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夫尔 《中国民族》2014,(10):79-79
近年来,贵州省大方县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不断壮大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建设,“双语”教学工作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民族教育发展。一是逐步扩大力、学规模。民族乡镇逐步建立中小学,保障民族青少年平等受教育。截至目前,各级各类学校376所,覆盖全县16个少数民族乡镇,少数民族“双语”在校生达2132人,占全体学生总数的60.6%。  相似文献   

2.
朱为鸿  胡炳仙  胡绮轩 《民族学刊》2021,12(7):30-38, 105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从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色形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预科教育在改革中前行,在发展中改革,经历了初步发展、停滞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创新了集中办学、以预为主的广西模式,分散办学、“预本衔接”的内蒙古模式,以补为主、重视语言的新疆模式。民族预科教育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多元化培养模式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成为造就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金色桥梁。  相似文献   

3.
桃李花枝俏     
自治区成立初期,内蒙古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有"三多":寺庙多、喇嘛多、文盲多.广大草原儿女处在愚昧落后的状态.1947年,全区只有4所民族中学,300多所民族小学.在校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仅有2.3万人,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只有17%.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全区的民族教育得以迅速发展.截至1991年底,已建立民族中小学3600多所.在校生48.9万人;全区100个旗县市区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民族幼儿园99所,接受学前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已达7.5万人;建立了民族职业中学35所,在校生10万多人;在101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有27所学校设置了民族班,有少数民族民族学生1.27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3,(9):63-63
地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长江沿岸港口城市岳阳市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围绕“和谐与发展”主题,围绕“民族教育要有特色,民族学生要有特长,民族感情要有特点,民族事情要特办”的思路,切实加强民族教育,培养复合型社会应用人才。学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达1000多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有藏族、维吾尔族等23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5.
加强双语教学 切实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作为重点,建设一支合格的“双语型”教师队伍。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应开设一门外语课。国家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重点扶持。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编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字教材,不断提高教材的编译质量。要把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资助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审定和出版,确保民族文字教材的足额供应。——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国家开放大学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成立的,属于教育部直属大学,其职能是进行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可独立设置本科专业并授予学士学位;设置“学分银行”,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内蒙古自治区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在这种形势下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内蒙古分部,如何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内蒙古分部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国家民委已经完成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规划主要从改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和特需问题、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水平、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提升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健全民族法制体系、完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社会环境等10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的主要任务。截至11月中旬,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仅仅完成了草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发往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民族教育已完成“两基”任务,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升学率、巩固率指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三语”为重点的民族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在教育全局工作中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健全民族教育法规体系,是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保障。1998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吉林省少数民族教育条例》,并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在民族教育地位、民族学校的管理体制、民族学校布局调整、各级各类学校降分录取少数民族考生、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资金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保障措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出台了朝鲜族教育条例,前郭、长白、伊通…  相似文献   

9.
民族教育再创新世纪的辉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民族教育是指对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所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它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教育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普通中等教育直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少数民族在校生大幅度增加。 1999年,在全国各级各类普通学校2.44亿在校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1847.09万人。与1952 年相比,增加了11.81倍。 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大幅度提高。 我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9省区(内蒙古 、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  相似文献   

10.
1月 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宁夏民族教育的发展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为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族报》 1·2 9)1月 4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 ,新疆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 ,新疆有 11.0 2万对少数民族夫妇领取了“计划生育光荣证” ,96 70对少数民族夫妇自愿终身只生一个孩子 ,全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率已由 1990年的 77%提高到 2 0 0 0年的 98%。1月 9日 教育部在北京举行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 5省区新编藏族中小学《汉语》教材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和内蒙古历史研究所民族研究室联合举行了有关鄂伦春族专题研究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了《鄂伦春族“乌力楞”的性质》等八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科教兴国”的战略如春风能荡,吹拂神州大地,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科教兴国”的基础在于发展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基础薄弱、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课题,也成为我们必须履行好的光荣使命。一、重要位置和鲜明特点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聚集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中,少数民族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的条件下,它成为整个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中情况特殊、…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4月初,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的学者分别就民族教育、民族文学、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与社会等专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期主题“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集中重点地反映两岸学者们的主旨思想和各方面的相关做法。  相似文献   

14.
浅论少数民族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少数民族教育及其特点少数民族教育,《教育大词典—民族卷》的定义是:“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定义是:少数民族教育,就是在多民族国家内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际实施的教育,简称民族教育。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龙雪娜  罗天豪 《民族学刊》2018,9(2):12-18, 98-100
台湾少数民族教育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而教师的培养是保证顺利推动少数民族教育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依据《原住民族教育法》以及台湾“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员会”于2015年所公布的《发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计划(2016年至2020年)》的精神,从中梳理台湾少数民族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台湾培养少数民族教师与大陆的双语教师培养有许多共同点,对大陆的双语教师的培养乃是值得参考与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大发展——“九五”期间民族教育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五”期间,民族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重点,不失时机地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既注意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宏观政策相协调,又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区域特点,切实重视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着统一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内部发展规律,深化改革,采取措施,扶持民族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民族教育的新路子。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民族教育自身改革的深入,民族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三十五来,为了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改造旧学校,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学校。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本民族内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各民族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许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学校,有的甚至还处在刻木、结绳记事阶段。国民党虽然也提倡过什么“边疆教育”和“国防教育”,但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论坛》2013,(9):62-62
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湖南大学,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子前来深造,目前,该校有来自维吾尔族、回族、藏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学生2100余人。湖南大学积极探索民族工作进高校新途径,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情感培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让学校成为了各民族学生爱的“小家庭”。  相似文献   

19.
本刊这一期发表了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培养少数民族职工经验的通讯。这家工厂自建厂以来很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工人的工作。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们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发展和壮大少数民族工人阶级队伍,是民族工作方面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建国以来,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一批现代化工业,少数民族的工人阶级队伍也随着成长起来。他们和汉族工人一道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标志着一个民族从他原来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向着现代民族跨进,而且标志着本民族有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汉语言文学(蒙授)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自1988年率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该专业以来,经过26年的发展历程,在少数民族第二语言文化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开创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该专业以民族地区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为特色,一方面解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层蒙古族中学培养了大量合格的汉语教师,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诸多少数民族人才,发展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提高了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加强了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