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中加强教育和法制工作;加强党的领导。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成为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航标  相似文献   

2.
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巨著的完成,奠定了他的精神文明建设论思想理论基础。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其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也不断得以丰富,大体上已较为明确地指明了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方面。他的具体主张要点是:“知难行易”哲学;造就“政治修明”的境界;树立新时代的道德观念、风尚;“修明党德”;“振兴教育”;移风易俗。其实现途径和方法应注重各方面教育。孙中山的精神文明建设论优长在于:一是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二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行,他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而又与世界相比较研究来认识的。三是他晚年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建设中国之社会主义并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由于时代条件和他本人认识的局限,其精神文明建设论也存在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论述孙中山规划中国“建设之革命”,提出规模宏大的实业计划;中国实业建设分两路进行,而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主体的实现中国工业化道路;实业建设与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利用外资的具体形式和应把握的原则;向读者展示了孙中山利用外资开发建设新中国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总结了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 ,创立了监察独立的思想 ,使其成为五权宪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的监察思想及实践对我们民主法治的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伟大民主主义革命家。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矛盾发展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格。但孙中山通过他的革命实践,在矛盾的斗争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不断发展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他丢掉了对帝国主义某些幻想,公开高举反帝大旗,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斗争。他坚信中国人民能够通过自己的斗争,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也能同世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他的爱国反帝思想,至今对于我们还有许多教益。总结和研究孙中山的反帝思想,对于当前反帝、反霸斗争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就孙中山的反帝思想,粗谈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作用、功能以及教育方法等问题都有精辟论述。其教育思想和理论观点不仅在当时有指导作用,而且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认为发展中国经济,振兴实业,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发展中国的科技力量,而壮大中国科技实力的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8.
所谓政治近代化,是相对于封建专制主义政治而言的。它是以政治上的分权、民众参与政治程度的扩大以及政党政治的实行和法治原则的贯彻为主要特征的。孙中山的政治近代化思想主要包括:一、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二、五权分离,三、“全民政治论”,四、政党政治论,五、国家政治生活中贯彻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是民主革命时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国家统一运动的纲领性理论。在进入新世纪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尤为迫切的今天,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仍有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从十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进行了论述,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传统美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持之以恒,力求实效。本文试就如何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略抒己见。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素质建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①因此,党的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状况。邓小平深刻指出:"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吃泽民也指出:"领导…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正走向稳健发展富强、康乐与和平统一的道路。上两个世纪,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经历了外患、内战的痛苦经历,虽然最终击退日本帝国主义,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中国却陷入分裂的局势,大陆与台湾至今未能统一。海峡两岸分隔了60多年,至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两岸人民生活安定、富足。然而,从孙中...  相似文献   

13.
鲁迅早期提出的关于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在过去论述鲁迅思想发展的文章中,还很少有人作深入的探讨,至十年内乱期间,更是避而不谈,仿佛谈了,就会贬低鲁迅的思想似的。打倒“四人帮”后,学术界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情况已有所改变。近年来,对此问题更掀起了研讨的热潮,作出了一些新的评价;尽管见解仍有分歧,但通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在批判吸取了西方三权分立制的弹劾制和中国古代监察制的思想 ,并加以理论上的再创新 ,终于形成了其完整、独立的监察思想体系。从其监察思想的各种主张看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监察范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孙中山先生的反帝思想和实践是其政治思想和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一面镜子,它大致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前的直接反清、间接反帝到辛亥革命后的反对帝国主义在华部分特权和五四运动后反帝思想与实践的高峰等三个阶段。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评价孙中山早期的政治思想,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同志认为,在兴中会成立以前,孙中山基本上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或者认为孙在这时虽有某些革命思想,但占主导、支配地位的是改良主义思想。有的同志则认为,兴中会成立以前,孙中山“不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或者认为孙中山这时的思想虽然在某些问题上受到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但起主导、支配作用的一直是革命救国的思想。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孙中山“一开始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自己曾经多次谈及何时产生革命思想的问题。一九一九年,他在《孙文学说》中认为:“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  相似文献   

17.
同盟会,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建的,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12年,同盟会改组后又改名为国民党;随着辛亥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又改为中华革命党;后又复名为国民党。先后三次改组,其成效甚微。只有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改组。这次改组尽管也未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建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制订了新三民主义纲领,使国民党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迈进了一步,成效较前显著。国民党的不断改组,充分表现了孙中山“天下为公”,一心一意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定不移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晚年总结了自己从事中国革命实践的丰富经验和惨痛教训,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党人的影响、帮助下,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他充分肯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号召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提出“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倡导了扶助农民的八大措施,其中最突出的是坚决支持农民的减租要求,拟定“二五减租”的法令。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中这一部分思想精华,具有深远的历史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黑暗、苦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造中国”、“振兴中华”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先进的人们为此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个。孙中山青年时代即立志改革中国,他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在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萌发、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的荫发,最早表现在1894年他要求改革社会的《上李鸿章书》中。当时的中国,自1840年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后,逐渐沦为列强控制下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在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压迫,通常是通过争夺和瓜分势力范围来实现的,而其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