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诗史源远流长。在这绚丽多彩,灿烂辉煌的诗歌发展史中,汉乐府诗是一朵芬芳的奇葩,一颗瑰丽的珠宝。它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相比,都是民间创作,“《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乐府直接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二者相距时间不长,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从乐府诗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来看、较之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大部份作品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流行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各地民歌,也有一些是歌颂“先王”的文治武功和统治者用以祭祀天地的赞美诗。由于它流传广泛,结集较早,又由于后代统治者将它抬举到了“经”的地位,所以《诗经》对我国政治、道德、文化、艺术等各个思想领域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无论《诗经》成书于何年何月,无论孔子“删诗”之说其真伪如何,总之,这一批古代诗歌在现在所见到的《诗经》一书成书以前早已在社会上广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的诗歌。作为我们民族最早的诗,我们先民对自然和宇宙发出的第一个声音、第一句歌唱,它对我们后来的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也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奠定着我们民族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本文试从上帝与祖先、自然与万物、战争与和平四个方面,解读《诗经》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其对后世文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史就是从《诗经》开讲的;同样,研究汉语发展史,也是从《诗经》开始的。汉语古音的研究,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和谐声字。在语言方面,《诗经》创造的写景状物、抒情、颂扬、讽刺等语言已达到较高的境地,并且创造了丰富的形容词。在修辞上,《诗经》开创了赋、比、兴手法(?)在语法上创造了许多语气词(?)我们可以从《诗  相似文献   

5.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其所处的时代(我们称之为"《诗经》时代")的风俗文化作了大量的描述,而其中的十五国风更是一部风俗文化的活化石。《诗经》时代的风俗文化是绚烂多姿的,有的虽然穿越历史长河被传承了下来,但更多的则被历史所尘封。笔者意在通过《国风》挖掘《诗经》时代有关风俗文化方面的断片残简,并尽量对其进行修复,力图从更深的层次去探寻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6.
反复是民歌的生命,是民歌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是这样,在外国也是如此。这种手法和民歌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东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歌。我们作了个小小的统计,在余冠英先生编注的《诗经选》一书里,选注了六十九首国风,其中有五十一首程度不同地采用了反复手法。有些诗节与节之间只变换几个字,其余的字句则完全相同。《诗经》里有一首题目叫作《芣苢》的诗,全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诗经》中的多数作品都是复叠章法。重章叠句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节奏感。本文以《诗经》中部分作品为例。分析说明了《诗经》中许多优秀作品大多都可以纵横读。采用纵横阅读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诗经》中每首诗的情感、情感节奏、音乐节奏。从而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诗经》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两千五百年前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各类诗中都刻画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诗经》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丰富的,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是多样的。《诗经》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动作、貌、言语、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光辉起点,而唐诗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在思想内容上和艺术上也深受其影响。唐代诗歌是对《诗经》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诗歌选集。它的出现,除作为一部古诗的总汇给我们保存了丰富的艺术珍品可供吟咏之外,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可供研究的创作经验。 早在《诗经》之前,并非无诗歌传世,如甲骨文中有诗,《周易》卦爻辞也有诗,还有散存的古代歌谣。特别是《周易》中的歌诗,有的已达到了接近《诗经》的水平,但它们数量既少而且零散,便很难集中而完  相似文献   

11.
大约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了。在我国文学史上,《诗经》是第一座巍峨壮丽的诗坛高峰;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它也是不可多得的瑰丽珍品。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和丰富的艺术营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又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因此《诗经》的影响早已超越我国的范围,不仅对东亚的日本、朝鲜等国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对欧洲、美、俄等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从而成为世界诗歌史上的瑰宝之一。本文主要是介绍海外与台湾的《诗经》研究的概况,并对其《诗经》研究的方法及其势态有所评述。欧洲的诗经研究《诗经》流传到欧洲始于十七世纪,到了十八、十九世纪,《诗经》的影响逐步扩大,而到了二十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批研究《诗经》的名家与论著。英国著名汉学家阿瑟·韦理,是《诗经》的译著者与研究者。…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兴艺术方法是古人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艺术规律,是“诗三百”对我国诗歌艺术宝库的杰出贡献。然而,在古典文学教学领域里,由于人们对比兴艺术方法的认识不一致,因而学生学完《诗经》的一些篇章之后,仍然弄不清比兴的艺术方  相似文献   

14.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后人对它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研究的方向也多种多样,其中对《诗经》的叙事特征的研究虽有不少的学者在其论文著作中有所涉及,但是却很少有专门的著作来对其做系统的阐述。本文将从《诗经》的叙事人称、叙述顺序等几个方面对《诗经》中的叙事特征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诗经》的话(代序)《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易》、《书》、《诗》、《礼》、《乐》、《春秋》合称为《六艺》,又称为《六经》.《乐经》今无其书.或说亡于秦火;或说《诗》《乐》为一,自诗言之叫做《诗》,自乐言之叫做《乐》.或说《周礼·大司乐》章;或说《礼记·乐记》,原出于《乐经》;这都无据.现在就只有《五经》了.有谁提到《六经》,我们就知道这是说的《五经》.其称为《经》,最初见于《庄子·天运》篇、《礼记·经解》篇.朱彝尊《经义考》说:"《诗》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著名的两篇弃妇诗《氓》(卫风)与《谷风》(邶风)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典范,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实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堪称《诗经》"双璧"。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主人公性格塑造、对比修辞以及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探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会带给人们许多文学和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古今注释者甚多,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特别是汉代儒者的信口开河,《毛诗序》的曲说附会,将《诗经》弄得面目全非。为了廓清以《毛诗序》为主的儒家诗说染指《诗经》的迷雾,还其这部世界文学史上罕见诗集的本来面目,我们仅以《周南·汉广》为例,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孔子对《诗经》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整理《诗经》,从而使《雅》、《颂》各归其类;第二,以《诗》为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诗教理论,这对于其后两千余年的诗歌教育、诗歌研究、诗歌创作等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对《诗经》内容的评论,形成了“思无邪”和“温柔敦厚”说,它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揭示了文学具有倾向性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关系;第四,对《诗经》音乐的评论,体现了孔子倡导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揭示了文学具有审美性质和特征的基本原理;第五,对《诗经》社会功效的评论,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这深刻地揭示了《诗经》的本质特征,也揭示了文学具有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的基本原理;开创了文学的“功用理论”,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及其创作理论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六,倡导学习《诗经》要学以致用。总之,《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关于《诗经》的评论,既揭示了文学理论中许多基本原理,也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批评。探讨孔子在《诗经》研究方面的贡献,对于研究中国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诗经》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上古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等都有直接反映。它不仅是后世诗歌体的发轫之作,更是一部反映先民生活的百科全书。通过对《诗经》的解读和研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诗歌发展史的本体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发现并体认先民们的智慧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诗为“活物”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明代后期曾经风靡文坛一时的“竟陵派”,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首次提出了诗为“活物”的全新命题,这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文学鉴赏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惺的重要文学批评论文——《诗论》是它的杰出代表。《诗论》见于《钟惺批点诗经》一书卷首,文末署写作时间为“明泰昌纪元岁庚申冬十一月”,后被收入钟惺《隐秀轩集》(列集)。通过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产生、流传、迁变诸多情况的深入探究,钟惺在理论上作出了诗为“活物”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