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信”,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于原文,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机械理解,逐字翻译;而应该吃透原文抓住其精神实质,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翻译中恰当地应用“虚化”和“实化”是指词、词组或句子在翻译中既不能译得过“实”,又不能译得过“虚”,“实”或“虚”应该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2.
德里迭在1999年发表《什么是‘确当的’的翻译?》一文,有论者认为这代表着德里达翻译思想的转变。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对《什么是‘确当的’翻译?》一文的误读,文中所提到翻译标准并不是德里达所主张的。德里达认为这种翻译标准,由于其中包含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很难同时满足其“质”和“量”的要求,必须重新定义确当的翻译。德里达以“慈悲调弃剂法律”为喻来说明他所认为的确当的翻译,也即是译文进入原文、保留原文的同时,提升源文,使原文得到升华。德里迭同时也指出了鲍西娅对“慈悲”的挪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文学标题汉译中的“仙”字情结暴露出译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读者对象以及翻译本质的多重误读,反映出译者狭隘的儿童文学观和民族文化心理,有碍于实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本质诉求,其弊大于利。我们认为,儿童文学的标题翻译应该充分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在充分理解原文主题及思想的基础上凝练、提高,依实出华,实现其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德里达的异延策略在翻译理论的运用摧毁了翻译的“原文中心论”。原文不是恒定不变的中心,每次翻译都是译者对原文意义的暂时捕获。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儒家术语“仁”的五种英译,分析原文“仁”的差异运动及其意义的延宕。  相似文献   

5.
针对严复“信、达、雅”的三字翻译标准 ,作者提出“信”的一字标准 ,并从符号语义学的角度加以论证。“信”就是对原文意义的“信”。而原文意义可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信”的原则 ,就是在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和正确地传递原文的多重意义。符号语义学“信”的标准较之其它翻译标准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信”指忠实原文 ,是翻译的基础 ;“达”指通顺明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 ;“雅”指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译著的文采。只有严格地遵循这些原则 ,才能使译作充分体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哲学“名象观”和西方现象学意义观的启发下 ,说明在语际转换中保证译文语符中在场意义出现的同时 ,也要开通通往不在场意义的道路 ,才能在译文中保持原文意义的丰富性和生成性 ;翻译中的“直译”、“意译”和“化境说”的命名方式也分别类同于中国文论中“赋”、“比”、“兴”的命名方式 ;译者进入的是“神思”状态 ,还原的是原文的“第一自然” ,而不似西方文论的“想象”那样打造一个有别于原文“第一自然”的第二自然 ,这样译文取得了对原文的有机“化通”。  相似文献   

8.
传统意义上的圣经汉译是将圣经原文语言信息转换成汉语来表达,让读者在汉语语境下以汉语思维模式领悟圣经原文的语言信息。而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与此相反,它是以汉语符号系统展现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原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汉语进入希腊语原文语境,以希腊文的思维模式来体验经文原文信息,在翻译思想及翻译理念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逆”性。试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阐释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的翻译策略及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9.
翻译误读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个体接受等因素的差异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原文(话)扩大或缩小,脱离原文(话)本意,或是重新创造、无中生有地臆想出原文(话)意思的一种现象。产生翻译误读的原因有语言上的,有文化上的,也有译者自身的,即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误读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学者指出,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便是佐证。然而,德里达并没有将所谓“‘确当的’翻译”视为翻译的标准或本质。围绕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When mercy seasons justiee”(当慈悲调剂着公道)等的翻译,德里达旨在以隐喻的方式阐述翻译中对原文的“忠实”是个陷阱,提出一切可译又不可译的悖论以及翻译即改写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是艺术的再创作。在文学作品英译汉的过程中,译者不但要精通英语,还要具有深厚的汉语功底,明白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如果翻译的时候译者过多地受制于原文,对原文亦步亦趋,不但不能“忠实”于原文,还会出现“翻译腔”。针对这一现象,同时结合《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中的一些典型例句加以分析,希望对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翻译史上,自《圣经》和佛经翻译以来,忠实于原文一直被认为是译文的至高的、绝对的标准。传统语文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研究范式对翻译文化史上屡见不鲜的“不忠于原作”的行为一概加以贬斥,认为这样的译文无异于“背叛”了原作。而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从寻找文本间的意义对等中解脱出来,把研究视野放到文本以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探索操控翻译的诸多文本之外的因素,从而能够解释这些看似“不忠”的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3.
英文的翻译是一项看似简单却较为棘手的工作。英语翻译或以物质名词取代抽象名词 ,或以人的某种表情或动作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此类的以“实”喻“虚”的表达变抽象为具体 ,变空洞为形象 ,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像。对于英语中以实喻虚的形象表现手法 ,翻译时应想方设法维系原文的具体性及形象性 ,一个常用的手段即是从“实”到“实”,将英语的以实喻虚译成汉语的以实喻虚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标准唯“信”———译文应在意义,通顺程度,风格三方面信于原文。本文试从词语的选择,词语的搭配,结构的选择,人物语言的表达,方言和俚语的运用等各个角度出发,将《苔丝》的两个中译本与原文进行比较,对两译本“信”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张译本更胜一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翻译家鲁迅以笔代戈,穷其半生从事翻译介绍和研究外国文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坚持“宁信而不顺”的“直译”与“硬译”,批判削鼻剜眼,强调翻译要有“异国情调”.针对“直译”与“硬译”的异议,从翻译之区分题材、预期读者及翻译目的三个方面为之辩护.作为时代翻译家的救亡图存的最强音,鲁迅坚持“直译”与“硬译”,以达“益智移情”之效,是“窃”外国之火,照明中国的黑夜,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合肥市电视新闻翻译初稿材料,剖析了导致新闻翻译出现"此非彼"现象的原因:一是对原稿的理解有偏差,二是受原文束缚;并以新闻词汇"代表"等为例,分析交际翻译理论在汉语新闻英译中的应用。从文本类型、读者、翻译目的三个角度提出"此非彼"的规避方法,一是译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二是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及时更新语料库。  相似文献   

17.
"期待视野"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运用接受理论的核心观点 ,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期待视野”造成“文化误读”的理据 ;从译者的角度 ,分析了“期待视野”中文化意象、语言的文化内涵对文学翻译造成的影响 ;从译文读者的角度 ,分析了同一时代的读者和不同时代的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文章最后指出文学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误读”有着消极的作用 ,但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异质文化间的文学翻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误读”。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对“文化误读”进行研究,对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在跨文化、文学对话中,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过滤”而传播和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杜甫名篇“三吏”“三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深刻揭露了蛮横无理的兵役给广大群众造成的深重灾难,以及对群众抗击叛军积极性的挫伤。有的论者或肯定它们赞扬了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平叛的奉献精神,或责备它们掩盖了人民群众和唐王朝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属误读。“三吏”“三别”不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实录,而是诗人在切身感受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是“内容的诗化”和“表达的诗化”的结晶,因而不仅真切感人,而且富有诗的魅力。有的论者认为它们是缺乏形象思维的纪实性散文化作品,也属误读。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误读否定了单一的翻译评价标准,是翻译中常见的现象。在价值学视阈中,这种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误读兼顾着原文价值多元化、译者既成价值观和读者接受范式的影响,是达到文化传通的翻译策略之一。通过归化和异化手段,创造性误读加速了文化趋同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