期中外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经验,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下应对自然灾害的对策和效果各有所长。国外一般呈现为先恢复后发展,重建的速度较缓,周期较长,主要以恢复为主兼顾发展。而中国"5.12"地震灾后重建则主要是"紧急"恢复性重建与长远发展性重建、快速度重建与高质量重建、"复原性"重建与"升级性"重建的三兼顾。我国取得"5.12"地震灾后重建成功经验的原因主要是有中国共产党坚强统一的领导,实行了国家行政指挥、地方统筹兼顾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公路网结构布局和分层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汶川县灾后重建的实际要求,提出了汶川县公路网结构布局、分层网络及建设时序等公路重建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而灾后恢复重建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重大自然灾难发生后大都对有关如何应对灾难和灾后重建方面提出了许多至今仍闪耀着灿烂真理光芒的真知灼见,这对于指导当前我国“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认真体会。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救援为中国红十字会提供了第一次大量参与灾后重建的机会。政府鼓励中国红十字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与政府和普通的NGO相比,中国红十字会拥有自己参与重建的条件和优势,在重建中也逐步确定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锤炼了中国红十字会多方面的能力,也对红十字会未来的救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及时、稳定解决灾区的就业问题是灾后重建的关键所在.5·12大地震打破了四川省和灾区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和结构,而近期的灾后重建大量就业机会又不一定切合灾民自身特征和就业意愿的实际.因此,按照开放和开发劳动力市场的原则,实行短期内就业援助和长期产业发展带动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就业策略,有助于解决灾区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5.12大地震受灾城镇的灾后重建规划应建立在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上,直面现实困难,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切实解决山地城镇人地紧张的关系,解决短时应急重建与长远规划之间的矛盾,协调城镇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受灾城镇的重建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经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工作。文章在对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城镇空间布局的优化、自然与城镇的协调发展、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城镇特色的营造、防灾减灾的规划设计等方面对重建规划的基本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经验总结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两年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涌现出了很多经验和模式。这些经验和模式带来了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伟大奇迹,应加以总结和推广。结合四川实地重建工作,仅从抗震救灾的经验来归纳,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灾后重建;三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日本在地震灾害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地震监测与预防、震后应急措施等方面对我国今后的抗震救灾体系提出相关建议,针对汶川大地震,就灾后重建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灾后重建谈效能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地震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现实严峻的灾后重建需要一个效能政府的引领和指导。面临影响深远的重建目标,繁多的重建项目,严重的资金缺口,政府必须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做好重建的近期和远景规划。一方面,密切参与公共设施的恢复和重建,作"有所为"的效能政府。另一方面,资金的后期筹措、监督和管理,应做到"有所不为",利用经济杠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激发国民和企业再生产能力,完成后续资金的筹集。另外,政府还应该将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效率评价还权于民。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与灾后心理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后的心理重建在修复个体心理创伤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增强人们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的应对能力。地震造成了人们的心理危机,也给个人和社会的成长带来了契机。积极心理学在灾后心理重建中不但有助于缓解危机已造成的消极效应,而且通过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社会制度系统的完善,可以使我们从灾难’中学到更多新的知识,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建设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