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阐述了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团结协助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形象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普通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加强音乐素质教育1、真正把音乐教育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进行统筹安排;2、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3、全面普及音乐基础知识,丰富音乐作品欣赏内容;4、加强课外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在不断地追求人类文化和精神,促使设计家更加执著地追求艺术的高层次和加强注重适应时代能力的培养.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出发,文章提出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加强审美、创新、人文、环境等诸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面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智感、审美感等社会情感,加强和拓宽对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的培养,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关键.大学生社会情感具有理想化、情绪化的特点,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的自我培养应该完善自身人格方式,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应重视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确立自我统一性;专业教学要运用情感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加强文化艺术熏陶,培养学生高尚、丰富的情感及健康积极的审美精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术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和探讨审美教育在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审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育创新热情、完善知识结构、开发形象思维和形成独立个性和完善的人格,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科院校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没能同样重视审美教育.加强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精神;有助于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提升人格境界;有助于培养个性和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主要受到培养目标偏离、人文教育淡化、精神生活贫乏和社会道德滑坡的影响.文学欣赏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文学欣赏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具有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其潜在育人功能来增强文学欣赏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影响文科领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制约因素,要营造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孕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文理渗透",为学生奠定厚实的创新基础;加强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功能以及功能分类,并分析了视觉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感悟能力的功能.就视觉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视觉艺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视觉艺术审美观念的培养和作品感受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对如何获得视觉艺术审美经验进行了概括,介绍了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两种审美经验的培养方法.从视觉艺术审美自由的含义、精神自由状态、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自由性三个方面诠释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审美自由.最后提出了如何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并强调了提高欣赏、鉴赏、感觉美的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音乐审美教育和创新精神两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引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展开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心理,使其具备创新的精神,增生创造的才能.  相似文献   

10.
审美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主客交融的关乎生活本源的精神活动,美与美感都是在审美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审美精神是人在生活世界中通过审美活动感受到的超越、自由与理想的精神;审美教育则是让人学会领悟“活生生”的“人”与“世界”的意义的人文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形与神是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在艺术领域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艺术理论很早就提出了形神兼备的思想,强调艺术作品的“传神写照”,尤其是在绘画领域,这一思想更是获得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扬。简要介绍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并围绕绘画作品的形似及神似问题,初步探讨如何在绘画创作中实现形与神的统一,达到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2.
从审美创作、审美鉴赏等角度,对顾恺之人物画论中形神关系的美学内涵进行分析,指出“重形轻神”论和“重神轻形”论都是和顾恺之人物画论中形神关系所蕴含的美学本意是不相符的,顾氏人物画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并重的、辩证统一的:“神无形不存、形无神不灵”。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休闲已成为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休闲具有一定的审美蕴含和审美情趣。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休闲不仅是个简单的时间概念和社会现象,更是一个美学概念和文化范畴。从休闲和审美的目的和构成条件上来看,二者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从价值取向和最高境界上来解析,二者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休闲能使人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其根本内涵就是生存境界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包括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它是科学活动主体对自然物或现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好奇惊异、敏锐感悟、执著追求、不懈探索,进而生成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主体之维。就其本质而言,在它所关涉的对象(科学理论、技术产品)的美,无论是其概念及其目的,还是其外在的特性,丰富的复杂性和实在性,都显得是从其本身生发出来美。  相似文献   

15.
"意象美学"的现代形态——论叶朗的美学本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核心的范畴,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意象”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现代形态的“意象美学”建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显现,也是叶朗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中所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更是叶朗在长期的美学思运中对美学本体论的一种中国式的读解。叶朗以其独特的美学之思,尤其是他那独树一帜的极富民族性更具时代意义的“意象”论美学,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6.
"无迹而神"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中的一种审美形态,是与"以形写神"说相对而立的艺术命题.古代诗学倡言"无迹而神",其美学意义在于:就创作层面而言,"无迹而神"铸就了诗歌艺术含蓄蕴籍的美学品格与虚白的审美结构;就鉴赏层面而言,"无迹而神"关注了受众的"审美期待视野",体现出强烈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17.
美学精神是一种游戏精神,是一种超越精神。审美的游戏性可以淡化和消解实用功利的态度,促进个体获得完整而和谐的发展;超越精神既可以使人超然于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上,又可以使人重返现实世界,以更高的美学视野来塑造现实世界,提升个体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品质。因此,美学精神及其指导下的美育对于解决德育面临的德育理论与德育效果之间的失衡、日常生活的功利性与道德的利他性之间的对立等德育难题无疑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的性是需要用理性去引导的,但更重要的是用理性引导民族超越性对人性发展的局限,认识高于性的社会文化与审美文化在提升民族精神方面的价值。中国文化的崛起将对拯救后工业时代的人格精神虚无产生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白诗歌所体现出来的旅游审美境界,是由悦耳悦目的体游之境至悦心悦意的神游之境达悦志悦神的醉游之境,渐次递进,逐步深入的.悦耳悦目为第一重境界体游之境的特征,属有我之境;悦心悦意为第二重境界神游之境的特征,恰处于有我之境至无我之境间的跨越;最后的悦志悦神则是第三重境界醉游之境的特征,达于无我之境.把李白诗歌旅游审美境界归纳为此三重境界,对于挖掘李白诗歌中的美学思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