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公正评价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监督救济机制。选举制度的改革将会是渐进的,不会出现过于激烈的变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改革的重点是强化选举权的平等性,改进代表名额分配办法、选民登记办法等,不仅实行一人一票,而且保证每一票都有大体相等的价值;增强选举与选民的利益联系,逐步采取以居住地为主划分选区,提高选民参加选举的热情和积极性;扩大候选人宣传介绍渠道,建立非对抗式竞争机制;推行“两票制”选举基层领导人员,逐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提高选举的透明度,建立选举观察员制度,强化司法对选举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
对少数人的权利的关注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宪法学理论中一个持久的话题.其中,如何让占少数地位的选民表达出他们的意志是选民、制度设计者和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05年,累积投票制被引入到我国的(<公司法>中作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工具制度,给我们以启示.本文构想将累积投票制引入到我国的人大代表的选举中,以此来构建人大代表选举中对占少数的选民之利益的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人大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5年)确定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基本思路,扩大了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第二阶段(1986-1995年)因“海选”等选举形式的出现,使村民自治有了突破性进展;第三阶段(1996-1999年)在乡镇长选举方面出现的不同试点,使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了新的着力点;第四阶段(2000-2003年)随着“公选”的普及和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出现,规范基层选举的措施相继出台,基层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亦已显示出来。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为有益的试点和新制度的出现预留一定的空间,还应该关注选举以外的其他制度建设问题,并认真对待乡镇政权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易寒 《社会》2008,28(3):180-204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民普遍冷漠的情况下,居委会换届选举依然实现了非常高的投票率?通过对上海市2006年社区选举的考察,我们发现高投票率与一人多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家庭而非个人是最基本的投票单位,通常一个家庭只有一名成员亲自投票;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委托投票赋予了社区积极分子事实上的“复票权”。这种局面实际上是政府、党总支/居委会、积极分子和选民共谋的结果。与村民自治相比,城市社区选举之所以缺乏活力,关键在于村委会选举以分配性利益为基础,需要选出“当家人”;而居委会选举以维持性利益为基础,只要选出“守夜人”。居民的政治冷漠实际上是由社区的利益结构所决定的,而社区选举的制度安排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冷漠。  相似文献   

5.
依据《村委会组织法》,并根据几年来农村民主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福建省对现有的《实施办法》和《选举办法》进行规范与完善.一是确定选民登记日。规定选民登记日必须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之前。二是界定选民。凡是有选民资格的村民部应当在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进行选民登记。户籍挂在本村或选民登记日后迁入的。不予登记;结婚后居住在配偶所在村,选民登记前户籍未迁入本村的.予以登记三是界定外出选民。选民登记日前,因故离对本县、,市的选民,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通知其口村参加选举,在开箱计票前未能回村参…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揭示了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异彩之处及形成原因,指出文化发展的三个路向和人类文化的未来趋势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试图将儒家的“仁”与西方的生命意志等哲学打通,用直觉主义为儒学辩护,因而造成了如下三种理论局限:一是儒家的“仁”本质上与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直觉是矛盾的问题被悬置,从而呈现理论拼凑问题;二是忽略了中国创造力文化资源和柏格森创造进化哲学的相关性,使其提倡的文化复兴还是儒家文化的复兴;三是对文化复兴只强调“应该复”而缺乏“如何兴”的思考,从而难以展开基于自己的哲学问题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改造的哲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基本点,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规范体系,在实践层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具体体现在党员主体地位的维护、党内权力授受关系的理顺及党内监督的强化等方面。然而,由于制度自身的缺漏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现行党内选举制度也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如选举制的适用度不够高、选举中的竞争机制不强、选举人意志和权利的实现程度有待提高、候选人提名制度与介绍制度存在疏漏缺失、选举操作程序的科学性尚需加强、选举监督机制、选举结果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对现行党内选举制度实践当中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将为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显伟 《创新》2011,5(1):80-82,127
现行法律对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纠纷案件的解决尚缺乏明确的法律途径,实践中可资利用的纠纷解决机制大致有人民调解、行政救济、权力机关救济及司法救济几种。实际上,这几种纠纷解决途径均存有制度困境和运行障碍,并不能契合村民自治制度本质属性,均非有效、理性的针对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纠纷案件的解决机制。清醒剖析现行纠纷解决机制之制度困境和运行障碍是实现制度创新的急切诉求。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直接选举亦称"海选",指在选举过程中,不预先设定候选人,由选民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公决的政治制度。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村庄的宗族势力在影响着这一中国农村民主制度的成长。而本文却从实证主义出发,从目前学界忽视的一个理论视角——户主意志主导了"海选",透过"海选"中的户主意志形成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发现户主意志是为了自身的家户利益而控制手中的选票,这种因个人专断而流失公共权利的行为对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带来了不得后果。而改变此现状的政治路径是推进农村民主现代化和民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邹鹰 《社会工作》2009,(14):4-12
村委会直接选举亦称“海选”,指在选举过程中,不预先设定候选人,由选民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公决的政治制度。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村庄的宗族势力在影响着这一中国农村民主制度的成长。而本文却从实证主义出发,从目前学界忽视的一个理论视角——户主意志主导了“海选”,透过“海选”中的户主意志形成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发现户主意志是为了自身的家户利益而控制手中的选票,这种因个人专断而流失公共权利的行为对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带来了不得后果。而改变此现状的政治路径是推进农村民主现代化和民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村委会选举中选民的公共冷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洪  胡涛 《社会》2003,(6):6-8
主题报告 从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来,村委会选举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我国农村选民提供了更多、更直接的公共参与机会,其中选举参与是最为重要的参与形式。因此,我国村委会选举中农村选民的选举参与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对农村居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活动的现状、参与具体选举活动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心态和行为倾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并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印度中央和各邦立法机关代表的产生,采用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部分代表任命制三种形式。国会联邦院和各邦参议院议员的大部分系间接选举产生,小部分则分别由总统和邦长任命。联邦院和参议院每两年改选其中三分之一的议员。国会人民院和各邦立法院实行普选制,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民院和立法院每届任期五年,如被提前解散,则举行中期选举。明年(1985年)将是印度的大选年。1980年1  相似文献   

13.
在"十二五"发展时期,我们既要积极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也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冷思考,并注意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强化"三要",即不仅要创新更要创值,不仅要传承更要传播,不仅要增量更要增质;另一方面,要警惕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三个误区,强调"三切忌",即切忌"唯GDP论",切忌"资源决定论",切忌"文化标杆论"。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推动文化产业有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行村民自治,关键在于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村务管理纳入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为此,永川市从四个方面构建了村民自治制度体系。抓根本,落实。主选举制度。1991年以来,该市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重庆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组织了两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在选举过程中,注意把好“三关”。一是选民资格审查关。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具有选举资格的村民进行核对,做到登记册。身份证、选民榜、选民证“四个一致”,确保整个选民登记不重、不漏、不错。二是候选人提名关。各村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公开。平等。自由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不够高;二是对创新创业的财政投入不足;三是高校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院校和政府机构应该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加大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财政投入,还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滕亚为  朱钊 《创新》2014,8(5):85-88
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保障公民选举权的有效行使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但当前选举制度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人大代表竞选制度、选民监督缺陷问题以及代表候选人的监督制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以问题为导向,从保障选举过程中的公正公开,建立多元化的选举监督机制以及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民主     
美国民主的主要特点是参政,即在作出政治决定时应该有公民参加.按照杰佛逊的说法,参政既是一个过程,即选举和影响政府官员的一种政治活动,又是一个结果,即反映民意的政府的政策.美国的政治制度看上去似乎为人们提供了特别多的参政机会.但在1976年选举总统时,却只有53.3%的选民参加投票,参加选举地方官员的人数更少.能称得起"党的积极分子或竞选积极分子"的人只有15%左右.美国的民主不是直接民主,而是选出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8.
确定选举结果的方法印度人民院和邦立法院选举采用相对多数制的计票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当选的候选人并不需要获得有效选票的一半以上,只要他在本选区内得票最多,即使比其他候选人只多一票,即可当选。这就使许多并未得到该选区内多数选民支持的候选人也可以当选。例如,在一个有50万选民的选区中,候选人甲得15万张票,乙和丙各得13万张,丁得9万张。按照规定,甲以相对多数当选。虽然他得票比其他三名候选人都多,可是不支持他的选民却有35万  相似文献   

19.
对政党感兴趣的美国政客们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在等待了许多年以后,他们认为,V.O.基(1955)和V.D.伯纳姆(1970年)先后向他们许诺的重新确定选民资格并没有兑现。事实上,美国的选民资格毋宁说是“没有标准”:选民们不再以同样肯定的态度来确定自己是民主党人或共和党人,他们中许多人都声明自己是独立人士。他们最终认为,在选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法学教育改革的前提之一是法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只有通过研究弄清楚法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学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法学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合格的法学人才等这些根本问题,法学教育改革才具备了前提和基础,否则如果对这些问题缺乏基本思考和研究,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仍将处于盲目状态.本文对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的状况进行综述,指出其成就及不足,并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的工作和经验为例,探讨从事法学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