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侗锦是侗族的文化传承,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同族人民文化心理,展示了侗人民的智慧,是侗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侗锦的历史出发,来描述侗锦传统图案的特色,结合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来探讨侗锦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侗锦是侗族的文化传承,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同族人民文化心理,展示了侗人民的智慧,是侗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侗锦的历史出发,来描述侗锦传统图案的特色,结合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来探讨侗锦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侗锦是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传统生活用品,是侗族服饰中具有标识性的符号。侗锦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图案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象征着侗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承载着种族繁衍与民族兴旺的美好期盼,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侗锦为例,着重分析侗锦图案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多元交融的特点,从族群之精神、民俗之载体、生活之愿景以及形式之语境四方面阐述其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侗锦艺术特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侗锦是侗族民间工艺中的精品 ,它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之一。侗族妇女以织锦为载体 ,展示着她们聪明的才智和精湛的编织技巧 ,承载和演绎着本民族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 ,反映侗民族的观念形态、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以及避凶趋吉、消灾纳福和追求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侗锦浅析     
<正> 侗锦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民间工艺中色彩斑澜、光艳照人的奇葩,它以其独自的风格和特色,不仅在国内久负盛誉,而且引起了民族学研究者们和海外人士的浓厚兴趣。是研究侗族历史、文化、习俗的实物资料。侗族集居在湘桂黔三省接壤之处的高寒山区,这里交通闭塞,生产落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生活方式古朴。一村寨中,识字男丁屈指可数,女童识字者难找一人,她们自七、八岁起,就学织绣、直到熟练地掌握生产侗锦的全过程。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延绵不断,真正达到了孺幼皆能的普及程度。侗锦的用料侗锦传统用料主要是自纺、自染的棉纱,麻线和自织的棉,麻布。点缀装饰的用料,一部分是就地取材,如苡米果(尿珠  相似文献   

6.
湖南是著名古代楚文化发祥地,历史悠久,湘水钟灵,人文毓秀。湖南又是多民族省份,土家、苗、侗、瑶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各具独特风格又绚丽多采。五十年代,土家锦、侗锦已名扬巴拿马国际博展会。湖南四锦:土家锦、侗锦、苗锦、瑶锦都因其图案制做丰姿万象,各有千秋在国内外享名载誉。而尤以土家锦的古朴粗犷为突出。湖南花恒县民族民间工艺厂土家锦产品的发展变化颇令人注目。该厂1970年成立时只生产少量机绣品,省内外几乎无人问津。不得不于1979年转产搞民间工艺,主要搞苗族刺绣和土家锦。亦因品种、图案花样单调,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通道侗族自治县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可谓喜事连连,公司侗锦产品在国内外各种展销展示会上大受青睐,订单飞来,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侗锦走向市场的成功,只是该县"非遗"项目产业化的一个缩影。通道原生态侗族文化享誉海内外,有侗族芦笙、侗锦织造技艺、侗戏、大戊梁歌会、侗族大歌等30多个项目被列  相似文献   

8.
<正>遗产发现地:通道侗族自治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播阳镇一带出产的侗锦在湘黔桂侗族地区很有名,这里的侗锦花色品种十分丰富,工艺也十分讲究。织锦这门古老的手艺,是一代代侗家女子灵巧的指尖传承下来的。纺织、刺绣,是侗家女从小就演练的功课,有道是"女看锦边,男  相似文献   

9.
太阳纹是侗族织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纹样,多数学者集中于对太阳纹样的独特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但对太阳纹样的来源问题却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侗锦太阳纹样意义的深度解读,分析其与八角星纹、卍字纹、五行八卦的隐含关系,进一步说明在形成侗族文化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太阳纹是侗族织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纹样,多数学者集中于对太阳纹样的独特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但对太阳纹样的来源问题却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侗锦太阳纹样意义的深度解读,分析其与八角星纹、卍字纹、五行八卦的隐含关系,进一步说明在形成侗族文化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1.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壮、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支系,历史上称为侗僚、峒僚或侗家苗。到建国前,侗族处于落后的的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在千百年来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侗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结构奇巧独特的建筑工艺,五彩斑斓的侗族刺绣,还有浩如烟海的侗族民歌、民间传说、故事歌谣和侗族舞蹈,戏剧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侗族大歌、琵琶歌及多耶舞,芦笙舞、侗戏等歌舞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瑰  相似文献   

12.
<正> 侗族传统文化是侗族人世代创造和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而侗族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精神则是侗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一种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它始终是维系、协调和推动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反映着侗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根本性格。侗族各种文化形态中的优秀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体精神,具有多方面的要素和内容,笔者认为它至少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体现出来的“能动精神”。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这种精神广泛地含藏于侗族祖先的创世史诗、神话、传说、歌谣和民间故事之中。在侗  相似文献   

13.
民族风情旅游与侗族妇女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悄然兴起,旅游经济在民族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在侗族风情旅游业中,由于侗族妇女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她们在从事这一旅游服务业时展示出了不同凡响的聪明和才智,从而使得这一行业成为了她们增加收入的新亮点。一、侗族风情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与侗族妇女的参与密不可分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又富于创造力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湘、桂、黔、鄂四省(区)20多个县,近300万人口,其中女性约占半数。几千年来,侗族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包括饮食、建筑、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4.
<正> 多年来常有同志跟我说,希望能有人编写一本从多方面介绍侗族的综合著作。我也有这样的愿望。我们的民族是应当有这样一本书。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她的历史源远流长,曾和中华各民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开拓了  相似文献   

15.
侗族是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之一,长期生息于湘黔桂毗连地区及鄂西南一带,人口达百万以上。侗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社会稳定。近年来,学术界对侗族的研究趋于活跃,特别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出了不少成果。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试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侗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 侗族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属古“骆越”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侗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了稳定的共同心理素质。 (1)宽容和柔、趋静求稳的基本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6.
怀化地处雪峰、武陵两大山脉,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这片土地厚重多彩的文化底蕴。“追根溯源,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已延伸至此”,也是汉、侗、苗、瑶、土家等51个民族长期聚居的地方,这里孕育而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织锦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现实载体,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还展示了当时的民族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存技能等情况。怀化地区非遗织锦艺术包含侗锦织造、花瑶挑花和苗族织锦,其已经减弱了原本的实用性作用,重在研究织锦艺术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非遗织锦艺术的历史生态背景出发,以民族图案为基础提炼艺术符号,尝试建立新的符号组合方式,融入新的艺术元素并综合运用,以期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湘桂黔交界地区的三省坡脚下,居住着近300万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以侗族建筑、侗族歌舞、侗族服饰、侗族饮食为代表的文化现象。这里蕴藏着丰富灿烂的侗族文化,它既是侗族历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圣洁之地",更是侗族原生态旅游的一颗亮丽明珠。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水必有福桥。尤以长廊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湘西少数民族之一,侗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传统民俗文化和服饰文化艺术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彰显着独特的民族魅力。侗族服饰风格古朴、特色鲜明、配色素雅、工艺精湛,是侗族民族审美的重要体现,更是侗族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通过对侗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侗族民族、文化,对侗族男士、女士、儿童、老年服饰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深入探讨了作为侗族服饰的专用面料侗布制作工艺。旨在传承和发展侗族服饰文化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服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怀化地处雪峰、武陵两大山脉,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这片土地厚重多彩的文化底蕴。"追根溯源,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已延伸至此",也是汉、侗、苗、瑶、土家等51个民族长期聚居的地方,这里孕育而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织锦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现实载体,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还展示了当时的民族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存技能等情况。怀化地区非遗织锦艺术包含侗锦织造、花瑶挑花和苗族织锦,其已经减弱了原本的实用性作用,重在研究织锦艺术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非遗织锦艺术的历史生态背景出发,以民族图案为基础提炼艺术符号,尝试建立新的符号组合方式,融入新的艺术元素并综合运用,以期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侗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是侗族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侗族风俗习惯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构成了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地域集中,语言相同,但因内部支系不同,表现在服饰上则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侗族服饰的分类、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的探讨,进一步弘扬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