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中以问答形式讨论以下十个问题:如果女性一致要求推迟退休年龄,国家就应该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吗?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退休年龄比提高企业女工退休年龄容易一些吗?提高女性退休年龄会影响就业吗?为什么不以降低男性退休年龄缓解严峻就业形势?应该维持退休年龄男高女低的现状吗?法定退休年龄为什么往往是男高女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退休年龄却比男性低是否正常?职务职称男高女低是退休年龄男高女低造成的吗?女性50—55岁一刀切退休是否可惜和不公平?退休年龄男女不同就是性别不公吗?  相似文献   

2.
企业职工作为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最大影响群体,其预期退休意愿及影响因素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的十省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企业职工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健康因素、抚养赡养人数以及现行的缴费政策、对养老金改革的认知都对企业职工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产生显著性影响。(2)从个体特征来看,女性的预期退休年龄低于男性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龄越高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越长,但是31-45岁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健康程度以及收入越高,预期退休年龄年限越长。(3)在家庭因素方面,抚养赡养3人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长,抚养赡养4人及以上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4)在政策因素方面,认为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对生活有影响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在对养老金改革认知上,维持养老金政策现状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将现阶段个人账户缴费率降低到5%,适当延长缴费年限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长。  相似文献   

3.
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意味着我国将逐步迈向中度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退休年龄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其中,现行女性退休年龄制度以身份和岗位并行确定退休年龄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大量有关女性退休年龄认定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险权益争议,许多未达到老龄的女性被迫退休,引致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萎缩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负担持续增加。通过对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溯源探寻与系统性检视后发现,退休年龄审查规范的缺失和准用标准的冲突是导致女性退休年龄歧视与减损女性劳动权益的根本原因。女性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完善的法治路径应立足于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发展需求,在基本原则上坚持以权利本位为核心塑造女性退休权、禁止年龄歧视与身份歧视;在具体路径上以长短期相结合的方式构造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短期内先行统一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再以任何标准区分女性退休年龄;长期内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使之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保护女性退休权益的理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目前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现状及弊端、法定退休年龄调整的正面效应及负面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我国调整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退休年龄调整的政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延长使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加快,但同时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偏低又造成我国的退休人口不断不升,进而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收支平衡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通过对现行偏低的退休年龄的负面效应与适当提高退休年龄的正面效应对比分析来谈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在我国是不是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6.
《21世纪》2012,(8):43-52
阅读提示:今年6月上旬,人社部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6月27日,由入社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央相关部门针对延长退休年龄密集表态。退休年龄延至65岁,你愿意吗?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将面临反转的局面,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为探究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供需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设定3种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对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供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推迟劳动力市场首次出现供需缺口的时间,降低劳动力供需缺口规模,但难以扭转劳动力由供大于需转向供小于需的趋势。此外,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效果还与延迟退休的起始人群、速度、目标年龄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政新规     
河北突出贡献技师可延长退休年龄河北省近日对省突出贡献技师待遇进行调整落实。突出贡献技师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照工作需要,身体健康,本人自愿的原则,可继续从事技能岗位工作,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经省人社厅批准,可以延长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负担、养老金支付压力、社会福利、财税负担五个方面将我国与发达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进行了比较,结论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完全不同,延迟退休年龄的价值取向也不应相同。  相似文献   

10.
速读     
<正>人社部未发布过延迟退休年龄的任何方案延迟退休年龄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网络上流传着人社部已确定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时间表等消息。对此,6月6日,人社部养保司专家为四川人社系统"社会保险工作"专题培训班授课时说,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截至目前,相关方案还在深入研究论证过程中,人社部并没有发布过延迟退休年龄的任何方案、时间表等信息,因此网络流传的信息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了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对于我国退休制度的调整以及是否要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退休年龄的调整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退休年龄调整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本文从养老保险制度、劳动力市场就业、家庭结构这三个因素分析其对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调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环球资讯     
《21世纪》2010,(11):6-7
1、中国退休年龄暂不调整 有关“延迟退休”的说法近日流传甚广。实行了几十年的退休年龄真的要改了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及对影响变动因素的分析,建议我国以现有法定退休年龄为基础,以工作年限作为退休的依据,配合弹性退休办法,采取税收、分配、移民等政策来调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利他假设研究了城镇人口增长率与最优退休年龄、最优缴费率的关系。通过运用两阶段OLG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的实证分析方法,发现最优退休年龄随着城镇人口增长率的提高而下降,随着利他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最优缴费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之间则存在反向变动关系。结果显示,最优退休年龄大致在60—65区间内,最优缴费率在18.7%左右,因此,从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而言,当前提高退休年龄,降低缴费率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2012,(8):29-34
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超九成网友对“延退”说NO 今年6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表示:相应延迟退休年龄已是必然趋势,将会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延退”再一次被提出,引发热议。虽然人社部随后表示目前仅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进行政策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但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余波未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改革当前的退休年龄提上议程.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养老金支付压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企业竞争力、起始劳动年龄和人力资本以及相关理论等七个方面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述评,论证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并对审慎推迟当前退休年龄的观点有所述及.最后指出调整退休年龄应当选好时机,循序渐进,并积极探索弹性退休制度作为过渡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现行职工退休年龄一刀切,造成高层次人才使用效益上的巨大浪费与体力劳动者的过度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试图在维持职工工作年限基本一致的总思路下,提出缩短简单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延长复杂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良性循环功能的职工正常退休办法。  相似文献   

18.
倪豪梅 《中华魂》2011,(5):68-70
退休制度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其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而离开工作岗位养老或休养的制度。退休年龄是职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年龄条件。重新审视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中女职工退休年龄的相关问题,合理地确定退休年龄,对于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目前的具体国情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大幅度提升,推迟退休年龄是符合中国的长远发展趋势的。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方案进程中,要综合考虑与退休年龄政策相关的各方面因素,适度稳步地推进中国退休年龄制度改革,以达到有序平稳过渡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为例,分析了工作起始年龄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及平均"法定工作年限"缩短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的现实需要。由于民众存在延迟退休年龄即为延长工作年限的认识误区,使这一改革得不到普遍支持;基本养老保险公平缺失、基金统筹层次过低、缴费水平过高、待遇计发与调整办法不合理等则进一步形成了延迟退休年龄改革的障碍。基于此,我国应当在消除认识误区、破除制度障碍的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实施弹性退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