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现代法学理论的发展揭示法律推理在经典逻辑体系中不能得到很好表达,论题学方法为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进路.论题学实质是上基于问题的论辩思维框架,它具有前提的缺省性和开放性、推理机制的弗协调性和实质论辩性、结论的可废止性和似真性特点.法律论题学的逻辑基础是非形式逻辑,它与演绎逻辑不是替代或竞争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统一关系.论题学方法及其基本思想与现代广义模态逻辑、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理论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谈谈非形式逻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积极、谨严的分析、评价,以辨别、确定某一论题、论述的是非、正误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论辩思维。非形式逻辑是有关批判性思维———论辩思维的逻辑。2 非形式逻辑仍然以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它之所以叫非形式逻辑,只是说它是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论述的,目的不在于建立形式化的逻辑系统,而是要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能力。非形式逻辑是非数理逻辑的逻辑。3 非形式逻辑是对数理逻辑的否定,是对传统逻辑的否定的否定———在更高基础上的对传统逻辑螺旋形上升的复归。4 非形式逻辑的出现证明所谓的"传统逻辑已经无用,我国逻辑现代化就是要用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的说法是错误的。5 今后我国高校一般文科应以讲授非形式逻辑为主,应组织力量尽快编出一批非形式逻辑教材。  相似文献   

3.
一、对话逻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对话逻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智者或名家的活动。逻辑,做为研究思维的艺术,是在百家争鸣的唇枪舌战中应运而生的。被西方誉为“逻辑之父”的古希腊大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曾专门研究了论辩。后人编辑亚氏著作《工具论》一书中共有六个篇章,其中的《论辩常识》和《辩谬篇》都是讲沦辩的。沦辩的口语形式就是对话。亚氏在书中指出:我们是想寻找一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就我  相似文献   

4.
律师论辩逻辑——律师逻辑论辩的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律师、论辩、逻辑”三位一体的角度阐释律师逻辑论辩的四要素。一是律师论辩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二是律师论辩应具有熟练的逻辑思维技法,它包括归纳思维法、演绎思维法、辐射思维法、收敛思维法。三是律师论辩应具有灵活的逻辑论证技巧。逻辑论证技巧是指律师把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到律师论辩中去的具体方法,其主要论证方法有因果互证法、三段论论证法、类比论证法。四是律师论辩应运用机智的逻辑辩驳方法,即直言辩驳法、假言辩驳法、二难辩驳法、归谬辩驳法。  相似文献   

5.
论证是裁判说理的基础.裁判说理表征的是一种个别化的思考方式,与论题学的方法属性相一致.论题学作为法律论证的进路之一,其法律论证方法聚焦于三重维度:问题思维、论证型式以及论辩规则.论题学的问题思维,指引法官以开放的心态在争点周遭发现裁判的论据或依据;论题学的论证型式,定位和建构理性组织说理质料的形式化结构;论题学的论辩规则,以规范说理前提的相关性、论证说理的充分性和裁判结论的可接受性,合理规制裁判说理的内容.通过用论题学方法对指导案例99号一审判决书的实证分析,佐证了论题学方法为裁判说理的可行性.然而,论题学方法不是"万能之钥",需要与其它法律方法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细致分析 ,本文指出墨辩逻辑具有不同于其他逻辑传统特别是亚氏三段论的逻辑特质 ,其主要表现在 :墨辩强烈的实用功利目的 ,决定了其朴素思维的直观性、综合性 ,这使得墨辩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类推论证方法 ;而实用性的要求、类推方法的使用、古汉字系统的特殊性、墨家学说的影响等诸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相互作用 ,使得墨辩形成注重表达式内涵 ,强调思维实际内容的逻辑特质  相似文献   

7.
由于仅以一阶逻辑无法刻画出人类推理过程中的非单调性,因而逻辑学家尝试建立新的逻辑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系统被称为非单调逻辑.它们传统上一般采用的是优先蕴含或者一致性和不可证明性方法;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多的逻辑学家开始尝试基于一种新的方法实现推理的非单调性,称为论辩理论.为此,探讨论辩系统以及其后基于论辩系统而提出的论辩框架是如何刻画非单调推理的,并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名辩逻辑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形式逻辑在进行逻辑分析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中国名辩逻辑侧重于从概念内涵角度把握概念、分析判断、进行逻辑推论,具有重内容分析、轻形式推演的特点。决定这一特点的因素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理论的影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源于政治需要的“禁辩”传统,古汉语特质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朱陆之争”的诸多论题中,二人关于“禅学”的辩论颇有特色。所谓的“禅学辩”就是朱熹、陆九渊二人围绕着己学与禅学的关系而展开的一场论辩,它既包括二人对佛禅之认识上的争论,更包括二人对对方指责自己的学说为禅学的激烈辩护。表面上来看这一论辩涉及的是儒佛的关系问题,而就其实质来说,则事关儒门的道统问题,是朱陆二人借此辩难来树立己说的儒学之正统地位。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朱陆“禅学辩”实质上不过是二人的门户、道统之辩。  相似文献   

10.
梦是人类一种奇特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思维一般特征:普遍性和客观性之外,又有自身固有的本质特征:形象性、象征性和模糊性;梦所采取的是一种原始的思维方式,所具有的是原始思维的功能特征;从梦的思维方式和形成机制去探究梦的本质特征的成因,其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经过世世代代的反复实践所积累、浓缩、内化在大脑结构中的精神积淀物──一种决定于遗传因素的无意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现存史料,参借诸子评说,从名家学派论辩的态度、论辩的方法、论题的表现形式、论辩的领域及论辩的目的等五个方面,对其所表现出的特点,试作一概括性的论述,目的在于对名家学派之论辩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探究和评价他们对中国古代辩学的意义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墨辩逻辑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角度阐述了墨辩逻辑的“取当求胜”的本质特征。以此论述了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决定了中国古代逻辑与西方传统逻辑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好辩是政治、学术活动中的一大特色,辩士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论辩艺术:行人之辩,委婉多切;策士之辩,辩丽横肆;墨者之辩,逻辑严密;儒者之辩,醇厚简约。构筑他们论辩艺术的基石是丰厚的学养、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辩术。  相似文献   

14.
“一言之辩,强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兵。”这就是战国策士运用纵横捭阖的策略和论辩艺术,游说天下诸侯的真实写照。他们的论辩为何具有如此神奇魅力?本文以《蔡泽说范雎功成身退》和《鲁仲连义不帝秦》两文为例,以点代面来看《战国策》所表现出来的敷陈扬厉、危言耸听、雄辩博论等的论辩艺术特点。 一、雄谈博辩,敷陈扬厉 雄谈博辩,敷陈扬厉是纵横家贯用之手法,往往能“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不仅肆意夸大、旁证博取,而且考虑面面俱到,博引史事,引古证今,以古例今,“知今宜鉴古”。引述史事无疑是再现过去鲜活…  相似文献   

15.
构想是一种有别于知识创新的创造性思维.迄今为止有"论辩的逻辑"和"科学发现的逻辑",只是缺少"构想的逻辑",应该加强对构想逻辑的探讨和研究.因为构想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也要运用逻辑.构想和假说都是创造性思维,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一般特征,但二者至少在所属的范畴、使用的概念、内容结构、思维形式、转化途径、所具有的作用和发展过程等七个方面存在差异.构想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包括三个阶段:构想的提出、构想的确立和构想的实现.提出阶段以创意概念的提出为标志,确立阶段以指令的发出为标志,实现阶段以物化途径的形成为标志.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但贯穿始终的是"创意 合理性 合价值性"这一构想思维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律协对李天一案六位律师的处分唤起了法学界对律师庭外言论问题的探讨,全国律协的两个修订草案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作为一种辩护策略,律师的庭外言论可以分为控辩对抗模式和辩审对抗模式,前者主要围绕案件的实体问题,后者更加侧重案件的程序问题。这两种模式的形成是中国司法语境的特定产物。对于控辩对抗模式,原则上应当禁止其庭外言论,通过诉讼化的方式将其纳入庭审对抗的范围,对于违规的律师通过行业自治予以处分;对于辩审对抗模式,若满足三个维度的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律师发表庭外言论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17.
辩学作为用以指导人们论辩的系统学说,首先是在广泛和深入的论辩实践基础上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先秦,名家学派是论辩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在促成辩的兴起,推动辩的发展,拓宽辩的领域,丰富辩的技巧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论辩中有时不免带有诡辩因素,这从另一方面对刺激中国古代辩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概念的生成与功能李群一、科学概念的生成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细胞.科学概念是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着物质世界。科学概念的发现,是否存在逻辑方法?回答有两种,一种认为科学概念的发现无明确的规则方法,是一个非逻辑过程;另一种认为,科学概...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论述是一个结构严谨的思想体系,呈现出条理清晰的逻辑理路。这一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它始终立足于党的初心使命和精神特质;这一思想体系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石,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体现了它的逻辑传承;这一思想体系从本质要求、坚守立场、现实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其逻辑架构,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以及怎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研究模式中,通常将<墨辩>"三物"类同于西方形式逻辑的三段论,认为"辩即逻辑",形成了"墨经逻辑"的基本推理程式,即"三物论式".实际上,"三物"是一种认知事物的认识模式,有其内在的逻辑行程,即:察类,循理,明故."三物"以论辩的方式来完成人们对事物认识,揭示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