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东跃  刘振侠 《职业》2022,(1):64-66
本文重点阐述通过深挖根植于邢台本地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基因,开发邢襄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体系,体现邢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价值。笔者从营造邢襄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相互渗透的舆论环境、加强邢襄工匠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优化邢襄工匠精神培育的育人环境,构建具有邢襄工匠精神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孙博 《公关世界》2022,(3):98-99
"邢襄"这个别称源自赵国开国之初,因邢台市地域范围大部分属于邢国故土,后来成为赵国开国之侯赵襄子的采邑,并多次成为赵国古都——襄都,故邢台市别称为邢襄、邢襄大地,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了.邢襄文化是华夏始创文化之一,独具历史底蕴和文化特征,其以自成一家的完整性和绵延不绝的继承性以及品质独特的内涵性为中华文明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为人类历史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元代时期,科技成就就达到了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最高峰.而在元代初期,邢州学派在元代科技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元初邢囊科技文化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对元代科技发展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同时对邢州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以及科学技术成就的挖掘对当代邢台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当下,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中变化和发展.媒体公关活动下,元初邢襄科技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和发扬,在公共关系活动当中,传统的邢襄科技文化成为"响亮"的传承声音,成为提升当代文化的软实力,为邢台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精神基础.本文基于媒体公关活动下的元初邢襄科技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快速发展,外来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本文就幼儿园服装设计本土化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幼儿园服装本土化化发展,让设计师认识到本土文化对于设计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引导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为实践。从思政教师角度出发,以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传承本土红色文化为主线,通过分析云南民办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传承本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现状来探究影响思政理论教育的因素,为提高新时代思政理论教育时效性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卓子山岩画具有极大的美育价值,其太阳神、蛇身人面、鸟形人面等形象与女娲、伏羲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去学习与接受美育。本文尝试发掘乌海本土“卓子山岩画”为课程素材,通过趣味“DIY 手工课程”为途径,运用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具有鲜明革命内涵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讲述我们从何而来,又告诉我们将去何方。本文旨在将红色艺术融入声乐教学中,通过教学、编排、展演、传承四个维度来强化思政育人的作用,突破传统的声乐课教学模式,提升优化教学程序,加强对于声乐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实现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使命。  相似文献   

7.
陆小燕 《职业时空》2009,5(7):58-59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高职院校应利用大学校园育人环境,重视对高职学生特别是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强化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有效促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弘扬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一 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下,民族、地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它的独立性和本土性也促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民族精神的血脉传承,也关系到国家的兴盛.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中开设的艺术设计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设计创造能力,还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艺术素养、艺术创造力为目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既要顺应社会发展,还要适应本土民族发展的需要。将民族文化中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教学过程已成为美术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一门课程,将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且能彰显出艺术设计教学的区域民族特色。在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研究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美术这一课程的研究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关于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传承和研究,也迫切需要借助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这一途径的帮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在不断深化。很多外来文化思潮传入国内,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威胁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长远生存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凝聚了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新时期加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助于在文化碰撞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引导更多群众去挖掘和传承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旨在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就地取材,将地方文化科学合理地融入课程教学,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实践环节,又能深入研究地方文化、开阔师生学术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心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唐玉琴  席兴利 《职业时空》2008,4(4):128-129
和谐文化是安定详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具有民族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经典之石,对建设和谐文化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民间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并倡导借鉴先进经验及其优势,通过创新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并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艺术,从而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化符号是地域、民族或国家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文化符号对象化的结构性机制可以反观人类整体结构、总体精神的发展,也可以使人反观自我个性的状态和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传承传统文化符号是青年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维度。当前消费主义文化下的符号消费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异化表达,后现代虚无主义文化下对文化符号的碎片化解读,全球化下文化冲突对本土文化符号的挑战等情况不同程度地造成文化符号记忆断裂,影响高校青年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为此,要与时俱进地推进传统文化符号的现当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增进高校青年文化身份认同感;运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培养青年群体传承文化符号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黎震 《职业》2014,(24):79-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是培育职校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更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乡土认同感、责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泥金彩漆工艺走进校园、培养传承人的教育教学研究,引导学生站在本土文化之上,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增强办学品位、提升内涵建设、增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正遭遇以下尴尬:办学历史较短,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不厚;重技能、轻人文,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同质化明显,特色不突出。为突破这种尴尬处境,今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植根院校(历史)文化,传承文化的根性特质;融通工业文化,彰显文化的职业特征;依托区域文化,培育文化的本土特色;融合社会文化,提升文化的时代性和层次品味。  相似文献   

16.
徐为琴 《职业》2016,(20):155-155
泥金彩漆作为宁波的本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市场。本文结合笔者学校泥金彩漆的创意教学案例来讲述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传承这一手艺。  相似文献   

17.
本土文化可谓是一个民族、地域的灵魂,是其生存、延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根本和前提。本文阐述了本土文化在衡水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分析衡水高职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探索本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充满竞争与提倡创新的年代,教师教育体制改革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创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环境,突显师生互动以构建“生命课堂”、“和谐课堂”。事实上,师生互动的本质上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播、信息的传递、道德的传颂、意志的传达、文化的传承来创造与造衍生出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进而推进师生之间生命的互动、生活的互通。  相似文献   

19.
冯佳妮 《现代交际》2014,(3):81-81,80
每个地区都有专属于当地的方言,在现代社会,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方言的存在环境越来越窄,而方言所包含的地域特有文化也变得岌岌可危。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其传播效果和覆盖广度相当可观,而以方言电视节目为载体来传承本土的方言文化是当前媒体传播的又一形式。本文意义在阐述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的同时思考方言文化的传承,并对方言节目现状进行一个分析,探讨在普通话大环境下,方言节目如何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风俗一方情,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孕育了她独有的文化艺术,这里有着缤纷而丰富、古朴而深邃的满族传统地域文化遗存,满族剪纸艺术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长白山下古老而独特的剪纸文化,生于斯,兴于斯,传于斯,在这片粗犷豪迈的地域中独具特色,为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剪出了一片春色,同时也为课程改革注入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