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 一般意见都认为,主体客体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围,而不是本体论问题(参见《哲学研究》1985年6期,李景源:《主客体问题研究的新进展》)。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所谓本体论问题,无非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要科学地说明这一问题,仅仅局限于本体论范围是不可能的,必须把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起来,即在思维与存在的现实的统一关系中考察谁是世界的本体。这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思维与存在构成现实的总体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即思维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形式,是以主体和客体的出现为条件的,只有当思维随同其主体一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并通过这一活动作  相似文献   

2.
哲学价值范畴和主体客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价值范畴和主体客体理论高齐云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一般的本质、涵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石和核心。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其它原理都是在价值一般的基础上和围绕着价值一般而展开论述的。所以,科学地理解哲学价值范畴,对于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问题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主体和客体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因素。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展现了丰富的、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讨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基本类型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多种关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出发点 众所周知,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真实本质的揭示构成了科学实践观的核心内容。由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实践观的实质性意义,在于它为解决贯穿人类认识史中的基本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实践是造成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这一根本性矛盾的总根源。在人出现以前,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己劳动的结果。由于人所需耍的物品并不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而是人劳  相似文献   

5.
1984年10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有些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租给或包给集体或劳动者个人经营。全国各地经过两年多的试点,逐步由点到面,由全民小型企业扩展到集体企业,到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已有1万多个工业和商业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这种租赁的经营方式,实现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经营者有了受法律和合同保障的实实在在的自主权;落实了自负盈亏的原则,促使经营者在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环境中图强振兴;明确了通过竞争选拔干部的原则,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和传统的干部考核制度。因而绝大多数实行租赁经营的企业,大大增强了活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般成功率在百  相似文献   

6.
7.
<正> 主体和客体关系,是现代认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关注。在深入探讨主体和客体这对范畴时,又派生出了主观、主观条件、主观因素和客观、客观条件、客观因素等范畴,从而形成了以主体和客体为核心的范畴体系。然而这个范畴体系诸概念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为了弄清主休和客体范畴体系诸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原苏联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自七十年代以来进行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本文旨在对此作些简要的述评,以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史上,主体和客体范畴的内涵,经历了种种的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科学地制定了主体和客体范畴。但是,在不同的场合和关系中,主体和客体概念的内涵规定是有区别的,不应该把它们混为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承认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除了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等外,还具有本体论的关系。不仅客体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主体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道理很简单,这就是:历史是由历史主体所创造的。没有历史主体,就不会有人类的历史,也不会有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主体—客体关系的辩证法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继承并发展这一伟大理论遗产,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就这一理论,谈谈我们的一些浅见。一、实践是主体—客体关系确立和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所谓主体—客体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界、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作为主体,就是指他是自然界、社会和自己的主人。这里的主、客体  相似文献   

10.
论发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石向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现代任何一种认识论都必须回答和说明的问题。对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看法,是研究和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石。发生认识论之所以能够在当代心理学和认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及对心理学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价值指向是人的需要的满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慧 《天府新论》1992,(5):52-57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追问了中西方关于“管理”和“需要”的概念,认为理论界对“管理”的理解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没有把管理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二是把管理看成组织行为或对他人及事物的管理,忽略了人的自我管理。由此,本文提出,管理源于人的生活需要;管理支撑人的生活需要。管理不仅仅是组织对他人的管理行为,而是每个个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哲学的研究对象即“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目前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见解有数十种之多,本文在阐述哲学对象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哲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怀特海(A·N·Whitehead,1861-1947)是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他与英国哲学家罗素被尊为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在哲学上同属于逻辑主义者。1924年定居美国后,他在哈佛大学发表了《科学与近代世界》(Science and Modern World)一书。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出自于该书第十章──“抽象”。(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1-165页。  相似文献   

15.
当前,哲学界面对自身的困境,纷纷提出哲学的出路在于走进生活。因为哲学本是来自生活,只有重新回到生活,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这个哲学的推理几乎公认为是不错的。但一个最普通的常识却告诉我们,这个哲学对哲学本身出路的推理,由于一个根本环节的忽视而在实际上是不能成立的。一棵大树,当它从大地中生长出来形成自已坚实的形体后,如果将它重新埋进大地,那么它非但不会再现生命活力,相反,可能腐烂变质,或压得深层成为煤矿。几千年来,哲学发展到今天的学科形式,就象一棵古老的大树,形成了自己抽象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不断提炼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极为重要的范畴。有关人类认识的各种问题,都是从主体对客体的不同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们历来受到各派哲学家的重视。马克思在改造旧哲学时,正是从主体——客体关系问题入手,制定了科学的实践概念,从而为解开主体——客体关系问题之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既有认识关系,也有实践关系,认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认识为指导,从而使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显现出不同的层次。马克思指出:实践是联系主体——客体的纽带和桥梁,只有通过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本原地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体世界,才能进入人的认识领域,获得作为认识对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上发表了刘奔同志《主体—客体关系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是一回事吗?》一文,该文认为不能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混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意义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限于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还是两个以及思维与存在行没有同一性的争论,对与哲学基本问题直接相关的概念或范畴的理论分析却重视不够。其实,只有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范畴作深入的理论分析,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和范畴,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刘奔同志的文章,从这个方面研究哲学基本问题,走出了新的一步。但文中的有些提法和观点,还值得商榷。例如,该文认为,精神一物质关系问题是本体论上的问题;主体一客体关系问题则是认识论上的问题。(见第171页)又认为客观存在这个概念比客体概念更广泛,客体概念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实际地进入人们实践领域中的那一部分,(见第173页)这些看法就似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曾经作了精辟的表述。这不仅为我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找到了一把科学的钥匙,而且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的商品经济,还要求我们把基本经济规律具体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中来。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下面仅谈点粗浅看法,以供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理论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主体说"是为解决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争端而提出的,从表面看,似乎是坚持"两点论",但它实际上是在搞"均衡论",它回避了学生是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客观事实,是一个带有折中主义倾向的命题.此命题背离了当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理论上越来越陷入困境,在教育实践中也不断造成危害.科学的定位应该是把教学的主体地位完整地交给学生,教师作用则是以"导为主".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中,人们关于“价值”的定义和论述为什么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为什么并无根本利害冲突的人们对同一客体、特别是社会客体,也往往会作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评价?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价值客体都具有二重性,人们却并没有发现它。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价值事实:一种是客体的功能和属性满足作为主体的人和社会的一般需要的实际状况;另一种则是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