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可乐》2006,(7)
打小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长大,我们没做过任何人的奴隶,却把自己的自由身献给了房子,成了"房奴"。"房奴"是指那些月供占到收入50%以上的人。有人说他们是自作自受、活该为奴,也有人说"房奴"说他们过得很幸福,但也有人打出誓死不做"房奴"的旗号。做还是不做"房奴",只要开心,选哪个都成。  相似文献   

2.
"作"与"做"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两个常用字。由于两个字的同源关系,音同义近,交叉纠葛,经常混用。"作"与"做"的关系和区分成为了困扰许多人的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这两个字的关系和差异,并归纳出了区分"作"和"做"的规律技巧。  相似文献   

3.
民里宿的她     
<正>"并不容易!"说起打理民宿,女主人们这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干得动劳活,玩得了情怀。民宿业界,女人顶起了半边天。"外水良·艺镜的女主人薛莉茹告诉记者。"闯荡江湖,游历世界,却是父母渐老勿多远游,于是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求平衡——做民宿,然后发现它需要十八般武艺。"瓜瓦民宿的女主人陈星辰表示。"两年之间开了六家民宿,忙忙碌碌张牙舞爪,忽然某一天,悟到事业要做加法,也该做减法,毕竟做强做大是能力,做精做透需智慧。"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7,(2):91-96
在党的历史上,陈云是比较早地和比较集中地对"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进行具体而系统论述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而且着力阐述了"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问题,为所有党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重温几十年前陈云关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推动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想先借你做我的女朋友,再借你做我的妻子,然后借你做我孩子的妈妈,最后借你做我的老伴儿,可不可以?"他温柔的眼神深深地看进了我的心。我呆住了,丝毫没有发觉自己点了头,直到他一把抱住我,我才惊醒。直到现在,我仍不明白我怎么就稀里糊涂地把自己"借"给了他,似乎是从那次"借钱事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今社会上使用同音近义词"作"与"做"的混乱现象,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辨析了"作"与"做"的根本区别,并指出了各自的用法和通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雷一吉 《老友》2008,(6):61-61
健身,各自有招。我选择"三自一包":"自在自然,自得其乐,自觉不老,包容忍让。""自在自然"。退休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没有了冗长的会议,没有了烦人的应酬,没有了人际关系的困扰,可以轻松愉快,顺其自然地尽兴享受晚年生活,尽情挥洒自己的能量,尽性去做自己想做又能够做的事,  相似文献   

8.
周建道 《老友》2012,(12):42-42
"鸟无翅不飞,人不廉不立。"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一点一滴入手,一时一处做起,总是及时地提醒我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拒腐蚀,永不沾"和"不越雷池半步"的人。小时候,有着"安徽西伯利亚"之称的家乡,是"红薯饭,红薯汤,离了红薯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考察"作"与"做"的古今演变,针对"作(zuò)"与"做"的混用现象,从"作(zuò)"的虚化、词素化以及语法化趋势入手,由语音形式、词类、语法结构、四字格词化成语和语义特征以及扩展转换形式等方面,对"作"与"做"的语用规律、辞典及语用实际规范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个同学坚持了?"有  相似文献   

11.
在这30年里,我写书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回答工作、生活和管理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转而思索"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最近又在探讨"我们为何要这么做"。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5)
这个曾经不知"上戏"为何物的小学老师,因为家庭贫困,义无反顾地成了"侠女",成了艳贼"小叶",成了"徽娘宛心",即将成为"孟丽君"……在过足了明星瘾之后,她说她其实特别希望做一个白领,嫁一个喜欢的人,相夫教子,做个完美老婆。  相似文献   

13.
何麟懿 《社区》2011,(15):17-18
"做强社区党建,做亮社区文化,做优社区服务,做美社区环境"是江西省九江市白水湖街道庐峰花园社区党总支社区建设中主题,近年来,他们围绕这一主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四川正面临成渝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机遇。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四川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四川应以神奇神秘神妙的巴蜀文化作为文化资源整合的"金钱",以创意产业为龙头,以"三大领域"为重点,以"四大模式"为途径,加快四川文化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四川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四川创意产业,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的十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早在庄子的《天道》、《外物》篇中就对"意"做了最初的表达。东汉以后,佛教倡导的"六根说"也对"意"做了阐述。唐代的文论家把庄子的观点和佛家的认识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意境"这一重要的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16.
他是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处长,负责森林防火,但他在职15年,却因敢言直谏,竟使自己成为海南最出名的处级干部,更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斗士"、"官场异类"和"海南官场扫把星"。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凭良心做了该做的事,说了该说的话——  相似文献   

17.
团干应该也必须在三个方面竭尽全力,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要"学"思"结合,"思"行"结合,做学习的模范;要维护青少年权益,做密切联系团员青年的模范;要在自已的岗位上开拓进取,做工作的模范.  相似文献   

18.
正融道学校事业的发展,品牌的打造,声誉的加亮,需要校长和全体教职工用心、用情和用力的投入与付出。走进学校门,就是学校人。校长应该思考和发现学校的"已有"、"没有"、"需有"、"想有"和"能有"。思考作为身处"老"学校的"新"校长、"新"学校的"老"校长如何尽自己的知、情、意、行的所能和可能,与老师一起,进一步去把"老"校做"新",把学校做"强",把教师做"亮",把学生做"优",把质量做"硬",真正地  相似文献   

19.
《可乐》2008,(11)
假如菲尔普斯是中国人,媒体一定会大肆炒作"证明了中国人如何如何"之类的新闻。我们的媒体长期以来就在做这种"证明题"。这次刘翔的"证明题"做坏了,正好需要一个上好的证明材料。假如菲尔普斯是中国人,他马上就会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入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当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8,(12)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