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于二战后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英美、法国等国家的蓬勃发展,后现代主义在德国经历一个缓慢而踟蹰的接受、发展过程。"后现代"概念在1969年才引入德国,直到80年代后期,德国文学批评研究界才正式认真对待本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这一特殊现象与战后德国特殊的社会发展轨迹是分不开的,战后15年,德国文学压倒性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思想,观照社会现实。60年代,联邦德国社会多元化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后现代主义概念也在此时引入德国学界,70年代文学的内心转向为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80年代德国文学终于贡献出多部经典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而90年代之后由于德国社会和世界格局巨变,德国文学再次转向现实与批判,对过去历史的清算和反思不断进行,但在新出现的所谓"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后现代主义印痕依然清晰可见。德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显示出社会大环境与文学进程的辩证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联邦德国的建立意味着西部的德国人开始行使自治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联邦德国的独立.《基本法》依然要受《占领法规》的制约.《占领法规》中关于拆迁工业设备的规定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制造了巨大的障碍.为了能够给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也为了消除西方尤其是法国对于德国的疑忌,阿登纳政府展示出不计旧恨、愿意妥协的姿态,与西方占领国签订了《彼得斯贝格协定》.联邦德国通过在鲁尔区问题上的让步换来了德国工业的新生.  相似文献   

3.
1930-1933年,在海洋划界和海岛法律属性尚未形成国际法典之时,法国借助在国际联盟中的强势地位,趁中国内忧外患之际,鼓吹“无主之地”的言论,“有序”侵占南中国海珊瑚岛,造成既成事实.透过法国占领南海珊瑚岛之前的缜密谋划与占领细节,在世界殖民地瓜分态势升级、现代强国利益角逐方式转变、国际海洋权益争夺兴起等大背景之下,审视“九小岛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看出,一方面,作为“规则”制定方的法国,在岛屿择取和占领方式上占得先机,是建立在非法程序下的蓄意侵占.另一方面,事件发生之初,中国官方对南沙群岛认识的匮乏,令中国各界声势浩大的海权维护运动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4.
全国工人农民兵士学生及一切劳苦民众: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争夺更加激烈了,日本占领东三省全部后复向热河进攻,法国占领云南广西边境,英国出兵康藏,最近日本以武力占领上海,炮轰南京,同时又在中国各海口——汕头、厦门、福州等处实行武装示威,长江各重要口岸亦在其封锁及占领的计划中,日本占领上海闸北后,英美各国立即调遣大批兵舰开往上海,美国在上海的军队已与日本军队接触,帝国主义又在太平洋上的大战前哨战已经在上海开火了!国民党各派反革  相似文献   

5.
杨艳 《兰州学刊》2000,(5):79-81
194 1年 8月 14日 ,罗斯福与丘吉尔在纽芬兰海面的一艘军舰上会晤 ,随后发表了有名的“大西洋宪章”,英美逐渐接近 ,把德国作为共同的敌人。 9月2 4日 ,苏联政府发表声明 ,表示支持宪章精神。 194 2年元旦 ,美、英、苏、中等 2 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以英、美、苏为核心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奠定了英、美、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领导地位。这从战争期间的三次重要会议可以看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战争波及的范围更加广泛 ,为协调盟国之间共同作战、盟国间的关系及战后的有关问题 ,英、美、苏三大国先后共同…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如何评述这一条约,它对战后中国政局和中苏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至今仍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一条约作一些评析,求教于学界同仁.一、中苏条约是雅尔塔协定的翻板,是一个不平等条约1945年2月上旬,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就最后打败德国、战后欧洲的重建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在雅尔塔会议上,远东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当时苏联是掌握很大的主动权,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斯内尔所说:“1945年春夏各种道路都向斯大林开放着:他可以与日本打交道,以在满洲和朝鲜的让步作报酬;他可以仍旧在远东中立,直到美国遭到重大牺牲,然后以最大的力量进入太平洋战争.”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当时就认为:“俄国在军事上能够击败日本和占领萨哈林、满洲、朝鲜和华北,在美国军队可能占领这些地区之前.”美国政府的决策者是清楚地看到了这种形势的,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取得苏联在政治上对  相似文献   

7.
德国统一与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统一与欧洲何敏德国迅速实现统一是1990年欧洲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事件。战后40多年来,德国的分裂一直被认为是维护欧洲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前提,至于统一,则被看作是遥远未来的事,只能留待历史去解决。然而,从1989年11月9日拆除柏林墙,到1990年...  相似文献   

8.
从中世纪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与德国曾结下了长达千年的世仇。但自从二战后,受国际和国内多种因素推动,法德这对曾经是不共戴天的仇家开始握手言和。从战后初期至现在,随着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条约的不断签订,法德关系日趋密切,这也为战后开始的欧洲一体化运动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尽管如此,法德在欧洲一体化目标和共同防务等方面仍有分歧。因此,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能走多远,值得我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 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武力强占胶州湾,迫使清政府订约“租借”九十九年,实际上它是“计划永久占领该湾”。但它的如意算盘未能实现,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侵略势力就在山东垮台了。德帝国主义在胶州湾的殖民统治虽只有十七年,但其经营该租借地的方针,却是按照它本来“永久占领”的意图制定的。把胶州湾租借地建设成为德国在远东的永久的商业贸易的根据地,造成第二个香港,以此来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是它既定的重要目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国人在青岛精心制定其政策和规划其设施,着实进行了一番惨淡经营。  相似文献   

10.
50年代末期 ,法德两国在对战后世界形势及未来发展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 ,决定共同推进欧洲一体化运动 ,并结成政治同盟 ,欧盟的轴心因此诞生。但是 ,这个轴心的一个重要支点是战争结果 :德国必须在政治上屈从法国 ,在经济上承担超常义务。 90年代后期欧洲的政治结构和力量对比关系发生巨变后 ,德国新政府提出了调整法德关系的要求 ,形成了与法国竞争的态势和对法国利益的冲击 ,欧盟的轴心和发动机因此出现了裂痕。不过 ,巩固欧盟事业 ,推动其发展是法德两国最大的战略利益 ,这决定了两国关系不会走向破裂 ,继续合作仍是两国的唯一选择 ,他们将在斗争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1.
胶州湾事件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对外交涉事件之一,对晚清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翁同龢作为奉旨办理该事件的重臣,因对近代外交懵懂无知,既不了解德国的最终欲求,也不了解德俄之间的相互勾结,在整个交涉过程中,不明就里,处处被动。胶案发生伊始,一度寄希望于俄国的帮助,主张联俄;而后,基于对德交涉比较顺利,转而反对俄舰来华。而在与德国的交涉中,本来想减少损失,提出“另指一岛”,结果却步步落入德国租借胶澳的圈套。翁同龢办理该案可谓心力憔悴、屈辱备尝。而他因办理胶案激发出来的对中国变法重要性与急迫性的认识,与甲午战后酝酿多年的维新思潮产生共鸣,成为维新思潮在戊戌年走向实践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12.
照王小波"好书需要批评,坏书需要炒作"的说法,赫希曼的《激情和利益》显然是够得上好书的标准的,它值得批评!不过,这又是一本极难下手评论的作品,和赫希曼一生中的其他作品有相似的一面。他驾驭重大主题的卓越能力,援引史料的功夫以及叙事上的特点都使得读者在翻完最后一页掩卷沉思时,脑袋里乱作一团。和很多战后思想界的巨擘一样,阿尔伯特·赫希曼,也是一个德国出生的犹太人,早年沉迷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等大陆哲学,辗转英美学习经济  相似文献   

13.
1944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提出了美国关于战后处置德国的摩根索计划,并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与英国进行商讨.该计划的核心是战后要对德国采取强硬的政策,包括将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彻底摧毁德国的全部工业,把德国变成田园式的农业国家.虽然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外交大臣艾登都认为该计划对于德国太过严厉,不利于英国的长远利益以及战后欧洲经济的复苏,但是迫于各种压力,丘吉尔最终同意了摩根索计划.然而,由于摩根索计划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最终被放弃.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现代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忧虑便普遍存在———这一点在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德国、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历史学家都在期望战后的世界不要完全不同于战前的秩序。战前的迹象表明,人们同时也在作一些缓和紧张局势的尝试,在历史学家中,这种情况就更为显著。德国学界的国际交往在继续,并且呈扩大的趋势。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友谊变成了仇恨,不仅针对敌对国家,也针对它们的历史学家。战争双方都认为,这是一场两种文化间的战争。一战期间,两大阵营的历史学家立场和行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即不论战前他们在政治问题上分歧多么大,一旦战争爆发,他们都几乎无条件地支持战争,尽管这些分歧只是被暂时搁置在一边,这种情形在德国尤为突出。然而,毫无疑问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在支持与反对战争的双方之间,分歧与一致同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战争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很小,历史学家都不愿接受战争带来的新的现实。一战后,德国的历史学家很少再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法国和美国历史研究的新潮流发生联系;由于抵制变迁,德国历史学变得越来越和国际学术界无关。  相似文献   

15.
1884年,法国发动了侵越战争,并把战火燃烧到中国的福建,爆发了中法马江之战.在马江战役中,我国军民,面对强敌,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谱写了新的篇章.一、法国侵略者阴谋占领福州摧毁船厂1884年6月,越南"北黎事件"发生后,法国侵略者以清政府破坏中法《简明条约》为借口,无理要求清政府赔款二亿五千万法郎,并宣称法国将采取直接行动来获取实施中法《简明条约》的担保品.海军少将利士比、付官日格密在给法海军殖民部长裴龙的电报里声称:"我看海军分舰队的一个强力行动及占取一地以为质,对于强制中  相似文献   

16.
日本和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把世界人民拖入一场火海炼狱之中。由战败国向被侵略国家及民间受害者个人提供损害赔偿,是国际法公认的重要原则。欠债还帐,这也是国际社会交往中起码的道德。否则,即是对该国正当权益和人权的践踏。不容忽视的是日本和德国在战后国家间赔偿,以及向民间受害者个人直接赔偿问题上的行为、政策、态度方面都截然不同。 战后50年间,德国认真地支付了对欧洲各国的巨额战争赔偿。德国众多的企业还直接向民间战时受害者个人,即被抓的各国劳役及遗属们给予了大量的金钱赔偿。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政权形式的希特勒纳粹 ,早已被人类的正义力量所埋葬 ,但是 ,作为反动社会思潮和反动政治运动形式的纳粹 ,却始终在战后的 (联邦 )德国阴魂不散。作者对这一现象———新纳粹在德国兴起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大会(1924年)前后,孙文等国民党领导为了对抗英美日,明确了与苏联、德国合作的姿态(反凡尔赛体系即华盛顿体制).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为与日本对抗,求助于英美及苏联的合作.反过来,日本为对抗英美,与德国联合,对苏联保持中立,与中国一边进行战争,一边摸索和平的道路.本文从日德中苏关系的框架来考察这段时期内国际政治的联合关系的复杂推移.  相似文献   

19.
一、比例原则的起源及内涵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比例原则真正出现在公法领域是在19世纪,主要集中在警察法内。1802年德国学者贝格(VonBerg)出版的德国警察法手册一书,已经明白地提及,警察之权力惟在必要时可以实行之。这是广义比例原则出现之滥觞。19世纪末期,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在一系列司法宣言中明确了国家仅得在必要情形下限制个人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为永久的消除德国对战后世界和平的威胁,盟国对其实行了一场强制化的民主改造,它包括"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其中,最为重要、也最受争议的是"非纳粹化"。由于战后西方盟国对德问题考虑的角度不同,直接形成了西占区内部非纳粹化迥然相异的特点,这给德国的非纳粹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