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广告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外部精神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的社会导向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果。广告的文化暗示对女大学生的女性气质、女性意识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当下中国女性媒介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今日女报>为研究个案,运用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和社会学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深入透析当今女性媒介广告文本由美女情结、处女情结和少女情结等构建的病态"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3.
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本身就是一种时尚文化,而时尚杂志中的广告又主要通过塑造时尚的形象把大众的"梦想"与产品联系起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时尚女性一族的注意,以此促进其消费行为。探讨时尚杂志《瑞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不仅在商品广告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女性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女书的人类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女书体现着特有的女性文化特质,将女书置于人类学中来考察,挖掘女书的人类学价值,已成为人类学尤其是女性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女书不仅是女性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的反映,更是对女性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个体性文化的反映,体现了女性文化的多样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激进与犹疑——张洁小说女性意识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的女性叙事所具有的先驱意义和启蒙精神一直影响并贯穿在当代女性写作之中。由于社会文化及创作主体自身角色的束缚,她的女性意识也不可避免地潜存着偏颇与局限。但无论如何,其文本实践都为当下女性文学创作树起一面可供参照的镜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中国封建女性放在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贯穿于传统文化始终的儒教与女教对女性的禁锢,阐述了中国女性悲剧的血泪历史及其精神的异化。从而说明了女性解放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艰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国时期大众报刊有关打字员的新闻、漫画及广告等进行文本分析,文章发现当时大众报刊上出现了两类相互矛盾的关于女打字员的形象话语,即“胜任、生利、独立”的正面形象和“花瓶、娇妻”的负面形象;结合有关档案史料,分析认为正面形象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女学及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促使女性积极走出家庭、走入社会而起,负面形象则因旧有劳动性别分工观念的强大惯性及男权文化焦虑使然;这两种形象的并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性别文化尤其是劳动性别分工观念在社会转型时期呈现的新旧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这种奇特的文字符号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对女书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文化情境的丰富复杂,使女性写作开始深入地走向自己,触摸个人“身世”、身体、女性欲望等隐秘经验。无疑,时代的“允诺”和意识的松动使这种女性自我抒发走入公共文化空间,成为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种趋向,亦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场沉溺又超拔的精神历险。  相似文献   

10.
孙晶 《南都学坛》2007,27(4):94-97
我国对女性犯罪原因进行的社会学研究具有四种理论视角:社会化过程、社会变迁、社会文化和社会性别。前三种视角是传统的社会学视角,认为社会化过程的缺失、对社会变迁的不适应、社会文化的冲突和不良文化的影响是造成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而建立在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性别视角的女性犯罪原因研究,则强调男女两性所占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上的不平等是造成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女性学研究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当代女性学研究的兴起是现代社会注重人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产物,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女大学生是同龄人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素质的群体,将女性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用高等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促进女性学研究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社会促销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受到广告商和销售商的追捧。而在数量众多的广告中,其主体往往是年轻、貌美的女性。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宣传,又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然而,广告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存在种种误区。男本位视觉文化的特质是把男性和女性置于看与被看的模式中,这一模式不仅让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这种模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基于广告在促进人们认识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强调并提高广告中女性话语权的地位才能改进人们以及女性自身对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把女性的解放或表述为女人与女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或表述为男人对女人的救赎,在这两种表述中,作者所关注的始终是女性的政治解放,而忽略了女性的精神解放。在这种选择中赵树理的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已预感或感受到了革命摧毁旧有文化秩序的威力,使他心甘情愿地去抒写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的道德准则对他的束缚,从而使他的男权文化意识在作品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社会的中国广告文化既透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又流溢着现代性的光彩,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质.广告中的现代消费文化观念和女性文化意识,反映了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嬗变及其对广告的影响;广告中反对侵略、抵制日货的诉求,反映了广告文化对社会主潮、公共话语的迎合与呼应;而广告所绘制的历史故事、文化故事、民间传说等,使商业广告成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广告文化的演变说明了广告文化具有与社会文化同律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越益增强。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借鉴西方广告文化和继承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这是崭新时代对广告的期望与呼唤,也是有益于经济发展和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广告的女性符号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别运用了中西两种女性符号的两则广告的对比研究入手,分析了中西不同文化中女性符号的特征及其在广告中的表现,揭示了“性”指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产生“不洁”感的深层原因。文章作者认为:广告文化的反思和“女权主义”冲击,使西方广告的女性符号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中国的女性符号却还没有类似的思想洗礼,所以至今仍保留了传统女性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按心理定势把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分为浪漫的“仙女”和实用的“奴婢”两大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女性文学文本特征的基本范畴界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文学文本的界定问题是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女性的文化特征来看 ,就是要从多方面的文化作用中去把握女性意识的特殊和独立性 ,从而对女性文本作出文化上多层面的说明。要确定什么是女性文本 ,首先要判定女性意识、立场和视角 ;其次要结合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语言特征进行辨析 ;再者是要在文本的主题里揭示属于女性的独特的东西。惟其如此 ,我们才能够对女性文本作出较为科学的判定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大众传媒勃兴的语境里,广告奉行一套自身的消费逻辑和销售理念,广告中的女性在这种视觉语境里主张自己的美丽、彰显其独有的广告美学。文章从审美文化层面尝试对之作出一些解读,并对之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9.
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断提升,西方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蕴涵于其中的对女性社会文化角色的认知传统并未得到相应的转变,以女性身体作为商业广告主要的叙事方式的传播模式也未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的广告传播,受到西方广告传播模式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的影响,形成了不利于正确建构妇女形象的现实。改变这种状况的出路在于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广告观念。  相似文献   

20.
庐隐对女性的“女奴”现状的反抗 ,对“男权文化”的抗拒和剥离 ,对女性“自我”个性意识的确立 ,有着独特的、时代的意义。同时 ,由于庐隐“本我”“经验”的原因 ,她的女性自觉意识盈溢着“消极”的、悲哀的色彩 ,影响了她无法对于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